让掌声在课堂上自发响起
2025-01-14李宏龙
科教新报 2025年5期
面对数学问题,小美(化名)显得格外吃力。在学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知识点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可以轻松掌握,但对于小美仿佛是一座“高山”。
为了检验课堂效果并给小美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让小美上台板演如何解这一方程。她缓缓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开始一步步地推导。虽然过程不完美,甚至有些地方还需要我适时引导,但她没有放弃、坚持到最后,完成了整个解方程的过程。
就在小美放下粉笔,转身面向大家的那一刻,教室里不由自主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小美的眼眶湿润了,那是幸福的泪水,也是成长的见证。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触动,是让学生在每一次尝试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我意识到,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提升,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研究者。作为教师,需要拥有一颗童心,全方位了解每一位学生,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教育教学活动。这需要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学习路径。对于小美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耐心、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其次,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生活。这要求老师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让爱与尊重、情感与认同并行。
最后,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当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有着微小的进步时,掌声就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动听的旋律。
育人育心,课堂上自发的掌声,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