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爱“炫耀”的班主任
2025-01-14刘佩杰
刚接手七年级,我就发现孩子们像含羞草一般,羞于说话,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活动中缺乏参与的勇气和信心,容易放弃。我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城乡接合部部分家长受教育水平有限,对孩子的要求只有“听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展现自我的机会。
如何帮助这群孩子树立自信呢?首要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愿意表达自我,在成功的过程中慢慢树立自信。我决定从自己入手,通过“炫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你们知道吗?老师曾经参加过一场全市的教学比赛,而且还拿了一等奖!你们看,这是奖杯。老师为这个比赛努力了几个月,看到学生因为我的课有收获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拿起奖杯,学生纷纷围过来。
“你们看,老师参编的书终于出版了,我负责写作板块。编委上还写着老师名字呢!”我指着书上的名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我时常在学生面前分享自己的“成就”,我想通过这样的分享,让学生对我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主动找我聊天:“老师,您带我们上的研究课我在网上搜到了,好棒!”他们的眼中开始闪烁着好奇与敬佩的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炫耀”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局限于个人成果的展示,而是更多地“炫耀”学生的成长故事,让他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自信。我们举办了“笔记风采大赛”,精心挑选并展示孩子们用心记录的课堂笔记,评选“笔记达人”,在朋友圈、美篇宣传,活动引来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注意,他们纷纷为孩子们的笔记点赞。我们开通了班级视频号,“炫”出学生的成功事迹:篮球赛时,上半场我们班比分暂时落后,我大声地鼓励学生,最终以一分之差险胜;列队比赛,我带着他们不断地练习,凭借坚定的信念,最终在比赛当天惊艳全场;诗词比赛中,我鼓励他们大声说话,他们勇敢地拿起麦克风,抢背诗词。此外,我还举办了“家长讲堂”,邀请家长走进教室,鼓励孩子们勇敢地与家长沟通。
在一系列“炫耀”后,我惊喜地发现,“炫耀”引起了连锁反应。学生开始模仿我的行为:一个孩子主动跟我分享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的感悟,并让我帮他推荐好书;一些学生会在课后主动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分享克服难题的过程。
教育的真谛是爱与希望,适当的“炫耀”不是虚荣,而是一种爱与希望的传递,是对孩子们努力与进步的肯定,是激发他们潜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