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溪流中的枯叶(组诗)

2025-01-14落葵

扬子江 2025年1期
关键词:卤肉

落葵,本名武海岗,1984年生于山西晋城,现居山西太原。自选代表作:《新疆别》《十月》《在湖边》《无穷花》《所在》《高地》《烧砖》《青萝卜之冬》。

所在

五个人喝了四瓶汾酒,东倒西歪之后

古槐所翳的夏日长街,纷纷被那些旧事包围

重新在梦中醒来,黑暗携带着雨滴

撒豆子般倒在地上

胃酸占领了身体,木棒在我太阳穴上打鼓

想倒一杯水,想翻阅一本短的充满火焰的书

冰箱里已空无一物,自动抽水马桶发出哗哗的水声

一只蟑螂鬼头鬼脑从电子秤下窜出

声控灯又一次把我放到黑暗里,想到出生地

走过的地方,春天的祭祀,腐叶深深的丛林

手写的文字,没有来处的蓝色拖鞋

还有我的所在,是空荡的房间,是系舟山的南部

高原的余脉,盆形的褶皱

一把大火后的劫后余生

高地

巴音郭楞的一个生僻名字的高地

鸟鸣与花香,雪雨与树影,淡化了

手工凿穿的山体,与汽车的颠簸同时到达

盘山公路的顶端

悬崖边卖蜂蜡的小孩

给了我一把诗歌的舟楫

不规则的晶体中,柏叶与树须的碎片

涂抹出一首诗的靶心

一千克蜂蜡

有"400万片蜂鳞,需要家族工蜂

忙碌春夏两季

1500余首的《杜工部集》,则耗费了杜甫

饱醮饥苦的大半生

夏末

难以判断,那是什么声音

电钻撞击墙壁,还是葡萄藤拔节

它们执拗地

生长在我体内

洒水车过去了

太阳也懒得蒸发这些水珠

泛着泡沫的水

像气息奄奄的逃兵

搅碎整个夏季的

并不是厨房的搅拌机

而是那些曾经光彩夺目

隐藏于人们心间的念头

溪流中的枯叶

枯叶顺着河流的走向

跋涉着,它背负着灰尘——

那种万物的故国

从石与石的间隙穿行而过

溪水在两岸拍打起泡沫

浮游动物数度爬上它的脊背

与它分享生命里的一刻

有时候,它驮着某种昆虫的尸体

聆听着死神潮湿的耳语

雨水不断落下来

像急速打出的气钉

多么细小的河流啊

它却像江中的孤舟一苇

卤肉店

像猎豹突然发现了适宜休憩的树杈

像一个精确的词赋予了心情的形状

金老师来了一通电话,让我去卤肉店小酌

他的腹部曾做过胆囊的小手术

略倾斜的下嘴唇,为了怀念纵酒的日子

时常谈诗,偶尔谈人,谈卤料进入肉里的速度

谈酒精,古人在疲倦的劳作中发明了诗

谈在痛苦与兴奋交织的迷路的林中,雨后,发现了

腐烂的作物发酵的酒精

这使得卤肉店的高个子胖老板,像个碱大了的馒头

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我们三人穿过积雪未消的马路

我们三人穿过积雪未消的马路

寻找一家小馆子

元旦新年朝发夕至

把一个下午像切一个西瓜一样

淡黄色的面汤滚烫,把子肉糯软

黑豆丝与胡芹、水煮花生彼此交叠

交谈,因寒冷,口中总有热雾产生

为一个我们未必真正知道的事物

而布置交谈,各自交换偏见

在此之前,成捆的啤酒是必须的

浓烈的白酒是健谈的佐餐

在此之间,词语的漂泊者需用

演讲的长梯练习移动

一面搅动碗中的面条,暗红的酱汁

沿食管而下,片刻聆听心中暗语

益将简单,电喇叭里重复播放叫卖者的嗓音

灰白的餐盘,红色的车厘子商标图

像眼睛里的标的物

而我们穿过电锯经过复合板的噪音

踏雪后消融的屋顶雨滴

寻找一种濒临消失的寂静

它像闪电之手抚过松林

必有击毁和燃烧

嘿,两个人

想起一个很美的地方

与一个诗人有关,他是古代的

博物学家,也是被流放的谏议大夫

“秭归”,大意是,姐姐

赶着马车,载着弟弟归来

到后来一个叫“秭归”的地方

弟弟是书卷里的,是褒衣博带里的

一个人,瘦弱、窘迫的一个人

被俘获的塞万提斯

和他在肮脏泥泞的囚室里

写下的那个——偏执的堂·吉诃德

同样瘦弱、窘迫

他们都在麇集黑暗中微小的荧光

像赤脚的穷小孩在河边捕捉

萤火虫,像那只妄图埋葬大海

名叫“精卫”的傻小鸟

饿了,就请吃《楚辞》里的卷耳或萱草吧

渴了,就请喝阿尔卡萨尔镇泥沟里的水吧

同样在角落

冻得瑟瑟发抖的两个人

用寒冷丰富了江河的热量

用伤痕擦亮了暗夜的恒星

儿子

你在青石上清洗儿童网球

手摇铃放在两只粉色拖鞋旁边

像我抽屉里的过时之诗

你已熟悉人间的响动

开始探寻更多未知

自来水的凉意,蒲公英的钟状苞头

来自大孩子们野蛮的拒绝,写诗时我所

摁下的神奇的删除键

红薯苗的根茎,长满欢乐

洗衣机中的马达独自转动,永不知疲倦

随意用听不懂的语言,与我的茫然

达成和解

你只有小小的目的,哭声不要带着

锯齿来回折磨你

你身边就那么几个熟人,你不懂熟悉的称谓里

藏有整个世界

带你散步回来,你将所有的见闻

塞入一个网兜,埋进一堆腐烂的落叶之间

猜你喜欢

卤肉
杂货铺的赠品
孤儿卤肉
道路
吕家卤肉店
二十年坚守 擦亮地方风味名片
吕家卤肉店
男孩放弃机关工作卖卤肉
做败四个小吃之后的翻身记
这光不好沾
太有才的民间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