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探讨

2025-01-01孙小兵王海滨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1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黄河

摘 要: 新时期,黄河水利设施对防洪减灾及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以及在推动各领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体现。近年来,我国对黄河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建设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实施势必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理,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要使水利设施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将水利设施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保理念,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V87;X171.1" 文献标识码: C" 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5.01.004

[引用格式] 孙小兵,王海滨.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5(1):16-17,23.

水利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与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问题。准确理解并解决水利设施建设与运行带来的问题对于维持水利项目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1-2]REF_Ref138698398\r\h\*MERGEFORMAT。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潜在作用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需精心设计出既科学又环保的施工策略,并辅以有效的生态环保措施,使其既能最大程度发挥水利设施的经济效益,又能切实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塑造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并进的新格局。

1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科学且有效的手段来调控水资源,并合理配置流域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应。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当地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损害,若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如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总体效益。因此,对黄河水利工程的改造与提升成为实现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气候的影响较明显。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的修建,会导致原有地表部分被掩盖,地表水向水域聚集,空气湿度增大,降雨增多[3]REF_Ref1807840437\r\h\*MERGEFORMAT。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出现聚集或散落的情况,使大气中水汽聚集量相较于正常范围值急剧超出或减少。这种现象会导致区域水量失去平衡,破坏原有的气候环境,进一步导致气候的改变。

2.2 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

因建设目标不同,水利工程的类型及结构相应也会存在差异,对不同区域的水文条件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水库,其作用就是有效调节流域内的蓄水量,控制水质及防洪灌溉。但在水库建成运用后,会给上下游造成影响,如:上游水位升高,下游水量变小;下游极易发生河槽变窄现象;河流、湖泊等蓄水量减少,水域面积逐渐变小;上游淤积大量泥沙,也会持续积累各种垃圾和漂浮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

2.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增加,破坏原有的湿地环境,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占用了大量的河床土地,使黄河流域陆地生物的生存空间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迫使它们不得不迁移;水流和水环境的变化,阻断了洄游型水生生物的水道,破坏了鱼类的产卵环境,从而导致了一些鱼类的灭绝[4]REF_Ref1361371315\r\h\*MERGEFORMAT,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降低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4 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构建必然引起水位层次的变化,例如,修建水库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升高,在库区的蓄水、放水期,都会引起水体的涨落、沉积物的堆积等,对相关区域的陆地、水域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会使土地的性质发生变化,堤坝、渠道、水库等建筑物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土壤盐碱化和肥力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造成影响。

3 应对措施与方法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使流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损害,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为此,在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着重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监测,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与国土生态安全的和谐发展[5]REF_Ref1664438605\r\h\*MERGEFORMAT。

3.1 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特征,加强监督管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①

施工前应进行野外考察,掌握工程区环境条件,评价工程建设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建设项目进行优选。②明晰工程参与各方的职责,对工程参建方职责进行合理调配,强化参建各方间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健全的全过程生态环保评估系统,从生态与经济两个方面评估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对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升工程整体质量。③建立完善环保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策略,对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追踪与检查,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以引起参建各方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环保思路,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损害。

3.2 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

生态水利是一种新型水利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持。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目标。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把生态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把水利的实际需要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只有保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才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的[6]REF_Ref1807840437\r\h\*MERGEFORMAT。例如,以往一般都是通过刷深河槽、稳定河道的方式来进行河道规划,多注重发挥河道的导流和泄流作用,而忽略了河道的景观和生态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河道生态破坏,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将生态水利理念应用于河道规划中,对河道地形、水流方向等客观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河岸两侧种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乡土树种,以维护河流的整体功能。要尽可能利用河流自然剖面,避免人为干扰,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加强项目区周围河岸保护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周围河岸,是维持流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岸作为水利工程周边重要的生态系统单位,其防护工作尤为关键。植被修复对河岸边坡保护重要且有效,可以通过种树、植草等来加强河岸的稳定,减轻土壤侵蚀,预防滑坡、垮塌。另外,还可以采用补强护坡、建设岸滩、堆石料等措施来增强河岸的稳定性与抵御洪水的能力。在水利工程岸坡治理中,也要注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的选用要以保证不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为前提。

3.4 构建智能信息系统

自2021年起,水利部就开始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7]REF_Ref1415737628\r\h\*MERGEFORMAT。应根据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利用BIM信息系统来建立全面的信息库,把相应的建筑数据整合进数据库中,提升工作效能;要将项目的审批权引入信息化系统,简化传统的管理程序,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此外,还应把采购控制、物料管理及品质监控等环节融入到信息化模块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改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平稳开展。最终,借助信息化系统,创建动态的管理模式,让所有参与者可以即时了解环境保护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管控机制,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4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水利水电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黄河水利工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在项目实施中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严格管控的措施,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俪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北水利,2023(4):34.

[2] 杨康.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J].水上安全,2023(3):84-86.

[3] 张丽.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3):119,121.

[4] 刘璐.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人民黄河,2022,44(增刊2):129-130.

[5] 马丽.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科技风,2021(11):122-123.

[6] 赵子杰,丁玉,刘烨华.生态文明视角下水利工程占地空间规划与利用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2,8(8):81-84.

[7] 王峰.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63.

(责任编辑 杨傲秋)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黄河知道我爱谁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北戴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措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