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商朝人的脑袋比我们的大

2025-01-01袁越

读者 2025年1期

人类的大脑袋恐怕是我们身上最值得骄傲的器官了,因为脑容量越大的哺乳动物往往越聪明。人类祖先自600多万年前与黑猩猩分道扬镳之后,脑容量就一直在变大,但黑猩猩的没怎么变,所以我们的脑容量是黑猩猩的3倍多,聪明程度更是远超黑猩猩。

但是,当人类学家收集到足够多的头骨化石之后,却意外地发现人类的脑容量在最近这一万多年里突然变小了。其中,男性的脑容量平均减少了10%,即157毫升;女性的平均减少了17%,即261毫升。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越来越笨了吗?

人类学家提出两种假说,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一种假说认为,农业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导致人类的体形变小,所以脑容量也跟着变小了。但人类的平均体重在最近这一万年里只减少了5千克,相应地,脑容量应该只减少22毫升,这比实际减少的数值要小得多。

另一种假说认为,群居会导致自我驯化,就像驯养动物的脑容量往往比对应的野生物种的要小一样。但一般认为,人类的自我驯化开始于30万年前,还有一些人认为此事发生在8万年前,都比脑容量开始变小的时间要早得多。

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一个联合科研团队研究后发现,人类脑容量的变小是从大约3000年前开始的,比此前学界认为的时间要晚得多。这个时间点正是中国从商朝到周朝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商朝人的脑袋要比我们的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要从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中去寻找。但现在的科学家很难准确还原3000年前的人类生活,于是他们想到一个替代方案,即通过研究蚂蚁来倒推人类脑容量变小的原因。蚂蚁和人类一样,都是“真社会性”动物。意思是,它们除了群居,还有很明确的社会分工,大家一起来做决定。

这些科学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蚂蚁的脑容量,再和它们的生活方式做对比,发现社会结构与人类社会越像的蚂蚁,随着种群规模的扩张,脑容量就越小,其变化轨迹与人类的极为相似。

这是因为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单个蚂蚁不再需要掌握那么多复杂的技能,它完全可以依靠与其他蚂蚁共享信息而很好地生存下去,于是蚂蚁的脑容量就变小了。这个解释完全可以套用到人类身上,3000年前的人类社会正好处于人口暴涨、族群规模扩张、团结协作成为主流的时代,大部分人生活在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社会里,知识更多地被分散储存在集体之中,获取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人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20%的能量,是一个非常耗能的器官。如果一个脑容量较小的人没有因此丧失竞争力,那么他就会比另一个脑容量较大的人更有生存优势,也更有可能留下后代。于是,人类的脑容量便越来越小了。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如今大部分知识储存在网上了,人类的脑容量还会继续变小吗?

(晚 灯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命八卦:进化的代价》一书,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