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如母
2024-12-31
图/咖" 啡
合肥地区,敬重嫂子比敬重姐姐还讲究。说句怠慢姐姐的话,还可以原谅;要是说了怠慢嫂子的话,那可就捅了马蜂窝。人们常说“长嫂如母”,老到长白胡子的老爷爷,小到穿开裆裤的小孩子,都晓得这是因为清官包公的缘故。
那还是宋朝,庐州府出了个清官包拯。这年,包拯巡查到赤桑镇。在赤桑镇,包拯遇到了件棘手的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哭奔到衙门,状告包拯的侄儿包勉害死她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三口。包拯准了状,发签拿人,却一连数日缉拿不到凶犯。包拯为这事,吃不香,睡不稳,显得更黑更瘦了。
这天,包拯坐衙,衙役们仍旧拿不到凶犯。
散衙后,他满脸愁闷地回到家。他娘子——李夫人却手拿一只拨浪鼓迎上来,一本正经地说:
“相公,这玩具是晒霉时翻出来的,年深日久也毁坏了,要这玩具干啥?放着还占地方,我看,不如扔掉了吧!”
包拯从夫人手里接过拨浪鼓,郑重地说:“这,这哪行!”
说罢,他端详着拨浪鼓,那么凝神,像是看一件罕见稀奇的珍宝。包拯为什么这么喜爱这儿童的玩具呢?
原来,包拯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母亲生他时已上了年纪,加上产后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在包拯未满月时就去世了。
嫂嫂可怜这个未满月就失去母亲的小叔子,就把包拯抱回自己房里,放在比包拯小几天的儿子包勉——包拯的侄儿——的摇篮里一起抚养。嫂嫂心地善良,为人朴实,喂奶先给小叔子吃,剩下的才是自己儿子的。一人奶,两人吃,自然不够。“奶不够,粥来凑。”包勉算是吃米粥长大的。
包拯两岁时,哥哥从集上买了一只拨浪鼓回来,就拿给包勉玩。小孩子爱稀罕物,包拯一看到就要;包勉不给,包拯就哭着要。嫂子看这情况,先是责备丈夫不该只买一只,分配不均;继而又说他既然只买了一只,就应该给小叔子。接着,嫂嫂说:
“育植一棵小树容易,养大一个人难。不但要把理讲给他听,还要处处做出样子,才能给他一颗纯洁无私的心啊!”
哥哥被嫂子说得面红耳赤,蹲在一旁一言不发,直挠头。嫂子就从包勉手里夺下拨浪鼓给包拯。包拯不哭了,自己的儿子却哭个不停。嫂嫂一看,才知道自己刚才用力过猛,拔浪鼓的篾把子把包勉的小嫩手刺破了,血淋淋的。爷爷心疼孙子,又要从小儿子手里拿走拨浪鼓,让嫂嫂拦住了:
“没娘的阿叔可怜。包勉哭两声有啥呢?老辈常说:‘葫芦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就是纵然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还年青力壮嘛!”
嫂嫂一席话,感动得公公说不出话来,也就没有从包拯手里再拿走拨浪鼓。嫂嫂转身就从书案的香炉里抓了一把香灰,敷在包勉的伤口上,止住血。从那以后,包勉的手上就留下一条显眼的疤痕。包拯十岁时,他父亲临死之前,把拨浪鼓交给他,把这件事讲述了三遍,让包拯记住,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之后,包拯就一直把拨浪鼓带在身边。
李夫人见包拯拿着拨浪鼓这样动情,却故意地说:“相公,这玩具又破又旧,不金不银的,实是没有留头。”
“吓!”包拯动气了,说,“娘子,你怎么就忘了?从你过门那天起,我就不止一次对你讲过嫂子那颗无私的心。这只拨浪鼓是嫂嫂亲手给我的,它比金比银还贵重啊!”
李夫人不是忘了这事,而是有意地要引着包拯回忆起这事。原来,包勉知道老大娘告了他,包拯准了状。他害怕叔叔的铁面无私,就躲到婶婶身边,央求婶婶给他讲情。李夫人知道包拯家这桩“公案”,自然就答应了。可是,她知道包拯脾性刚直,怕包拯一时不会容情,就想着法子来打动包拯。
这时,她觉得有门了,就说:
“好吧!拔浪鼓我来好好收藏!相公——”
包拯急躁了,说:
“夫人,有话,你就干脆点说吧!”
“相公,嫂子就只有包勉这点骨血,你就念嫂子抚养之恩,赦了包勉吧!让他改邪归正,服侍嫂嫂晚年。”
“啊!”
包拯一惊,这才明白李氏拿出拨浪鼓原是为了给包勉讲情。包勉缉拿不到,是“家鬼害家人”。这怎么能行呢?岂能因包庇自己的血亲,坏了国法呢?本来,包拯想发怒,但这样会让事情更麻烦,于是他来了个“老鸭浮水——表面不动”,说:
“这……这……这事,往后再说吧!”
李夫人以为包拯心软了,为包勉担忧而绷紧的心弦也松了点。
当天下午,包拯带着李夫人登衙升堂,让王朝、马汉把白发大娘请上堂。包拯说:
“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说出来,我与你做主。”
白发大娘忍着悲痛,说:
“我是肖刘氏,赤桑镇人包勉杀害了我儿子一家三口,请大人为我做主申冤!”
“肖刘氏,你可看清了,是不是坏人冒充包勉呢?”
“大人啊,贼子行凶时,我在场。我亲耳听他说:‘我是包大人的侄儿,你们是告不赢的。’我亲眼看见他左手手心中有条又粗又大的疤痕。”
李夫人听了,也气得脸儿发青;包拯听了,心似刀绞。可他故意地说:
“肖刘氏,包勉是我的侄儿,你就体谅点,我给你三百两白银,让你安度晚年,如何?”
好似一声霹雳,肖刘氏一怔,眼里泪水没有了,圆睁着眼,怒道:
“呸!我不要你的臭钱,你也甭为孤老婆子苦命操心。常言说:‘屈死不告状’,原来你包大人也是‘官官相卫亲为亲’,枉有清官的好名声!”
包拯并不动气,转脸对李夫人说:“娘子,你看这事如何处理?”李夫人咬着牙,说:“相公,你照国法发落吧!包勉藏在后花园中。”
“砰”的一声,包拯一拍惊堂木,叫道:“带凶犯!”
“喳!”
声音一落,包勉就给带上了大堂。怎么会这么快呢?原来,包拯把李夫人带上衙后,就命令张龙、赵虎搜查自家,没有李夫人的阻拦,包勉自然被捉拿归案。包拯计策用得好啊!李夫人想通了,自然交出凶犯;李夫人想不通,也照捉不误。
包勉一带上堂,肖刘氏就叫道:
“正是这贼子,大人你与我做主,替小人一家报仇。”
包勉晓得事情不好,哭着向李夫人说:
“婶婶,你答应替侄儿讨情的;婶婶,你快向叔叔说说吧!”
李夫人掩着脸,哭着说:
“包勉,你的罪孽太重了,我救不了你呀!你不要怨怪婶婶,婶婶会给你备好纸钱。”
包勉贼人也有贼智,看着求李夫人不行,就伸出有疤痕的手,一个劲地摇晃,想打动包拯。包拯一看,胡子直抖,毅然写下“斩”字,说:
“包勉,你娘留给你的是只‘无私手’,你怎么用这手做歹事呢!国法无情,只有斩了你,才能对得起一世无私的嫂嫂。”
说罢,包拯便扔了笔,吩咐行刑。
“喳!”
张龙、赵虎把包勉推出大堂。
包拯对肖刘氏说:
“肖刘氏,本官斩了包勉,替你那惨死的儿子媳妇申了冤,只是人死不能复生,本官念你孤苦无依,生活无着,仍将三百两白银给你!”
“谢包大人。”
斩了包勉,包拯一改往日刚硬的性子,放声嚎啕大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还在饮泣的李夫人止住了悲戚,说:
“相公,包勉已正法了,你还哭什么呢?”
包拯说:
“包勉被正法,是他罪有应得。我哭,是对不起嫂子呵!嫂子不仅喂养我长大,而且也给了我一颗无私的心。我光知道报嫂子恩,对侄儿一味宠爱,没有教育好他,以至他作奸犯科,落到法网里。我对不起嫂嫂呵!”说着,包拯又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李夫人只得劝说:
“相公,你要以身体为重。嫂嫂深明大义,她也不会怨怪你的。我们还是多想想如何照料嫂嫂的晚年吧。”
包拯停住了哭泣,说:
“啊,这你就把心放到肚里吧。我早考虑好了。嫂嫂,我来供养。‘长——嫂——如——母’‘敬——嫂——似——母’,往后,你也得记住。”
“是!”
从此,“长嫂如母”的话头,就流传下来了。
(选自《民间故事》,胡晓晴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