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去龋术与完全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的效果比较
2024-12-31邓天赐傅越权黄乐盈
【摘要】目的 比较选择性去龋术与完全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100例乳磨牙深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完全组(50例,行完全去龋术)和选择组(50例,行选择性去龋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治疗依从性与耐受性。结果 选择组患儿术后3、6、9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组(均Plt;0.05)。治疗中,选择组患儿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完全组,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FBRS)评分、Houpt行为量表(HBS)评分均高于完全组(均Plt;0.05)。结论 选择性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术中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
【关键词】选择性去龋术;完全去龋术;乳磨牙深龋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3.004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15
乳磨牙深龋是儿童口腔的常见疾病,乳磨牙在儿童咀嚼和颌面部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乳磨牙发生深龋表明龋坏组织已经深入到牙齿内部,会损伤牙齿的硬组织,进而降低牙齿的咀嚼效率,患儿在进食时可能会因疼痛而无法用力咀嚼,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目前,临床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主要采用选择性去龋术和完全去龋术。完全去龋术是将所有龋坏组织完全去除,达到彻底消除感染源的目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增加牙髓损伤的风险,对乳磨牙的长期生存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选择性去龋术可针对性地去除感染龋坏组织,保留部分近髓的软化牙本质,可减少对牙髓的刺激,最大程度地保存牙髓活力,为乳磨牙的继续生长和正常功能发挥提供条件[2]。基于此,本研究比较选择性去龋术与完全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100例乳磨牙深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完全组和选择组,各50例。完全组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6.41±1.36)岁。选择组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6.23±1.5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莞市凤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乳磨牙深龋的诊断标准[3],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患牙处于牙根稳固阶段;⑶无自发性疼痛;⑷查体可见深龋病变,未出现叩诊疼痛、牙齿松动现象,周围牙龈组织未见异常;⑸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周区域及根分歧下部均未发现异常病变,且未观察到牙根内外吸收、根管钙化等病理性改变;⑹治疗方案均完整实施。排除标准:⑴合并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者;⑵患牙处于替换期者;⑶合并自闭症等精神疾病者;⑷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⑸合并癫痫等神经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两组患儿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口腔卫生宣教,拍摄术前口腔全景片,制订治疗方案。
完全组患儿行完全去龋术:将棉球浸于盐酸甲哌卡(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810,规格:20 mL∶0.4 g),取适量棉球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利用橡皮障进行术区隔湿。采用高速涡轮手机(佛山市多易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2170417,型号:SKI-201)精准去除龋损组织并逐渐向四周、下方扩大,作一治疗洞口,随后切换为慢速,清理龋损侧壁及髓壁上的所有病变组织。若此过程中未暴露牙髓,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171395,型号:粘结Ⅰ型)进行窝洞充填。若牙髓暴露,则立即行牙髓切断术联合金属预成冠(PMC)修复,具体操作步骤:更换无菌球钻,揭开髓室顶,自根管口精准切断牙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髓室后使用生理盐水湿棉球轻柔压迫止血。在牙髓断面上覆盖一层约2 mm厚的根管充填及修复材料(创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3173774,型号:IRSP 08 K1-1),于表面再覆盖玻璃离子水门汀。根据牙冠形态和邻接关系选择合适尺寸的PMC试戴,必要时修整牙冠边缘、抛光;采用缩边钳调整边缘,隔湿、吹干牙面后粘固预成冠,手指加压使冠完全就位,嘱患儿咬紧牙冠2~3 min,清除多余粘接剂,牙线清洁邻面。
选择组患儿行选择性去龋术:采用橡皮障进行术区隔湿,利用高速涡轮手机清除龋洞内釉质层的腐质,作合适洞缘斜面以增强修复体的固位。采用手持器械轻柔刮除牙本质层内的龋坏组织,直至龋损侧壁达到硬化牙本质层,软化处理髓壁至牙本质层的适当深度,避免牙髓暴露。窝洞充填、牙髓切断术、PMC修复操作同完全组。
患儿治疗过程中若因无法耐受终止治疗,则由家属或监护人安抚后先进行简易窝洞充填,择期再行治疗。于治疗后3、6、9个月进行门诊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⑴治疗效果。于术后3、 6、 9个月,参照《儿童口腔医学》[4]评估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成功:无明显不适,叩痛(-),无异常动度,牙龈无红肿和瘘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牙根无内外吸收,根分歧和根尖无病变,继承恒牙胚正常发育;治疗失败:有明显不适,叩痛(+),有异常动度,牙龈出现红肿及瘘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牙根存在内外吸收现象,合并根尖周病变,恒牙胚硬骨板不连续。⑵疼痛程度。于治疗中,参考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5]评估患儿疼痛程度。 1级:完全无不适感,患儿积极配合治疗;2级:患牙区域轻微酸胀感,但患儿仍能保持配合;3级:患牙区域有轻微痛感,但在医生的鼓励与安抚下能继续接受治疗;4级为:疼痛感受显著,患儿面部表情痛苦,不愿配合治疗;5级:疼痛剧烈难忍,患儿拒绝进一步治疗。⑶治疗依从性与耐受性。于治疗中,参考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FBRS)[6]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 4分:患儿主动合作,表现出高度依从性;3分:患儿态度较为冷淡,但仍保持一定合作;2分:患儿表现出不情愿且不愿合作;1分:患儿拒绝治疗,伴有痛苦情绪且完全不配合,分值越高提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越好。于治疗中,参考Houpt行为量表(HBS)[7]来评估患儿治疗耐受性。 6分:治疗过程顺利,患儿无哭闹与反抗行为;5分: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哭闹或抵抗,但不影响治疗进程;4分:治疗过程遇到一定困难,但最终未中断;3分:治疗过程中被短暂打断,但最终仍能完成;2分:治疗过程发生中断,仅部分完成;1分:治疗因患儿极度不配合而完全无法进行,分值越高提示患儿治疗耐受性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成功率比较 选择组患儿术后3、 6、 9个月的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选择组患儿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完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与耐受性比较 选择组患儿FBRS评分、 HBS评分均高于完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3 讨论
龋齿是由生物膜介导、受糖类驱动且涉及多重因素的病理过程,会使牙齿组织经历阶段性的脱矿与再矿化变化,由于乳牙具有特定解剖结构、儿童偏好甜食及存在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如饭后未能及时有效刷牙)等情况,致使乳牙龋齿的发病率高于恒牙[8]。近年来,乳牙龋齿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许多患儿被诊断时已发展至深龋阶段。完全去龋术是治疗乳牙深龋的传统方法,需将所有龋坏部分彻底清除,直至窝洞的髓壁和侧壁均达到去除全部脱矿牙本质的标准,仅保留硬化牙本质[9]。但由于乳牙髓腔较大、髓角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穿髓的风险较高。同时,该治疗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要求患儿高度配合,但术中操作易加剧患儿的疼痛感及恐惧心理,可能导致治疗中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选择组患儿术后3、6、9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组。这提示选择性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远期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选择性去龋术可针对性地去除感染龋坏组织,保留部分近髓的软化牙本质,维持牙髓的生物学活性,为牙髓的自我修复提供基础
条件。牙髓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促进牙本质的再矿化、增强牙齿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术后的远期效果[10]。此外,完全去龋术在去除龋坏组织时更接近牙髓,会增加意外穿髓的风险,一旦穿髓则需进行更复杂的牙髓治疗,增加患儿的疼痛程度和治疗难度,降低治疗的成功率。选择性去龋术在操作过程中对牙齿结构的破坏相对较少,保留更多的健康牙体组织,有助于维持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功能[11]。相比之下,完全去龋术去除大量龋坏组织,需使用更多的充填材料,这些材料与天然牙体组织的结合无法做到完全严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脱落、继发龋等问题,从而影响治疗的成功率。同时,选择性去龋术通常疼痛较轻,减少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和抗拒,提升患儿在后续复查和口腔保健中的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治疗的长期成功率[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中,选择组患儿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完全组,FBRS评分、HBS评分均高于完全组。这提示选择性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能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且在提高患儿的行为管理效果方面表现更优。分析原因为,选择性去龋术只去除已感染的龋坏组织,保留部分近髓的软化牙本质,减少对牙髓的刺激,从而降低疼痛的产生。而完全去龋术彻底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在操作过程中更易刺激牙髓,导致疼痛加剧[13]。选择性去龋术对牙齿结构的破坏相对较小,保留部分牙本质可维持牙齿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因牙齿结构受损而引起的疼痛敏感[14]。选择性去龋术的操作相对温和、时间更短,可减少患儿在治疗椅上的紧张和焦虑感,有助于降低疼痛程度和提高行为管理效果[15]。相比之下,完全去龋术需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操作,易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和不良情绪,进而影响行为表现。
综上所述,选择性去龋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术中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
参考文献
彭扬帆,柳键,郑树国,等.我国2005年和2015年低龄儿童龋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特征的变化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3, 16(6): 713-722.
张百泽,徐勇,邬礼政,等.乳牙深龋治疗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 26(1): 55-59.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0-174.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3: 128-129.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273.
苏吉梅,阮文华,叶笑味,等.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4): 362-364.
马林,张洁,侯雪莹,等.口服咪达唑仑复合笑气镇静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1): 106-110.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婴幼儿龋防治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 56(9): 849-856.
宋雪,崔岳,刘晓燕,等.三种手术方案治疗儿童乳磨牙深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 39(9): 558-562.
李午丽,赵春晖,孙成,等.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比较[J/CD].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4, 18(4): 243-249.
吕胜慎,马兰,印晶晶,等.不完全去龋法治疗深龋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2):207-215.
孟丹婕,杨英泽,周一闻,等. iRoot BP Plus用于恒牙深龋选择性去龋后间接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 39(10): 617-620.
张青,区跃坚,张玲.部分去龋法治疗恒磨牙深龋的疗效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 2017, 26(3): 321-323.
程广岩,王磊.伢典去龋治疗技术联合树脂填充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及对配合度、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J].临床研究, 2023, 31(7): 75-77.
郭艺佳,周妮,吕长海.不同微创去龋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充填材料与牙体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22, 62(11):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