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31王磊李赫男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展FOLFOX4化疗,并随访1年,依据复发和转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最大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分期Ⅳ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5 μg/L、术前糖类抗原(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Ⅳ期、有脉管侵犯、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均为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lt;0.05)。结论 肿瘤分期Ⅳ期、有脉管侵犯、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均为影响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以上指标予以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FOLFOX4化疗;预后情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3.0029.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09
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与遗传、不良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长会出现便血、消瘦、腹痛等表现,且大便性状会出现异常变化,若未及时治疗,易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目前,早期结肠癌的整体预后较好,尽早切除肿瘤组织可避免其持续扩散或转移,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2]。但晚期患者因肿瘤侵犯较严重,整体预后相对较差,术后需配合化疗方案,以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 FOLFOX4化疗为治疗晚期结肠癌常用方案,由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药物组成,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进而促使肿瘤凋亡,阻止肿瘤增殖,从而有效清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但相关研究表明,即使经过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因此,需明确预后相关的高危因素,以便进一步完善临床早期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清除肿瘤,避免远期复发转移,保障患者身心健康[5-6]。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展FOLFOX4化疗,并随访1年,依据复发和转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经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7]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⑵免疫功能正常;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⑵合并认知功能异常者;⑶术后未按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者;⑷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⑸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⑹术后3个月内死亡者;⑺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⑻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结肠癌术后均行FOLFOX4化疗:于疗程第1 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成都长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48,规格:50 mg),85 mg/m2。于疗程第1、 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亚叶酸钙[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95,规格:3 mg(以亚叶酸计)]200 mg/m2;同时,予以氟尿嘧啶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689,规格:10 mL∶0.25 g)治疗,先静脉推注400 mg/m2,随后静脉滴注600 mg/m2。以1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通过网络、电话、上门随访、门诊复查、住院等方式持续随访1年。质量把控:参与研究人员均已接受专业、统一的培训,确保熟知研究内容,掌握资料收集方法,随后由别组人员复核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肿瘤分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糖类抗原(CA)199水平、最大肿瘤直径、营养状态。于术前,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半径12 cm)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CEA、CA199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
BMI、最大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分期Ⅳ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肿瘤分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术前CEA水平、术前CA199水平、营养状态),将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良好=0,不良=1),进行量化赋值,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Ⅳ期、有脉管侵犯、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均为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lt;0.05),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涉及遗传、饮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过多食用油炸、腌制食物等,会造成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多,进而改变肠道内的微环境,使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大量释放,激活癌基因,导致黏膜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形成肿瘤组织[8-9]。同时,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病变,若早期未及时治疗,在持续的损伤修复过程中也会增加癌变风险[10]。目前,结肠癌的救治原则为早确诊、早治疗,以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结肠癌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诊断难度较高,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症状后多已进展至晚期[11]。晚期患者即使经过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长期效果仍不理想,易出现复发转移现象,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因此,明确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情况十分重要,可提高治疗方案的针对性,改善整体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最大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分期Ⅳ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Ⅳ期、有脉管侵犯、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均为影响晚期结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⑴肿瘤TNM分期是反映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患者处于Ⅳ期提示病情更为严重,即使经过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也存在肿瘤组织清除不彻底的可能性,后续复发或再次转移风险较高,导致预后欠佳[13]。⑵脉管侵犯提示肿瘤组织累及血管系统,将血管部分包绕或全部包绕,或经血液循环进行扩散或转移,所以肿瘤组织的清除难度更大[14]。手术切除后再行FOLFOX4化疗方案也易存在肿瘤残留情况,后续进入病情稳定期停止用药时,肿瘤组织迅速增殖,导致疾病复发。⑶远处转移是指距离原发灶较远的器官或组织发现转移性病灶,肿瘤已脱离原病灶部位侵入循环系统,经血液等途径转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该类患者肿瘤的侵袭能力强,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肿瘤残留风险,一旦后续治疗停止,则残留的肿瘤组织可再次增殖,使得复发转移风险升高,所以预后较差。⑷淋巴结转移可反映肿瘤侵袭能力,提示肿瘤侵袭能力强、活跃程度高,且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则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不仅治疗难度大,后续的复发风险也会增高,导致预后欠佳[15]。⑸CEA、CA199均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该类指标的检测常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其水平越高提示肿瘤活性越强、侵袭及转移能力越强,更易侵袭周围组织,引起淋巴结转移等现象,增加治疗难度,导致预后欠佳。⑹营养状态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当机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时,免疫处于正常状态,对肿瘤的监测及灭杀能力较强,更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16]。反之,营养状态差会影响免疫相关物质的合成,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出现肿瘤组织免疫逃逸等情况,肿瘤清除难度大,易出现远期复发转移。
综上所述,肿瘤分期Ⅳ期、有脉管侵犯、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术前CEA水平≥5 μg/L、术前CA199水平≥37 U/mL、营养状态欠佳均为影响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以上指标予以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Suenaga M, Akiyoshi T, Shinozaki E, et al. A feasibility study of 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Ⅱ/Ⅲ colon cancer-ACTOR study[J]. Anticancer Research, 2018, 38(3): 1741-1747.
寇振,罗执芬,周云,等.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35(3): 306-309.
胡帅航,王烁,徐思雨,等.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系统评价[J].药物评价研究, 2022, 45(7): 1387-1398.
孙莹莹,梁莹,叶广铎.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J].西部医学, 2020, 32(8): 1184-1188.
成秉禄,杨天敬,周毅,等. WT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J].癌症, 2021, 40(8): 360-366.
闫晓峦,王崑,包全,等.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 26(7): 508-513.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J].中华内科杂志, 2019, 58(10): 736-744.
郑桂丽,梁秀菊,董敏,等. PD-1抑制剂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8): 98-101.
盛俊,武翔. 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结肠癌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学指标的影响[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1, 33(5): 353-358.
陆友国,夏丽丽,刘余,等.复方斑蝥胶囊结合mFOLFOX6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 40(1): 165-168.
杨丽丽,牛巧,王萌,等.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6(2): 196-200.
曹辉彩,陈翼霖,高艳,等. APEX1和OGG1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发病风险、肿瘤分期和预后转归的相关性[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 28(3): 372-376.
董雯,边冬梅,田晓娟,等.结肠癌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4): 356-359.
邸静,闫丰娜,童小华.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9, 34(6): 995-998.
李光辉,许妍.结肠癌患者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22, 37(2): 305-308.
徐敏,王彦舟,张华.全身炎性反应指数联合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 2023, 52(11): 1558-1562, 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