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流浪垃圾

2024-12-31李阳韩东爽白欣怡朱怡婷陈雅茹辛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8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摘要: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海边垃圾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也影响渔业、旅游业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经济和社会福祉的角度来看,有效管理海边垃圾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海边垃圾清理投入力度不足,分类管理机制不完善,大众缺乏环保意识。结合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法律现状,分析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困境,提出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以拒绝流浪垃圾,更好地实施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关键词:海边垃圾;流浪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X55;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8-0-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4.08.038

Refuse Stray Garbag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Coast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 Yang, HAN Dongshuang, BAI Xinyi, ZHU Yiting, CHEN Yaru, XIN Rui

(University of Sanya, Sanya 572022, China)

Abstrac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astal garbage not only cause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use of fisheries, tourism, and marine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well-be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oastal wast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t present, there i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coastal garbage cleaning, incomplet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a lack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the public.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legal status of the coast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oast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coast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refuse stray garbage and better implement the coast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coastal garbage; stray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海洋是全球共享资源,海边垃圾清理和管理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科技发展使海边垃圾监测、清理和回收变得更加可行。从遥感技术到清理设备创新,科技进步为有效管理海边垃圾提供工具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从现行法律与实践出发,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需要多方面保障,一是政府、大众及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二是良好的法治和组织体系,三是科学的分类技术和管理模式,四是合理的垃圾分类设施和设备,五是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文化氛围,六是全面的监管和评估措施。为了拒绝流浪垃圾,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推进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1 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环境保护理论是海边垃圾分类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倡导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破坏。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从环境学理论来看,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与环境息息相关。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存在能够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人类的居住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海边垃圾管理涉及跨国界问题,因此国际法在制度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协议为海边垃圾管理提供法律框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保护海洋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法,旨在从源头预防、过程监控到后果处理,全方位控制海洋垃圾。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有助于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滩和海域受到垃圾污染,同时有效回收和利用废弃物。需要注意的是,海边垃圾分类与陆地垃圾分类有所不同,因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一些垃圾在海水中会分解或被其他物质污染,从而产生新的垃圾。因此,海边垃圾分类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的方法。一般来说,海边垃圾分为3类,即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

2 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法律现状

在水产业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小型私营船只随意收集和管理垃圾,大量废物落入海洋,形成漂浮垃圾。海岸常见的海洋垃圾有家居废物、渔业废物和建筑废物等。废物收集后没有及时进行分类处置,被倾倒在海滩。漂浮垃圾被卷回海滩,形成海滩垃圾。各种垃圾经太阳暴晒后开始分解,散发恶臭气味,不仅影响人的情绪,而且威胁健康。在洋流、季风和潮汐的共同作用下,海洋垃圾被推回海岸线和浅滩,这是海岸垃圾堆积的直接原因。同时,乱扔垃圾现象仍广泛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造成海滩和海洋垃圾的长期积累。数据显示,海洋垃圾主要有烟蒂、食品包装纸和塑料饮料瓶等。

目前,国际对海边垃圾管理的法律框架主要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相关公约和议定书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附则,针对船舶垃圾的管理和控制做出规定。此外,还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巴塞尔公约》等国际公约涉及海边垃圾管理的内容。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加强海边垃圾管理和控制的政策。此外,一些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边垃圾清理、回收和处理等工作。202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开始施行[2]。然而,海洋垃圾问题仍然严重。一方面,海边垃圾来源众多,包括船舶排放、陆地污染和海边活动等,难以完全杜绝。另一方面,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监管难、资金不足和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等。

3 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困境

3.1 清理投入力度不足

随着全球旅游业发展,海边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和人体健康[3]。虽然许多地方出台海边垃圾清理措施,但是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影响海边环境。当前,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从高峰到海洋的大型保护治理格局,实施最严格的陆地和海洋统筹规划,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区域联动[4]。

3.2 分类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加上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不同程度出现。一是管理机制碎片化。对于海洋垃圾治理,政府各部门缺乏沟通,工作效率有待提升,海洋垃圾难以实现有效分类和回收。二是区域治理分割化。对于区域治理,各国缺乏统一治理标准和合作机制。各国的差异性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治理效果不佳,难以形成合力。目前,许多国家已出台相关规定规范海洋垃圾治理,但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3.3 大众缺乏环保意识

目前,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大众未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一些地方政府已出台垃圾分类政策,但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导致执行力度不够。海边垃圾缺乏有效的分类管理,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生态平衡。海边垃圾长期积累,影响海滩景观,降低游客旅游体验。此外,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可能引发火灾、疾病传播等潜在风险。

4 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4.1 加大海边垃圾清理投入

1950—2019年,全球塑料产量由200万t激增至4.6亿t。据统计,2019年全球塑料垃圾产生量为3.53亿t,其中被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仅占9%,进入填埋场或被焚烧处置的塑料垃圾占69%,进入自然环境的塑料垃圾占比达22%[5]。总体来看,很多国家对海边垃圾清理的投入不足,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大财政支持。政府要加大海边垃圾清理投入,提供资金、设备和人力支持,以提高清理效率和质量,同时制定有效政策规范垃圾清理工作[6]。二是鼓励民间企业合作,鼓励民间企业参与海边垃圾清理,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方式与政府合作,监督和评估垃圾清理工作,确保投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鼓励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海边垃圾清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养成环保习惯,减少垃圾处理量。

4.2 完善海边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日益凸显,而海边是城市窗口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尤为重要。首先,制定统一管理制度和标准。对海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治理效率。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沟通与协作,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保制度与标准能够有效执行。其次,加强跨地区协调合作,实现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有效管理。此外,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治理进展和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配备监测设备,如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实时监控垃圾投放点,确保垃圾准确分类投放和记录。

4.3 加强海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可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普及垃圾分类、海洋保护等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公众参与垃圾分类。二是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计划。在加强宣传教育时,政府应明确宣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等,确保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5 结论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和居民涌入海边,海边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这些垃圾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分类和处理,导致海滩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同时给未来的环保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垃圾问题,也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永慧.文创包装设计的实施方法研究[J].绿色包装,2020(4):44-45.

2 高 敬.以法治力量守护碧海蓝天、洁净沙滩:解读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新亮点[EB/OL].(2023-10-25)[2024-05-16].https://www.mee.gov.cn/home/ztbd/2022/sthjpf/fgbzjd/202311/t20231106_1055135.shtml?jump=true.

3 崔 杰,刘虹男.三亚:奋力打造生态文明标杆[J].今日海南,2023(8):56-58.

4 王 俏.海洋环境保护法今起施行[N].人民法院报,2024-01-01(4).

5 李陵云,王词稼,褚晓婷,等.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体系与成效[J].海洋环境科学,2024(2):161-166.

6 秦书生,王艳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J].岭南学刊,2024(1):22-24.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对策研究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制度视域下政府生态责任完善的法制保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