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环高速公路临时便道土地复垦实践
2024-12-31徐金华黄靖
摘要:土地复垦可以减少土地流失,增强地貌稳定性,为生态重建创造条件。根据适宜性复垦方向,结合项目布局,在使用临时用地后,通过复垦措施保证复垦顺利完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临时便道;土地复垦;复垦原则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8-00-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4.08.025
Reclamation Practice of Temporary Access Road Land on the Outer Ring Expressway of the City
XU Jinhua, HUANG Jing
(Guangdong Jianghe Liuyu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henzhen 518100, China)
Abstract: Land reclamation can reduce land loss, enhance landscape stability,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uitability of reclamation direction and project layout, after the use of temporary land, reclamation measures are taken to 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reclamation, providing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temporary access road; land reclamation; principles of reclamation
为满足施工要求且顺利完成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三期(坑梓至大鹏段)工程第5合同段的建设工作,申请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三溪社区的5块临时用地,作为临时施工便道使用。在建设时不可避免会临时占用土地资源,且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设单位应及时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依法依规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土地复垦,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1 复垦原则
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以下复垦原则。
1.1 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严格控制道路工程项目占地的规模,特别是控制临时工程占地,尽量少占用农用地。从项目源头控制土地资源的占用,在具体工程措施中预防损毁土地和控制损毁土地,是土地复垦遵循的首要原则[1]。
1.2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土地复垦应做到与项目建设统一规划,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落实土地复垦费用。项目部使用完成后应及时履行复垦义务,统筹安排复垦工作。
1.3 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为缓解项目实施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对农用地的破坏,项目的土地复垦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土地利用规划,遵循适宜性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及优先用于农业原则,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
2 复垦措施
根据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复垦方向,结合项目的布局,通过对复垦区域实地调查,在临时用地使用到期后,通过一系列复垦措施保证土地复垦顺利完成[2]。按照实施顺序,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拆除清运、场地平整、表土回覆、土地翻耕及生物工程等。
2.1 拆除清运
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需拆除临时建筑和硬化地面,清运建筑垃圾。拆除清运主体工程为建筑物硬化地面。
2.2 表土回覆
对复垦责任范围内剥离的表土进行回覆,促进临时用地土地快速形成种植层土壤,使植被根系能够正常发育[3]。
2.3 土壤翻耕
表土回覆后,为缓解土地复垦工程对土壤造成的碾压与结板,增加土壤孔隙度,翻耕临时用地内的农用地。
2.4 土壤改良
临时用地内损毁土地经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复垦后,土壤的熟化程度不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肥力有所下降,为尽快恢复复垦后的土地地力,应采取一系列生物化学措施,使新恢复的土地形成景观好、稳定性高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植被。
土壤改良主要针对肥力低、土壤土质需要改良的地域,使土壤肥力满足种植作物的需求。土壤肥力指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有机肥是一种培肥地力的肥料,主要由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和植物残体加工而成。经过处理后,有机肥去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丰富的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种肥料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具有长效肥效,能够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有机肥是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之一[4]。
2.5 生物工程
表土回覆完成后,场地内为土面裸露的平地,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需采取必要的生物工程措施来保持水土。考虑复垦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性,果园复垦单元选择种植荔枝。乔木林地及灌木林地复垦单元选择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强健、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干旱瘠薄、耐炎热、抗病虫及抗风等特点的植物品种,其余复垦单元铺种草皮复垦。
2.6 灌溉与排水
复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846 mm,雨量充沛。临时用地临近溪涌河,地表水资源丰富。根据广东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DB44/T 1461.1—2021)中的相关灌溉指标,可确定荔枝幼苗的每667 m2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162 m3,苗木的每667 m2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256 m3,草坪的每667 m2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279 m3。灌溉需水量如表1所示。
根据项目区的灌溉面积、作物的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得到年灌溉用水量为2 227 m3。在场地使用过程中,考虑到场地排水问题,可在场地合适位置布设生态排水沟。
3 复垦监测管护措施
3.1 监测措施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监测复垦责任范围内的效果,包括复垦后的植被恢复状况和土壤质量状况。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内容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确定为pH值、总镉、总汞、总砷、总铜、总铅、总铬、总锌及总镍,监测依据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根据复垦责任范围实地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土壤监测机构监测复垦单元内的土壤环境质量,在临时用地地块内对涉及的建设用地,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采样、制备、分析,监测结果按照《土壤质量环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进行评价。
在表土回填前监测1次,在表土回填后监测1次,共监测2次。土壤质量监测结果如表2所示。
3.2 土壤肥力监测
土壤肥力监测是土地复垦效果监测的重要方面。监测内容依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确定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土壤盐分含量等。监测频率为表土回填前监测1次,监测管护期内监测1次,共监测2次。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如表3所示。
4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对于区域的生态意义重大。通过土地复垦能够修复土地生态系统,提高林草覆盖率,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下。
通过复垦项目,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增强了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复垦项目还吸引了动物群落回迁,增加了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达到了动态平衡。
土地复垦通过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对局部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植树、种草工程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通过这些生态系统重建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环境的整体质量。
4.2 社会效益
土地复垦是一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对于生态恢复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土地复垦方案后,将带来以下社会效益。第一,实施土地复垦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影响,及时复垦受损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止土地沙化。第二,实施土地复垦方案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通过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同时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的技术体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炳垠,翟艳宾,许林军.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和思考[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4(4):37-39.
2 刘一鸣.黑山县庞家河生态补水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J].陕西水利,2024(3):186-188.
3 袁加华.隆化某矿区复垦土地再利用适宜性分析[J].现代矿业,2024(1):239-242.
4 葛永强,徐 娟,陈国颜,等.矿山土地复垦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J].甘肃科技,2023(1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