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

2024-12-31刘永翠

关键词:窗花龙舟汤圆

“家乡的风俗”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要求根据家乡的风土人情,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把家乡的风俗习惯介绍清楚,厘清写作内容的主次之分,重点描述活动场面,并分享内心感受。以下,教你几种写作方法,让你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节日,助你写出节日的精彩。

一、仔细回想,选择写作素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同样,过节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而选择写作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步骤。为了把节日写精彩、写具体、写热闹,同学们可以发散思维,回想曾经的生活场景,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节日里的风俗。例如,写春节时,既可以描写放鞭炮、贴窗花、吃团圆饭等场景,也可以详细介绍餐桌上的美食,从而突出节日的隆重和喜庆。因此,写之前,同学们应仔细回想节日场景,从节日的美食、活动、景色等方面寻找写作素材,让作文内容丰富而充实。如: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一大早,我便看到外婆手里提着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物品从外面回来,这便是包粽子的原料了。刚进屋,她便从一旁拿起个板凳,坐了下来,开始了“表演”。她抽出一片粽叶,卷成圆锥的形状,又从一旁取出少许糯米放入其中,再掺入红枣、红豆等原料,再放入一勺糯米,然后用勺子紧紧压实,再左手握住锥筒,拇指和食指紧掐成角,右手灵活地把绳子捆上,一个清香四溢、小巧玲珑的粽子便出现了。

——《过端午》

春节俗称过年,每当春节即将来临时,家家户户都会找个日子,给家里来个大扫除,用于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叫辞旧迎新。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不,腊月二十八早晨,我们一家三口起了个大早,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开始打扫卫生。妈妈来到厨房清理“战场”,我和爸爸则去客厅,负责擦桌子、擦玻璃、摆放桌椅等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整个家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接着,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窗花,招呼爸爸,架起一把长梯,开始往窗户上贴起窗花。

没一会儿工夫,琳琅满目的窗花便被贴在了窗户上,有动物的、植物的、成语的,让人目不暇接。紧接着,便到了最重要的贴春联环节了,这是过年必备的项目。贴福字时,我感到非常诧异。“为什么福字要倒过来贴呢?”我好奇地发出疑问。“因为这样福就到了啊。”妈妈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谜团一下子便解开了。这时,妈妈又提来了大包小包的瓜果蔬菜等食材往冰箱里塞。不一会儿,冰箱里便被塞得满满当当。

——《欢欢喜喜迎春节》

在第一段文字中,小作者描述了端午节包粽子的片段,用精彩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外婆包粽子时的技艺精湛及动作熟练,足见作者的观察之仔细。在后两段文字中,小作者则选取了春节具有代表性的几件事,如大扫除、贴窗花、贴春联等,作文中充满了节日元素,不仅烘托了节日的热闹氛围,更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让作文充满了“生活味儿”和“烟火气”。

二、点面结合,描写节日的热闹场景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与特点,每个地方过节时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要突出节日的热闹与喧嚣,就必须细心观察,并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用心描写过节时的热闹场景。所谓点面结合,是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式,即先对场面的总体景观进行描写,再具体介绍某个微小的画面。如:

美景如画,游人如织。庙会上人山人海,吆喝声、谈笑声、欢呼声不绝于耳。道路两旁,早已摆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既有五颜六色的毛绒玩具,也有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还有红色的纸灯笼呢!

“卖糖画了,好看又好吃的糖画!快来买啊!”只听一声吆喝,众人纷纷往街角走去,我也凑上前,想看个热闹。只见一个高瘦的青年,坐在街角,他的面前摆放着很大的麦芽糖罐,用大勺盛了满满一勺金黄耀眼的麦芽糖,便开始在大理石上摆弄起来。那只勺子在他手上犹如一支画笔,而如同丝线一般散落的麦芽糖则犹如墨汁。没一会儿工夫,一匹高大的骏马便出现在了大理石上。仔细一看,那马的毛发好似随风而动,仿佛随时就要奔跑起来,而清新扑鼻的麦芽糖香,让人直咽口水!

——《精彩的庙会》

来到珠江边,已经是上午十点了。河畔旁早已人山人海,就连不远处的大马路上,也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天空忽然有些灰暗了,下起了蒙蒙细雨。在一旁围观的行人,有的撑起雨伞,驻足凝望;有的拿出望远镜,向远方眺望着江面上的龙舟;有的四处徘徊,寻找合适的观景位置。江面上,六条龙舟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都坐着精神抖擞的队员,他们手中紧紧握着木桨,蓄势待发的模样。

忽然,只听一声哨响,六条龙舟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队员都在拼尽全力地划着,手上青筋暴起,密密麻麻的汗珠顺着额头流到了脸上、滑到了脖颈,可他们丝毫不在意这些,只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调皮的水花不时溅在他们脸上,活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正沉浸在这赏心悦目的比赛中时,一阵猛烈的鼓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由得侧身凝望。只见不远处,一个头系红带的鼓手正两手持鼓棒,以左右手交替的姿势有节奏地敲打鼓面,发生震耳欲聋的鼓声。这鼓声,像火焰一般点燃了在场众人的热情,也把整个比赛推向了高潮。“加油!”在场的观众无不因选手的表现而喝彩,这些呐喊声也在不断激励着队员。

——《端午龙舟大赛》

在前两段文字中,小作者先在第一段概括了庙会的场景,以人山人海的景象烘托了庙会的热闹;而在第二段中,则用精彩的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具体介绍庙会中的卖糖画的人,从而使场面更加生动、形象。在后两段文字中,小作者先在开头用简单的语句描写珠江畔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对整个场景进行“面”的介绍,再由面及点,对整个画面中的某处景观、某个游人、某个队员进行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及神态描写,让人物活灵活现,场景描写更加真实、具体,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细致入微,写节日的特殊物件

节日不仅有独特的风俗,还有特殊的物件,这些物件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时,发红包、贴春联;端午时,买艾叶、煮粽子;元宵时,吃汤圆、赏花灯……这些独特的物件不仅给节日增添了喜悦的气氛,更是节日的独特象征,值得我们记忆与回味。写作时,可写写自己与这些物件之间的故事。如:

各式各样的红包里,住着很多“居民”,寓意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待。每当我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手中接过它们时,那种无以言表的喜悦瞬间占满我的心房。看着手中这沉甸甸的红包,我心想该如何使用这些压岁钱呢?是买之前心心念念的玩具,还是买新书包呢?不由打起了“如意小算盘”。

——《过春节》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件大事,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这不,刚刚吃完团圆饭,老爸赶紧从厨房端出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让我们赶紧尝尝。看着碗里白滑软糯的汤圆,我馋得口水直流,随即拿起勺子,舀起一个汤圆,急着往嘴里送。“嗯,怎么这么硬?”我嚼着嚼着,嘴巴里像咬到了硬邦邦的东西,连忙把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哐一声,只见一枚硬币掉落在桌子上。“我吃到了幸运汤圆!”我拿着硬币大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闹元宵》

在第一段文字里,小作者以春节中的特殊物件——红包为例,描写了红包的寓意及自己收到红包的过程,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喜悦;在第二段文字中,小作者则以元宵节中有代表性的食物——汤圆为例,详细描写吃汤圆的过程,通过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折射出吃到幸运汤圆后的喜悦之情,充满童真与童趣。

四、融情于景,表达真实感受

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字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内容要丰满充实,情感也要饱满自然。看见春节时热闹的景象时,会变得愉快而喜悦;中秋时节,一家团聚,见到许久未见的亲人,共赏明月,会感觉幸福。为了让情感自然流露,可以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真实感受。如:

五彩缤纷的夜空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为旧的一年画上了句号,人们沉浸在愉悦而又美好的新春气氛中。笑声、鞭炮声和歌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新春乐章,飘荡在夜空中,洒向人间。

——《守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吃着月饼,赏着月亮,看着欢笑的家人,此刻,我感觉非常充实、平静,也许千百年来,中秋节一直代表着人们对团圆的向往与憧憬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我能和家人一起度过更多的节日,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

——《团团圆圆度中秋》

在第一段文字中,小作者以简短的语言烘托了除夕守岁时的欢乐氛围,从而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提供了有力支撑,表达了喜悦之情;在第二段文字中,小作者引用诗句,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情感真实而自然。

难忘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时,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吃过早饭,便来到濠河边观看龙舟比赛,这可是端午节的重头戏。一大早,濠河边早已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我费了好大劲才在人群中找到一个空隙,挤到了前面。只见湖面上停着几艘狭长细窄的龙舟,每艘龙舟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龙口含珍珠,目光凶狠;有的表情高傲,张着血盆大口;还有的龙头戴着红花,龙须飘飘。每艘龙舟上都坐着两排整齐的划桨手,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短桨,整装待发,仿佛即将冲向战场的勇士。

突然,啪的一声枪响,四艘龙舟像脱缰的野马,在湖面上疾驰,同时,锣鼓声和助威声不断响起。船头的鼓手像战场上的指挥官,全力敲击大鼓。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鼓声,划桨手齐心协力,时而抬桨,时而落桨,将全部力量集中在桨上。船尾的舵手非常专注,掌控着船尾的桨,时而向内划动,时而向外划动,确保龙舟的方向。他们你追我赶,力争领先。比赛进入高潮时,我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两岸观众纷纷加油助威。突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鼓声响彻云霄,一艘蓝色的龙舟率先抵达终点,获得了比赛冠军!

比赛结束,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回到家,外婆立即端上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粽子。我拆开一个,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哇,又香又软!”软糯可口的感觉瞬间涌上舌尖,让我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美妙绝伦的划龙舟比赛、香甜可口的粽子,这美好的端午节,怎能不让人记忆犹新?

点评

本文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端午节当天的所见所闻。开头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后文叙述了吃粽子时的温馨画面,表达了喜爱端午节的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窗花龙舟汤圆
屈原 端午 龙舟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元宵VS汤圆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汤圆
龙舟
剪窗花
《金娃——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