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成就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2024-12-31吴江景媛媛仇国贤

中国石油石化 2024年16期
关键词:聚丙烯兰州化工

中国石油石化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

“在石化院的领导下,我们紧扣主题主线,把主题教育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把‘一流研究院’的‘规划图’变成全体员工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施工图’,用自主创新加速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为中国石油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简称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常晓昕表示。

去年,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科研经费收入4.78亿元;科研试产品销售收入1.198亿元,技术许可及服务等收入4635万元;申报专利190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4篇,发布国际标准3项,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35套工业装置实现推广应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刘宏海获中国石油杰出成就奖。2024年上半年,已申请中国专利17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4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2篇,有5项成果在11套工业装置上得到应用。

新技术打造新优势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上下功夫,围绕国家急需和事关行业发展的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展开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去年以来,在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合成橡胶领域勇挑重担,承担了以国家重点专项“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技术开发为代表的研发项目52个,成功开发出12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并实现许可,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石油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国内领先地位,率先在国内完成了羧基丁腈橡胶的研发与生产。

在中国石油重大专项“油田用化工新材料产品开发”中,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实现高腈NBR4105和低腈NBR1906的工业化,并在宝石机械等实现应用,为油气开采设备的密封件制备提供了国产高端原材料。

由国家合成橡胶质检中心牵头承担的3项国际标准获得发布。截至目前,由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导的合成橡胶国际标准增至11项,切实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和引领作用,为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了中国石油力量。

新成果实现新突破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基于起点要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的思路,全力以赴推进重大工业试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们以推动中国石油丙烯聚业务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成套工艺技术开发能力为己任,立足聚丙烯催化剂中试放大及工程化技术开发平台,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成果转化、生产服务、工艺优化、高端产品的系列化和市场推广能力。”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广全表示。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完成了聚丙烯电容膜和锂电池隔膜催化剂工业试验,开发了以PC-2为代表的系列催化剂实验室制备技术,在兰州石化公司4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完成长周期试验。通过球形氯化镁载体工艺工程CFD模拟技术攻关及中试工艺优化,在15kg/批球形氯化镁载体中试制备装置形成了成熟的超重力载体制备工艺,获得了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较窄的中试载体;完成了200吨/年球形氯化镁载体生产工艺包开发,为实现从球形氯化镁载体到新型内给电子体再到系列聚丙烯催化剂的全链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超洁净聚烯烃生产技术,实现了中国石油首个多层复合输液袋外层聚丙烯H03M的工业化开发,达到进口产品水平。

新水平提升新业绩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加强炼油化工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以更多“国之重器”更好服务“国之大者”。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高纯氧化铝小球载体制备技术开发,让产品性能达到考核指标要求。气相超稳Y分子筛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首次实现气相超稳生产装置两条生产线的同时运行。

高钒中间基原料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LIP-500完成工业试验,“在残碳和钒含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劣质化原料油的满负荷加工”,高级技术专家段宏昌表示。

在化工催化剂领域,研究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重量级成果,完成了非贵金属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工业试验,开发了可处理含焦化碳四的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催化剂成本。

催化剂研究所副所长吕龙刚介绍说:“碳二前加氢催化剂PEC-21完成工业试验应用,实现了对进口催化剂的替代。”

催化汽油加氢催化剂首次实现海外市场突破,GARDES全系列催化剂在俄罗斯斯拉夫炼厂替代世界主流Prime-G+技术催化剂,预加氢催化剂在白俄罗斯莫济里炼厂实现应用。

新贡献成就新动能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化工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全过程,不断推动行业的清洁化生产,加速绿色化工技术创新与升级取得了一系列崭新的成果。

自主开发的VOCs废气催化氧化催化剂PDV-B01,在兰州石化进行了首次工业试验。“在装置苯浓度长时间超过1000mg/m³(指标上限900mg/m³)情况下,出口废气满足国标排放要求,成功实现了对进口剂的替代,受到兰州石化的高度肯定。”一级工程师王昆表示。

乙烯裂解炉烟气SCR脱硝催化剂在广东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实现了在液体炉的首次工业试验应用,完全满足超净排放标准。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脱硝催化剂全年完成催化剂生产623m³,并在9套装置推广应用,目前正在运行装置总数达到31套。

在合成橡胶领域,完成高固含量胶乳XNBRL260、低硬橡塑改性用NBR33110等5个中试新产品开发,并助力企业完成3年内转化的8个新产品的增产上量,共计生产4000吨,为中国石油抢占合成橡胶新材料的制高点做出了新贡献。

在合成树脂领域,完成茂金属无规共聚聚丙烯MPR25I等3个中试新产品开发。耐辐照聚丙烯专用料RPE20D等8个牌号完成首次工业生产,并助力完成车用料、医用料等19个高端产品的推广上量,共计生产17.8万吨,创效8820万元。

责任编辑:郑 丹

znzhengdan@163.com

猜你喜欢

聚丙烯兰州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我忆兰州好(四)
兰州琐记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