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伊合作有望做大

2024-12-31济民

中国石油石化 2024年16期
关键词:中东伊朗油气

中东天然气热潮下的俄伊天然气合作前景如何?

沙特阿美计划出资250亿美元系统推进在中东天然气业务扩张,并提出到2030年销售天然气较2021年增长60%以上的目标;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开发国内两个海上天然气项目,同时计划授出价值170亿美元的两个建设合同给外资企业;卡塔尔2024年2月提出到2030年将年LNG产量提升至1.42亿吨,再次刷新纪录……

近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中东本土的国家石油公司还是欧美日背景的跨国公司,都对中东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及市场地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202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伊朗期间,双方曾签署价值4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据OIL PRICE网站最新消息,俄罗斯石油公司近期有推进此意向的计划,当前中东兴起的天然气热对此亦起到了助推作用。欧美眼中俄伊一直是受制裁和限制的国家。笔者认为,俄伊双方的合作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总体会在曲折中前进。

结成天然气联盟

俄伊双方签署的400亿美元的能源备忘录,包括俄罗斯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开发伊朗北帕尔斯和基什2座气田及6座大型油田,投资150亿美元提升南帕尔斯气田产量,投资110亿美元建设伊朗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和天然气出口管道以及互换油气产品。

俄罗斯和伊朗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球的20%和17%,位列全球前列;但2023年伊朗天然气产量仅为2300多亿立方米/年,表现出下降趋势。备忘录的签署折射出俄伊两国各自明确的战略目标:伊朗希望借助俄罗斯的力量大幅提升天然气产量,成为天然气生产出口大国;俄罗斯则拟通过布局中东保持天然气供应的份额优势。

俄乌冲突之后,欧洲抵制俄气总体上是“成功”的,表现在欧盟基本上通过“统筹”来自美国、中东、非洲的气源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天然气供需的再平衡。俄罗斯虽然在欧美制裁下油气出口遇到麻烦,但其油气销售收入近一两年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甚至一度出现了增长。俄气有了收入之后,落实与伊朗的天然气合作便有了经济基础。再加上,发生在中东的这一系列大手笔操作不仅会让伊朗心动,而且会触及俄罗斯的能源视角,毕竟俄伊之间先前签署的备忘录就是冲着天然气去的,且行动在前,有战略眼光。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之后俄本土出口欧洲油气恢复至冲突前水平很难,油气出口东移成为趋势。历史上每一次俄乌冲突之后欧洲自俄油气进口都要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本次的冲突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创下历史纪录,对俄罗斯与欧洲的油气交易影响一定是空前的。在此形势下,俄罗斯若与伊朗结成天然气联盟,在中东这个供应枢纽上谋得站位,则可以间接保持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渗透以弥补本土出口欧洲下降的损失。而伊朗则刚刚经历了大选,新总统发展国内经济的愿望非常迫切,与俄合作是重要选项。伊朗和中东其他国家经济结构类似,油气是其发展经济主要抓手。

提供气源保障

美国对伊朗的长臂管辖式的制裁持续多年,重点是对伊朗油气出口管制,制裁令的执行过程中出现过松动,视具体情况调整。俄乌冲突期间出于应对市场短缺、平抑国际油价的需要,美国对伊朗突破制裁令限制的原油出口一度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俄伊天然气合作可推动中东天然气产量攀升,相当于提升欧洲气源保障程度,对欧洲有利。虽然背后有俄罗斯之手在推动,欧洲用伊朗天然气相当于要与俄罗斯合作,但此时天然气出口来自伊朗而非俄罗斯本土,抵制俄气的欧洲政策初衷很大程度上没有被改变,至少形式上如此,欧洲应该能够接受。

从区域看,中东天然气流向欧洲距离上也较近,可省去长途运输的成本。欧洲在诸多努力之下虽然实现了天然气供应的新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遇到极端气候冲击未必能完全应付得了。欧洲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冲击下的能源短缺阵痛之后,能源政策变得更加务实高效,脚踏实地的节奏明显了许多。虽然依旧坚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但对于化石能源的态度变得更加柔和包容,不再一味主张去化石能源的激进转型,而是注重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基础上的转型。有了中东气源的兜底对欧洲而言相当于提升了保障水平。

美供气欧洲力不从心

事实上,欧美虽然是同盟,且在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开足马力供应欧洲天然气,但美国天然气长距离供应欧洲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价格较高的美国天然气进口也使得欧洲国家多有抱怨。拜登总统曾签署不再审批新增LNG出口设施的法令,深层次原因应该与自身天然气能力出现“不足”有关,国内的环保主义者的化石能源出口导致排放增加的抗议应该仅是噱头而已。

冲突使得欧洲减少俄气进口来得比较突然,让美国保供有些措手不及。以替代俄气、保供欧洲天然气为目的仓促的天然气出口增长让美国的天然气产业链运行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美国国内的供应出现波动。欧美作为同盟,很多时候的对外立场是一致的,美国为了继续寻求欧洲对其在国际问题上的支持,在欧洲能源保障问题上做出让步也有可能。

拓宽亚洲市场

俄伊加强油气合作除考虑欧洲因素外,拓展亚洲市场也是其重要考量之一,也会影响到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天然气进口。亚洲国家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潜力待开拓,天然气需求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是油气消费大国,在交通电气化的强有力的推动之下,国内的石油需求正在逼近峰值,但天然气的需求依旧在增长。天然气在居民生活与商业、工业制造业、发电、化工等领域需求增长空间较大。

近年国内的天然气产量虽然保持增长,但较之需求增长依然有较大的缺口,对外依存度在40%以上,未来中国天然气需求依然需要充分依靠国际市场。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天然气需求几乎到顶、世界天然气供应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的形势下,中国提升天然气需求水平面临着较好的机遇。

未来的全球天然气市场是买方市场,中国具有大买家的规模议价优势。俄罗斯和伊朗是天然气供应大国,俄伊与我国的油气交易渊源较深,深化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对各方有利。因此有必要对俄伊在伊朗的天然气产业发展动向保持常态化关注,近期的重点是围绕伊朗油气勘探开发、LNG设施建设以及天然气管道修建,发现、争取与俄伊的合作机会。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猜你喜欢

中东伊朗油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