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好“景”,写好“文”

2024-12-31施琦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冰雹景物

春夏秋冬、花鸟鱼虫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世界中,就要接触它、观察它、了解它、感受它,把这些美好融入字里行间。这就是景物描写。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景物”的描写,找准描写角度,抓住描写切入口,理清描写顺序,这样才能让文章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精彩。借助景物描写抒发真情实感,能让文章更有“生命力”,带给读者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让文字成为传达情感的载体。在观察景物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观察方法,不仅要把握重点,而且要完成由点到面地拓展和延伸,在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描绘出的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一、抓住不同景物的特征

描写景物,观察是首要步骤。精准捕捉其独特之处需要细致观察,这是写景文章的根本。在观察景物的过程中,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深入体会,多角度抓住不同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让文章内容更加翔实、更具有可读性。例如:

夏季的午后,天空湛蓝,点缀着绵绵白云。这些云形态各异:有如波涛中翻腾的浪花,有如远处重叠起伏的山峦。偶尔,大片云海之上,还会飘散着形状和多样的小云块,它们宛若海边礁石间盛开的花朵,触发了我无限的想象。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抓住云的形状大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刻画了云不同的形象。例如:

这个地方的火烧云是我见过最变化多端的,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一会儿葡萄灰,一会儿梨黄,一会儿茄子紫……还有一些颜色无法用我已知的词汇描述,也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颜色。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绚丽的色彩特点,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火烧云的美丽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火烧云的颜色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姿态。

二、注意把握观察角度

写作源于细致的观察,其核心是要把握观察事物的角度。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因为观察角度的变化会带来观察结果的不同。在一般的观察中,常通过保持静止不动或是改变位置,这样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外部形状。例如:

雾霭中,教学楼的形状慢慢变得清晰,庄重又似乎略带神秘。窗户敞开,透过窗子洒进的阳光让它们闪耀如孩童睁开的眼睛。操场上寂寂无声,篮球架孤独地伫立着。冬青树排成一行,宛若坚定的卫兵静守着操场。附近的花坛鲜花盛开,缤纷的色彩显得格外绚烂,晶莹的露珠点缀其间,让月季花更加迷人。小草围绕着花坛,清晨的露水使之更加生机勃勃。整个场景沐浴在和煦的氛围中,令人恋恋不舍,不忍扰乱这份宁静。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把焦点放在校园宁静的早晨上,从静态的场景出发,采用多样的视角仔细描写四周的景致。起初,目光从高到低扫过,首先捕捉到的是教学楼的轮廓,然后映入眼帘的是窗户,最后目光停留在篮球架上。继而,视线逐渐拉近,从操场边缘的冬青树开始,转至近在咫尺的花坛,并对其进行了细致描写。这种定点观察法,让作者固守一地,通过改变观察角度和距离细致地描写环境变化。这种方法能让文章内容更为翔实,以某一中心为基点,把其周边的物体描写得更加细致和深入。例如:

刚进入洞口时,映入眼帘的是从上而下垂直的水柱,洞口像桥洞一样很窄,走进去仿佛来到了一个秘密森林,周围全是石壁,石壁上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柱。跟着水流汇聚的方向继续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洞口的另一端,这是外洞,相比起来,内洞一片漆黑,需要打着手电筒才能勉强看清洞口的形状,而走进外洞,仿佛来到了另一片天地,视线逐渐清晰,最让人难忘的是蜿蜒在洞顶的两条龙:一条是黄龙,一条是青龙。

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完成了对游览景点的描写,游览的顺序是先走到洞口,再看到山洞内的景象,最后沿着溪水的方向走到外洞口。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按照自己移动的方位进行观察,即移位观察法,能让读者跟随自己的视角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和联想。

三、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在观察各种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此外,可以从远处景物逐渐聚焦到近处,或者由高处向低处移动,反之亦然。这样有组织的观察对准确表达所见所感极其关键。

1.以空间方位为顺序

在日常的写景作文中,可以采取空间顺序,可以从东南、西北,或远近、里外、上下、前后等方位对景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例如:

葡萄架四周都是彩色且镶着金边的回廊,还有朱红色的柱子,中间就是小小的园林,有典雅的布局和各种各样的果木。在庭院上方,罩着一块绿叶支起的网,草地上铺着绿油油的草坪,白鸽在盘旋飞翔,伸手就可以摘到树上的石榴和头顶的葡萄。

作者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面、下面的顺序对葡萄架进行了全方位描写,虽然比较简短,但是把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校园各种景物,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2.以时间变化为顺序

事物的观察离不开时间线,只有在完整的时间线的支撑下才能保证描写的内容更加系统,才能帮助读者理清思路,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例如:

时间没有给人们留下多想的机会,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来,伴随着电闪雷鸣,冰雹暴击大地。众人惊慌失措,四处逃散,寻找藏身之地。持续两小时的冰雹袭击,有段时间冰球巨大无比,短短十分钟内,如拳头般大小的冰块纷纷掉落,个别的甚至与排球相仿,重重落在屋顶,掉进储水池。雷雨尚未完全停歇,冰雹结束后,人们逐渐走出避难场所,环视周围的环境,犹如从森林深处步入荒凉的戈壁,对变化的景象感到震惊。

作者以时间变化为顺序,观察了冰雹前、冰雹中和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屋外的场景,从一瞬间持续了两个小时,把下冰雹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能够让读者对下冰雹的过程有深入的了解。

3.以移步换位为顺序

在参观或游览时,地点和路线往往会发生变化,为此,观察的顺序要按照参观的顺序而变化。在写作时,也要抓住观察位移的顺序进行,让文章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例如:

一进校门,一大片茁壮成长的树木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种着梨树、桃树、柳树,新的树木都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嫩叶。穿过树林来到教学楼,迎接你的是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情景,听到的是欢声笑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走出教学楼来到操场上,一眼就能看到许多同学在玩耍追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篮球,热闹非凡。

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也就是以观察位移为顺序完成描写,先写了进校门的景象,然后写了教学楼的场景,最后写了操场上的场景,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以结构为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结构,以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观察,能让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条理更加清楚,也方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走进大殿,正中间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而背后则是雕镂的背景。大殿两侧立有六根金色蟠龙柱,每根都缠绕着一条龙形雕塑。抬眼望殿顶,只见两条庞大的雕刻龙盘绕着,龙口悬挂着一颗银白色的巨珠,周围环绕着六颗较小的珠子,形成双龙戏珠的景观。此外,大厅四周的墙壁上还有坐龙、飞龙、行龙,多姿多彩的龙周围映衬着流云火焰,让人不禁赞叹雕刻艺术的精美绝伦。

作者重点描写了大殿的雄伟壮观。按照大殿的结构,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了观察和描写。这种描写手法,不仅能让读者对大殿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能有效增加作文的亮点。

佳作展示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员,在大自然这个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绝招,也呈现出精妙绝伦的画面。正是在春夏秋冬的点缀下,大自然有了不同的景色,也绘制了不同的时间篇章,让我们不禁爱上这个美好的世界,感受它由内到外散发出的魅力。

看,开幕便是绿色的波浪,伴着春日的信使,春姑娘步入舞台。她一挥手臂,立刻绿意蔓延,覆盖大地。紧接着,她展示了一个精致的花篮,里面装满繁花。演绎完这个盛景,春姑娘含笑隐退,绿幕随之合上。

不久,绿意之中春色渐浓,预告着夏日的降临。似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少年,夏天自信地步入舞台中心。它巡视周围,大地很快沐浴在炽烈的阳光下,树木也展开枝叶形成阴影。展现完毕,他垂下视线,静悄悄退场,而随着绿幕闭合,色彩逐渐变得金黄,秋天的篇章悄然铺开。金秋化身为华贵的妇人,身披金色衣裳,稳稳立于舞台中心。她手臂一挥,便将世界染成了金黄。然后,她从口袋中神奇地掏出硕果累累,向人间撒播。完成使命后,她带着淡淡的微笑,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舞台。

随后,是冬天的精彩亮相。她的形象纯洁如小女孩,身着白色服装,脚蹬同色皮靴。用小巧的手轻轻指引,雪花纷纷降落,宛如洁白使者扫除尘埃。雪花遵循冬日的节拍,悄然铺满大地,不久,一切都被覆盖上一块无瑕的白色画布,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纯洁的雪白世界。

点" 评

作者主要采用时间顺序,以春夏秋冬为描写对象刻画了四季的美景。在描写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写出了四个季节的不同之处,让景色更加立体生动;还运用多种手法详细地描写了春天的可爱、夏天的热烈、秋天的华贵和冬天的干净。作者不仅描写了四季的景物,而且抒发了真情实感,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冰雹景物
景物描写——雨
景物描写——风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冰雹
景物变变变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冰雹的优点
夏日冰雹
春日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