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
2024-12-31马慧王娟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场TED演讲。主讲人是英国心理治疗师玛丽莎·皮尔,主题是,通过训练你的大脑来超越自己的极限。在皮尔的演讲中有4个关键洞察,搞懂它们,对你提高与大脑之间的默契度很有帮助。
第一,你的大脑会做它认为你想要它做的事情。这话乍一听有点绕,其实不难理解。
首先,你的大脑一直在倾听你,它会通过你使用的词语来判断你的感受。比如,当你工作累了的时候说“我快被压力折磨死了”,你的大脑就会觉得,你真的不想做这件事,它便会鼓励你拖延、偷懒、打瞌睡。但是,假如你说“我必须完成这件事”,你的大脑也能接收到这个信息。它会鼓励你继续做下去,直到完成。这有点自我暗示的意味。
再比如,假如你要跑一场马拉松,像“太难了”“还有40公里”之类的话千万别说出来,你得说“我爱马拉松,我期待这趟旅程,我可以完成它”。按照皮尔的观点,这就是你和大脑协作的方式。你必须用非常具体、非常详细、非常精确的语言告诉它,你想要什么。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说“我想要这个,我选择了这个,我喜欢这个”。你跟你的大脑说什么,它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第二点是,你的大脑天生会趋向快乐,远离痛苦。
避免痛苦是人的天性。比如,你刚吃了一口草莓味的冰棍,恋人就跟你分手了,你可能好一阵都不想吃草莓味冰棍。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假如你把学习、工作、公开表达这样的行为,和痛苦的感受联系在一起,那你的大脑就会逃避它。
顺着这个思路,皮尔的建议是,要把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任务,跟快乐的事放在一起。比如,给自己规定,只要加班超过晚10点,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同时,在重要的任务里,要避免产生不愉快的联想,比如工作时千万别想让自己讨厌的人,因为这会让大脑对这些重要任务打上负面标记。
关于大脑的第三个真相是,你的大脑只会对两件事有反应:一是你在脑海中描绘的画面,二是你对自己说的话。
皮尔在演讲现场做过一个小实验,我们现在也可以试试——伸出一只手,想象自己手里拿着半个新鲜的柠檬;接着,闭上眼睛,把手里的柠檬拿到自己的嘴边;然后,对自己说“我咬了一大口柠檬”,并且开始咀嚼它。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分泌了大量的唾液。没错,只有两件事——你脑海中的画面,是半个新鲜的柠檬;你对自己说的话,是咬一口这个柠檬。然后,你的大脑就对这两件事做出了回应。这意味着,只要控制这两件事,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大脑。
关于大脑的第四个真相是,你的大脑喜欢熟悉的事物,并且会追求熟悉的事物。
比如, 当你习惯了拖延、不努力,或者在公共场合不自信,你的大脑就会不断强化这个认知。皮尔建议,你最好让自己进入相反的方向,比如,尝试一次不拖延,或尝试一次在公开场合的表达。把这些不熟悉的事情变熟悉,你的大脑就会在这个方向上做认知强化。
(摘自“得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