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柞蚕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24-12-31魏巍

新农业 2024年9期

柞蚕业信息化是指以柞蚕业信息科学为理论指导,以柞蚕业信息技术为工具,用信息流调控柞蚕业活动的全过程,以信息和知识投入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柞蚕业,是柞蚕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柞蚕业信息化的概念是信息科学技术逐步渗透到柞蚕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受多种复杂因素的限制,一是实施柞蚕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人们的观念、相应的国家政策和对柞蚕业的投入(资金、人才、科技等)以及机制体制等。二是内部因素,即柞蚕业技术的创新,这包括对原有柞蚕业技术的创新和改造、信息技术和理论对柞蚕业的改造等。因此,如果柞蚕业信息化能够打破这些限制,即可保证柞蚕业能在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上的协调一致,实现柞蚕业技术的稳定发展,逐步使信息技术成为柞蚕业活动的主流技术。

相对于农业信息化发达的韩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柞蚕业作为我国农业的小分支,信息化建设更显捉襟见肘。如何实现柞蚕业信息化发展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步,是今后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1 柞蚕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柞蚕业科技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初步建立了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柞蚕业核心网站,建成了大型柞蚕业信息资源数据库、柞蚕业专家数据库等,在柞蚕主产区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随着我国通信业和传媒业迅速发展,为蚕农直接通过综合信息网络来获取柞蚕生产和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但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大农业相比较,存在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柞蚕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养蚕破坏生态”思维作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多放在设施农业、林果茶药业等项目上,仅从农业的种植直补或专项补贴而言,柞蚕业就只能“望补兴叹”了。有限的投入,导致柞蚕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1.2 缺乏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统一的规划管理

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户受体制的影响,各自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网络模块构架还存在一定的独立性,难以实现有效地协调和资源共享,蚕农对品种的选择、防控药剂的使用和蚕茧市场需求还存在盲区和误区。

1.3 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完善

由于缺乏调查研究,蚕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针对性,不能解决蚕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数培训机构只是为了满足培训形式,刻意追求培训人数和培训时间,而不注重培训的重点应该是解决蚕农所面临的问题。

1.4 信息发布和传播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通过快手、直播间和抖音等信息渠道发布或传播柞蚕业信息的人越来越多,既有专家,也有企业人员、经纪人和蚕农等,一些人仅凭个人生产或经营经验随意发布或传播柞蚕业信息,随意篡改、歪曲柞蚕业的行业标准,产生误导后果,使蚕农蒙受损失。

1.5 蚕农文化素质和信息意识淡薄,制约了信息化发展

现在柞蚕生产者的主体为60后、70后,文化素质不高,思维视野不够开阔,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对电脑、智能电话等信息化工具的学习和使用进展较慢,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1.6 柞蚕业生产规模的影响和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受传统柞蚕业生产规模的影响,生产规模小,市场化率低,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限制了柞蚕业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对柞蚕业信息人才重视不够,缺乏稳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且柞蚕业信息人员工作条件较差和培训机构不完善,导致信息人才缺乏和队伍不稳定。

2 加快柞蚕业信息化发展的紧迫性

2.1 柞蚕业信息化发展是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实现蚕农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柞蚕业信息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待将柞蚕业信息化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助推柞蚕业实现现代化。

2.2 柞蚕业信息化发展是提高柞蚕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抓手

我国柞蚕业正处于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推进柞蚕业信息化,实现柞蚕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的转变。随着柞园清理、匀蚕、移蚕、施药、剥茧、割茧、净卵、柞枝粉碎、摘茧等传统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实现,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3 加快柞蚕业信息化发展是柞蚕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柞蚕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把握国内柞蚕产品市场行情、国际市场动态,提高抵御经济动荡等带来的风险。

3 加快柞蚕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柞蚕业信息化发展就是要扩大进村入户的柞蚕业信息网络服务覆盖面,柞蚕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和完善,从而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建设现代柞蚕业的贡献率,柞蚕业信息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柞蚕业信息化发展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建立和完善柞蚕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政府作为柞蚕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应做好调查研究,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柞蚕业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对柞蚕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红利共享,结合柞蚕业信息化发展及农村特点,研究制订柞蚕业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信息采集。

3.2 搭建柞蚕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柞蚕业信息资源开发应以发展现代柞蚕业、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和蚕农经济收入为落脚点,注重研究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拓宽信息采集渠道,科学布点、合理扩点,把信息采集的触角延伸到蚕农生产生活、蚕业经营管理、农村建设发展等各个领域。

3.3 提高蚕农文化素质,增强蚕农的柞蚕业信息化应用意识

建立健全蚕农的柞蚕业信息化应用培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抓好典型示范,让蚕农真切感受到柞蚕业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在农闲季节,通过开展“科普之冬”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蚕农的分析信息、判断信息、使用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3.4 加快柞蚕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以政府为引领,由科研院所、农村基层科技推广组织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信息服务队伍,同时要重点在柞蚕生产企业、柞蚕蚕业专业合作社、柞蚕产品批发市场、养蚕大户中发展信息推广人员,使他们不仅成为信息的使用者、受益者,而且成为信息服务的传播者。

作者单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