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4-12-31钱宇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刻认知,体会文章内容中所抒发的情感。通过采用批注和圈点等方法,对于文章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并乐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由此可以看出批注对于阅读教学起到的实质性作用。但是从当前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情况上看,批注内容单一、批注思路僵化、批注方式单一等,使得批注式阅读丧失了其本质的作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形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批注是由“批”和“注”两个词构成。“批”是运用语言描述个人的感受,“注”则是运用勾画、圈点的方式对于自己提出的质疑或者感兴趣的段落等进行标记、说明。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可以提升阅读质量,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教学现状上看,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1. 批注内容具有局限性
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状上看,学生在进行批注时大多局限于字词表面的解释、标点符号的解释。学生在进行文章的批注时,并没有深刻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例如,学生在阅读古诗《枫桥夜泊》时,一般会注意“月落”“乌啼”和“霜满天”等重点字词,并进行批注和解释。但是对于“月落乌啼”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霜满天”这一自然景物描绘烘托出的情感并不理解。这种单纯的批注方式,限制了学生对作者情感和古诗主题的理解,无法全面把握整首诗的意义。
2. 批注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批注方法较多,如关键词的批注、注释批注、语言批注、个人感受批注等。但是从实际的批注式阅读现状看,教师仅仅要求学生进行关键词的批注,对于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段落、意象、主题、文化背景、感受等并不进行批注引导, 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批注方法较少,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深度阅读。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对于批注式阅读教学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在课堂中机械地注释、记录,其参与的积极性较低,使得批注式阅读过于形式化。
3. 批注式阅读评价方式陈旧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评价方面,而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字词的批注并做出解释后,便让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并完成习题。教师很少及时地评价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效果,解决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对策
1. 应用赏析式和感悟式批注,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传统字词批注的内容并不能全面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涵。因此,教师可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赏析式批注、感悟式批注,促使学生通过赏析和感悟领会文章中抒发的情感。
赏析式批注指学生通过赏析文章,分析文章中的情感、找出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以此增强自身的赏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首先让学生将每一段中描写的具体事物、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等以赏析式批注的形式写在旁边的留白处,或者运用荧光笔进行标注。
其次,教师与学生进行批注交流,并提问:“作者描写这些景象和事件的用意在哪里?文章用大量篇幅写了园中的景象,难道作者怀念的是园子里的景象吗?如果不是,作者怀念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批注,以此延伸和拓展自己的思路,进而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文章中的字词运用分析、事件分析、事物分析、情感分析等,把握全文中心思想,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鉴赏能力和阅读质量。然后,教师再组织“说一说,想一想”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文章内容,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写下批注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小时候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而更直观、更深切地体会小时候长辈们对自己的爱。
2. 运用自主批注和标记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
自主批注方式相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字词批注、重点语句批注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在课堂中,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进行批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批注工具,如标签、荧光笔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进行批注。在批注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写感受、创作衍生作品,思考作者的意图、文章的结构、角色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完文章内容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批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了解和兴趣进行批注,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这个故事。首先,学生使用荧光笔对文章中的人物、主题、事件、结局等进行批注,以了解大概的内容。其次,学生为了解整个故事情节,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
图1中展示出了具体的人物(特点和行为)、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最后,学生在制作完思维导图之后,将对文章中人物的形象进行标记,并写下自己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同时,学生还将对事件的高潮部分和有趣的故事情节等进行批注,并思考事件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写下海力布舍弃生命拯救乡亲们的感人故事。教师通过“演一演”批注的故事情节,以此打开学生的思路,增强他们对整个事件的理解,把握故事内容。
3. 开展多元批注式阅读评价,提升批注式阅读质量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未能及时评价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将会弱化阅读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对批注式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将无法通过阅读评价获取成就感和激励。因此,本文从诊断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改变批注式阅读评价不足的问题。
第一,诊断性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批注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对他们不足的地方及时指导,并给予鼓励。第二,鼓励性评价。以小星星榜为例,划分不同评价指标。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10颗星,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5颗星,对于表现略好的学生给予3颗星,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不给星。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批注,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的赏析和感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课堂,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的阅读评价,鼓励和诊断学生在批注过程中的表现,以此调动他们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从而掌握更多的批注方法,为之后开展深度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