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社区老人救助站

2024-12-28杨美琪冯思涵王君宇赵丹丹王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3期

作品设计思路、实现和制作计划

通过Micro:bit的无线功能,实现手环与救助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手环包括一个Micro:bit和供电模块,增加按钮和北斗芯片,通过北斗芯片实现位置信息的获取,按下按钮发送信息。

救助站包括一个Micro:bit和供电模块,增加数码管、OLED屏幕,用于显示数据,使用WS-2812单RGB灯实现频闪灯光提示,通过喇叭实现快速的声音提示。

作品创新点

(1)手环式设计,方便老人随身穿戴。

(2)救助站声音、灯光双提示。

(3)与北斗的结合,实现老人的精准定位。

材料清单

(1)Micro:bit开发板。

(2)TM1637数码管。

(3)ATGM336H北斗模块。

(4)12864 OLED屏。

(5)按钮。

(6)Micro:bit扩展板。

制作过程

(1)救助站模块连接。按钮连接到P11口,数码管连接到P15/16口,OLED屏幕连接到I2C口,RGB灯连接到P8口,喇叭连接到P0口(图1)。

(2)救助站测试程序。Micro:bit收到数据后,数码管、OLED显示数据,灯闪烁,喇叭响起,按下按钮,警报声音停止,灯停止闪烁。

(3)手环模块连接。按钮连接到P11口,北斗模块连接到I2C口。

(4)手环测试程序。实现按下按钮后,求助信息成功发送,OLED屏幕、数码管显示数据,灯闪烁,喇叭响起。

(5)手环模型制作。用松紧绳连接按钮,并可佩戴在手腕上。

(6)救助站模型制作。制作一个房子,模拟救助站。

(7)救助站的硬件固定。将模块固定到相应的位置,并进行测试(图2)。

项目成果

(1)作品外观(图3)。

(2)功能介绍。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后,当需要救助时,只需要按下智能手环上的按钮,通过北斗芯片,所在位置信息会通过网络传送到救助站。物联网显示屏上会显示老人所在位置信息及家庭信息,救助站提示灯开始闪烁,警报音响起。救助站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快速定位老人位置,关闭提示器,即可发起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