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料制品智能回收柜的设计与制作

2024-12-28庞雪桐董申李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3期

作品构思

作品的创意来源首先是基于生活中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每一次点外卖,那些很精致的餐盒被扔掉。我都觉得这很浪费,我观察了那些餐盒的材质,大都是PP5,为可回收塑料,于是我产生了设计一个回收柜的想法。我比较擅长图形化编程,也向信息老师进行了求助,老师给我提供了一套科大讯飞未来派的编程套件,可以实现我的创意。于是,我分析了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制作好一个箱子,还需要收集各种塑料制品,然后还要对程序的逻辑进行分析。考虑好这些问题以后,我就在老师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创意设计了。

创作过程

1.收集相关材料——塑料制品和纸箱

我找到了一个打印机墨盒的纸箱,把它分成四个格子,用纸板分隔,并用交代粘贴固定(图1)。然后,我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可以回收的塑料制品(图2),比如奶茶杯、水果餐盒、饺子餐盒、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等。

2.图像分类模型创建与训练

我利用午休的时间,使用AI训练平台,创建了一个图像分类模型,然后对每一个塑料制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图像采集(图3)。每个样品至少要拍摄三十张照片。我采集了水果餐盒、饺子盒、奶茶杯、矿泉水瓶等等十种样本。

3.硬件与纸箱结构设计

我首先固定主机、编码电机 、DC马达和摄像头等硬件,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尝试和思考,找到最好的位置并且固定牢固,然后就是用彩纸、胶带等工具进行包装,尽可能将一些硬件隐藏起来(图4)。

图4 搭建硬件材料以及柜体设计过程

4.功能思维导图设计

思维导图如图5所示。

5.程序设计与调试运行

程序设计的部分,我首先实现的是对于不同种类塑料制品的识别和判断,然后进一步实现数量的统计和金额的核算,最后开始思考怎样分配快递柜,如何判断快递柜是否还有空的格子可以回收(图6)。

6.代码设计

代码截图如图7所示。

创新点

(1)将智能硬件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结合,废物利用与设计实物二者很好地结合,生成了智能柜子的实体。

(2)结合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原理,创建图像分类模型,训练机器识别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可回收和 不可回收),赋予机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3)利用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人机对话,提升了人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4)塑料制品回收完毕,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得公益红包奖励。

功能展示

(1)智能语音唤醒。

(2)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

(3)语音合成分类识别结果。

(4)塑料制品数量统计和奖励基金核算。

(5)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奖励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