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动荡、转型和调整不断深化
2024-12-27王旭
2024年,南亚多国举行大选,更新内政生态,带动地区内外局势调整。总体来看,多重转型、动荡和调整相交织,是2024年南亚形势最突出特点。
域内外转型作用叠加,加深地区动荡
美印关系进一步向“利益之交”转型是加深地区动荡的最主要外因。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日益将印度视作“利益之交”而非“价值观趋同国家”,两国围绕南亚领导权分歧日益增多。进入本世纪,“扶印制华”逐渐成为美国经略南亚“大战略”,但“扶印”只是手段,“制华”才是目标,美国难以容忍南亚主导权旁落。因此,拜登政府极力拉拢印度融入其盟伴体系和产供链体系,但不时挥舞“价值观大棒”敲打印“民主人权”问题;同时,加紧介入南亚事务,利用地区中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强地区渗透,进一步挤压印度版“门罗主义”空间。2024年6~8月,孟加拉国“反配额制”运动冲垮连续执政15年的哈西娜政府,被认为是2024年美国在南亚“暗箱操作”的最突出事例。
南亚各国多领域转型叠加互动程度加深,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深刻内因。2024年地区国家转型三大共性表现越发突出:
一是经济转型陷入“同态竞争”困境。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迭代发展使新一轮产业革命日益临近,南亚各国既在传统产业领域承受相互竞争压力与地缘政治冲击,又在新兴产业领域面临掉队落伍风险,经济转型紧迫性与难度上升。但从转型基础来看,地区工业化进程仍任重道远。各国产业结构、发展路径相近,区域内经济依存度、合作水平偏低。在此背景下,各国经济转型恐激化地区内部“零和竞争”。
二是政治转型进入矛盾激化阶段。选举政治与家族制度相结合是南亚政坛最突出特征,但近年来民粹主义盛行,新兴社会阶层对家族政治的不满日益上升,人心思变、矛盾激化,使南亚多国的权力转移过程变数频出。例如,巴基斯坦前总理、正义运动党领导人伊姆兰·汗因涉案在押,在2024年2月大选中提前出局,此后正义运动党持续发动其支持者走上街头抗争;斯里兰卡2022年严重政经危机余波未了,2024年9月该国大选产生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孟加拉国“反配额制”运动引发政局地震,哈西娜政府被迫辞职。
三是新兴阶层崛起,社会转型接近“由量及质”临界点。南亚多国政局动荡与其社会面貌急剧变化,特别是人口结构变迁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球化与互联网不断冲击,以及城市阶层和青年群体在人口结构中占比增多,是推动南亚各国社会转型从量变到质变的最大自驱力。新兴社会阶层要生存、要发展、要机会、要权利,成为南亚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
动荡之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区国家作出相应调整。其中,印度莫迪政府在2024年6月以“惨胜”赢得大选并开启第三任期最为引人注目。在前两个任期中,莫迪政府大力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累积了众多“麻烦”。政治上,搞话题政治、身份政治,导致社会不满日益增加;外交上,渲染“中国威胁论”为其国内政治议程打掩护,在中印边界上持续搞对抗,造成中印关系低迷与持续的自我消耗;经济上,鼓吹“自力更生”“平民经济”,但对外未能有效提升经济竞争力,对内与本国大财团越走越近。这些都是造成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2024年大选战绩下滑的重要原因。莫迪政府在第三任期伊始逐步作出调整,其中以改变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对抗态势和对华经贸合作上的抵触姿态最为明显。
中国为稳定地区局势持续贡献力量
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转型、动荡和调整中的南亚注入确定性。中方坚持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磋商协调,在2024年10月与印方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为自2020年起的中印边境对峙划上句号,也为中印关系企稳和各领域交流合作复苏奠定基础,有力促进了中印边界乃至地区整体的安全稳定。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时隔五年首次正式会晤。同时,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南亚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政经发展道路,在阿富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经历政治动荡之际,以务实态度施以援手、扩大合作,支持有关国家人民渡过难关。中方还在上合组织、金砖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带动南亚域内外合作势头。
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释放发展动能的同时,也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南亚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中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提质升级,为南亚各国因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促进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从2013起,中国已连续八年举办中国—南亚博览会。2021年成立的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通过务实合作和经验交流为南亚国家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多层次支持。
2024年美国大选给世界带来“特朗普冲击波”,南亚亦不能豁免。特朗普首次就任美国总统时奉行保护主义、重商主义,其反复无常的作风让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各国苦不堪言,其再次上台后南亚各国如何应对,是2024年留下的一道“压轴题”。不过,南亚局势纷繁复杂现象所折射的问题根本是各国任重道远的现代化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互助互鉴,正是中国与南亚国家不断深化合作的动力之源,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地区国家的互利合作,为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