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政融合式教学路径的探索
2024-12-26李增茜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英语课堂应该在语言知识的教学基础上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随着英语语言而来的西方文化,同时也能更加客观地看待本国的文化和理念,通过语言学习表达自己国家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英语思政课堂兼顾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的课堂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深化文化和道德认知,丰富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英语教材内容是品德思政的关键
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完美结合的首要条件就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正向。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的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为例,教材内容按三大主题语境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收录了那些体现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的内容。比如:有关勇气、毅力、工匠精神等的个人优秀品质,有关社会责任、公益救助、科技发展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担当;保护地球、绿色生态等方面的科学自然观。教师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入主题,比较文化,思考、品鉴、批判和反思,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拓思路,既拥有国际视野也拥有国家情怀。
二、利用FBRC模式让知识与思想同步
(一)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定会有两方面的积极表现,那就是教师的合理设计和学生的积极投入,其中教师的合理设计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理念的应用和对学生的了解这两个方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本身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人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批判—反思—生成的思维顺序对语篇进行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实现语言知识积累与积极思想的生成同步
语言不是空洞的词汇和句型,没有思想的加持,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学要将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使用语言理解文本、升华主题、表达个人思想,这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正向影响。
(三)FBRC模式的英语思政课堂
FBRC 即find out values(发现价值)、bring about empathy(引发共情)、reflect deeply深入反思、create and spread(发散创新)。发现价值就是在文本中发现闪光点,教师可以借此展开话题,引领学生感知价值。引发共情就是借助文本内容和核心精神主旨,通过解释、展示、拓展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思考或共情。深入反思就是在学生普遍了解了该篇文章的精神内涵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正面例子或反例,或加入条件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认可、反对或改进某种思想、准则或观念。发散创新就是让学生在基本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该话题或理念进行多领域的拓展,让积极的观念和观点帮助他们在更多领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My 100 days in MSF”为例,在基础词汇、语法、句意的教学之后,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入思政教育角度。
第一步:挖掘细节信息,帮助学生发现文章内容中的思政闪光点。(find out values)
Why did they celebrate by just raising virtual glasses to each other? 该问题引出埃博拉病毒的危险性。
Why did the writer go to Liberia with MSF if Ebola was so dangerous? 该问题引出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
What concrete work did Wilton, Maisy, Alfonso do? 该问题让学生了解医疗援助工作的细致分工,风险和严谨的必要性。
By mentioning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I was the only Chinese doctor among people of all ages, colours and beliefs, from every continent except Antarctica”, what can we know about MSF? 该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个组织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种族,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走到一起。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like “We have worked together, surrounded by blood, vomit and death.” and “ We will never give up on a patient, and our efforts do sometimes end in miracles.”what’s your perception about the doctors working there? 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无国界医生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的无私和奉献以及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essential for people to do when living in a world full of so many problems? 该问题最终总结出文章的核心主旨——人们要精诚合作创造一个有着和平和繁荣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步:通过活动导入身边人身边事,引发共情。(Bring about empathy)
组织学生讨论,描述他们了解到的为了人们共同的利益甘愿奉献的人和事以及自己在生活中见到或亲身去做不计回报的事。在实操课堂上,学生们讲述了他们做志愿者帮助社区做卫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特殊学校关心帮助残疾孩子的经历,也有学生讲述了社区志愿者和医生们的感人故事。这些讲述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也达到了让大家关联文章中的精神主旨并与之取得共情的效果。
第三步:通过反例展示,引导学生深入反思。(reflect deeply)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毁坏森林海洋、猎杀动物、气候变化灾难频发、战争、贫困国家及饥饿的儿童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下他们认为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不限制原因数量)。在实操课堂上收集上的原因:人类的自私导致的对资源的抢占心理、某些强权国家的狭隘、缺乏科学知识、教育不到位等。
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Do those problems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us? 该问题得到的大部分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是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会给全人类带来困难甚至是灾难。教师播放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视频片段。
第四步:设计发散性强的活动或问题,将理念与现实结合。(create and spread)
What has Chinese government done showing ou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a global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实操课堂上的精彩回答:我们的一带一路经济政策;我们的维和部队;我们在重大灾难时的援助行为和派驻救援人员;我们的大学中接收了很多贫困国家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先进知识等。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what will you do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mon interest of human beings? 实操课堂上的精彩回答:学好知识以后也会为像MSF这样的公益组织服务;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环保论坛的活动,大力宣传环保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和动物也是命运共同体;努力学好英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宣传出去;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中国的发展作贡献,让中国的声音更有力量等。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英文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传海报。
这样的一堂英语思政课,以层层推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价值观的教育,而且教师以眼见为实而不是一味说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感知和领会,并在反思和发散环节让学生拓宽了思考维度,将核心理念的应用和个人的发展关联起来。当然,这堂课的难点是素材的选取和学生语言表达的限制,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帮助学生做好语料储备及进行自身语料的准备,以便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语言方面的支持。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丰富的时事资料和媒体资源,不断开发课堂活动,结合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让语言课充满文化气息和思想的光芒,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地看世界。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