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老而年轻
2024-12-25通卓钦摩
多瑙河三角洲,既古老,又年轻。
说它古老,是因为从地质活动的角度看,它从数亿年前重要的三次造山运动开始铺垫,流域的地表形态被不断塑造,经历了数次改变,终于具备了三角洲的基础,让故事开始孕育。说它年轻,是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多瑙河三角洲其实有“记”可循,根据可查证的资料记载,它在欧洲人的注视下逐渐扩张到如今的面貌,并且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张。
作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大沼泽地”,多瑙河三角洲的变迁史是一部关于地球地质演化的教科书,也是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程度的重要炼金石。
地质塑造古老三角洲从欧洲造山带到黑海
从地质年代看,多瑙河以及它的三角洲是古老的。要了解它最早的地质构成基础,势必要追溯到距今几亿年前的重要时期,要从先后三次被认为是决定欧洲地质情况的造山运动开始讲起。
首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点,被学界认为出现在约4.9亿年前。那时候,随着罗迪尼亚超大陆的破碎解体,地球板块进入新一轮的活动:波罗的大陆、劳伦大陆、冈瓦纳大陆等主要部分各自脱落,前两者向北移动,并产生碰撞,在汇聚了阿瓦隆尼亚大陆之后,形成了劳亚大陆,也被称为欧美大陆。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喀里多尼亚造山运动(即加里东造山运动)。
时间来到晚古生代,劳亚大陆的步伐还未停止,直至再度与曾经失散的冈瓦纳大陆迎头撞上,这便是华力西造山运动(即海西造山运动)。这次碰撞形成了地球地质史上迄今为止最后一片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它是地质学家最早重溯的超级大陆,形状整体呈C型,连接地球南北极,被泛大洋和古提特斯洋包围。
而作为最著名的古大陆体之一,盘古大陆接下来的分解命运也多为世人所熟知。非洲、美洲、印度次大陆……各个大小不一的板块从它的身上脱落,北大西洋开始扩张,地中海开始闭合,非洲分裂出的小型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与欧洲的板块产生碰撞,地球现今的大体面貌逐渐形成。在这场被称为“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也是形成如今地球板块构造面貌的重要运动中,由于显著的推覆构造作用,板块交界、邻近海岸的地区不断隆起(至今该进程仍在继续),大型的褶皱也渐趋显现,阿尔卑斯-喀尔巴阡造山带由此形成。我们无法完全得知,在所有变化发生的岁月里,高山流水是怎样一度随之倾覆或调转的,但至少如今人们所见到的这条多瑙河的故事,自此出现在这条蜿蜒山系之间。
——以上这段漫长的过程,便是多瑙河三角洲诞生之前最早的伏笔。但关于它的最终注解,则位于陆地之外的黑海之畔。
在多瑙河陆地流域的地貌塑造阶段,其三角洲所在的区域也同样进行着改天换地。在地理研究中,黑海被定义为地中海的边缘海,而地中海又是大西洋的附属海。学界的这一划分,也是基于地质演变历史中黑海与大西洋、地中海的密切联系。
在板块的挤压过程中,导致提特斯洋的闭合,古地中海逐步消亡,并趋向于现地中海的形态发展。在俯冲作用下,由于持续的隆升、变形,劳亚大陆的南缘产生一系列火山弧和延伸,并进一步演化为裂谷。经过地震勘测表明,最早的裂谷即位于现在黑海的西部地区,在大规模的火山运动和造山运动下,形成一系列残余盆地(其中多为弧后盆地)并发生沉降,这些盆地被视为古地中海的残留海盆,而里海也是后来从中分离出的部分。随着盆地沉降加剧,周边地区的喀尔巴阡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又进一步抬升,造成相对隔绝的地理区域并同时堆积满沉积物,盆地的洋壳也趋于形成,其中主要有两个沉积盆地,西黑海和东黑海,被中部贯穿的海岭分开。这就是黑海的由来。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黑海曾数度出现与地中海的周期性隔绝,导致水位下降,但并未干涸。主要原因是地中海后续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为其补充水源,但仍无法忽视周边众多陆地水源为其持续注入水流,其中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多瑙河。
多瑙河,自中欧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而下,穿越茂密的黑森林,在地势的引导下,一路往东部的低处流,终于抵达黑海西北的海岸。
这是喀尔巴阡山脉东麓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加上西黑海北部的大陆架坡度平缓,多瑙河在入海口沉陷,形成了大约15条支流(其中最主要的3条分别是基利亚河、苏利纳河和圣格奥尔基河)。最终,松散的土壤被水流浸淹,模糊了河湾、海岸的界限,形成了巨大的湿地和水道网络——一片广袤的三角洲形成,面积超过55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0.52米,超过50%的面积海拔不到1米,20%的面积低于海平面,其间遍布小岛、沙洲、潟湖、沼泽、森林……
世界最年轻三角洲之一在人类的注视下扩张
多瑙河三角洲又是年轻的。
这里所说的年轻,是相较动辄以Ma为单位(地质年代单位,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而言,然后忽略掉该三角洲曾因海平面变化导致扩张或消失等一系列变化,人类可视的现代多瑙河三角洲的形成历史,其实只有数千年,更确切地说大概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从那时起,黑海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海平面高度至今。
在当时,一道漫长的沙堤围堵住了多瑙河湾,囿于此,三角洲开始再度堆积。近5个世纪后,沉积物填满整个河湾,于是三角洲越过河口,其前缘向河湾推进,堆积的面积形成了几个不规则的连续叶瓣。
在可查证的历史中,它在东欧地区早期居民的注视下逐渐扩张。达契亚人,主要生活在今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古印欧民族之一,他们在喀尔巴阡山脉以东、黑海以西的地区——正是以多瑙河三角洲为核心活动,直到数个世纪后被哥特人入侵。
达契亚人和哥特人为何都选择多瑙河三角洲定居?原因很简单,地理条件来说,从多瑙河三角洲向东,会到达第聂伯河下游和克里米亚地区,再继续往东,则会来到高加索山脉北部、卡尔梅克高地,直到伏尔加河三角洲。这一片广袤地域聚集了欧洲东部最重要的几条大河,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水草丰茂之地,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地之一,对早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最理想的宜居之所。
正因如此,后来的凯尔特人、希腊人、罗马人也前赴后继来到多瑙河三角洲,并留下了文明的痕迹。
多瑙河三角洲在一批又一批相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类控制下几易其手,并一代又一代地扩张。尽管居民越来越多,脚下的土地越来越硬实,但这片河道交错的土地,似乎总是在变化——现代研究表明,多瑙河三角洲的冲积层有着大幅扩张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近2000年间人类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罗马尼亚地质学家Liviu Giosan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现代多瑙河三角洲面积的40%都是在近1000年内形成的。换言之,同世界上其他主要的河流三角洲相比,多瑙河三角洲属于非常年轻的。而这一惊人的结论,也将人类活动对三角洲,至少对多瑙河三角洲的影响,提高到了足以与自然因素相比肩的程度。
实际上直到近现代,人类对多瑙河三角洲的干预也一直在进行。由于淤积和河流深度的原因,作为入海口的三角洲却是航运不便,难以通航大型船舶,因此在19世纪后半叶,多瑙河三角洲开始了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工程建设。以苏利纳河为例,从1862年开始修整挖掘,使其长度从92公里缩短为64公里,但实际水流量增加了一倍,足以支撑大型船舶航行。后果非常明显,这种野蛮挖掘的方式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对沉积物的排放和河岸侵蚀造成了严重后果。
20世纪早期,当局又计划将多瑙河三角洲改为大型农业工业区,并于1939年开始进行现代农业生产,但直到1960年才大面积地排干土地。截至1991年,三角洲的农业用地达到10余万公顷,超过1/3的地表由于种植、渔业的影响,加上河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也发生锐减。此外,受到多瑙河上游地区修建水坝的影响,三角洲面临着严重的泥沙短缺问题,虽然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了沉积,却加剧了沿海地区对海岸的侵蚀。
尽管从1991年起,多瑙河三角洲核心地区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保护,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但在2004年,乌克兰政府启动了一项“多瑙河-黑海深水航道”工程,计划修建一条从黑海到多瑙河三角洲(乌克兰部分)的航道。由于可能对三角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欧盟建议乌克兰停止该工程,而罗马尼亚政府官员则直接威胁可能将乌克兰告上国际法庭。由于受到制裁,2005年乌克兰宣布暂停该工程,直到翌年谈判后同意在国际公约的监督下进行。
多种因素影响下多瑙河三角洲的未来会怎样?
通常来说,并非所有河流都会形成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是流经地区的地貌、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但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沉积物质,二是地形平坦、能够减缓水流速度以便形成堆积。从成因来说,长江、多瑙河与密西西比河这三条世界级大河的三角洲都是在河口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但在沉积物质方面,黄河的案例最为典型,其从中游黄土高原携带的巨量泥沙在河口造就了面积巨大的堆积三角洲,但随着现代对黄河的治理,泥沙问题已经得到极大改善,“黄河三角洲填平渤海”似乎也不再是一个需要人们焦虑的话题。
那么,多瑙河三角洲呢?
至此,我们需要沿着多瑙河三角洲逆流而上,再度将视线拉回到多瑙河的起点。打开地图,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麓,将比例尺调到一个合适的数值,就会看到多瑙河和另一条欧洲著名的大河——莱茵河的起点其实非常接近,两者都是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多瑙河的源头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的富特旺根,莱茵河的源头位于瑞士格劳宾登州,距离不过数十公里,却一个向北,一个向东,奔赴截然不同的方向。
因为过于接近,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这两条河流不得不在上游的集水区进行竞争。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多瑙河实际上比莱茵河古老得多,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多瑙河上游实际上是水力很小的河流,无法与它的竞争者媲美。落败的原因被查溯到附近的施瓦本汝拉山,在其山谷中,有一条早已消失、仅保留了部分河床的河流,它曾是以前的多瑙河上游,一条远比现在水力充沛的河流。然而,施瓦本汝拉山的主要岩石成分是多孔石灰岩,大部分被地下水侵蚀,加上莱茵河的水位比多瑙河低得多,于是大量水流汇入了莱茵河,导致其逐渐枯竭废弃。
这种局面仍在继续。未来的某一天,多瑙河目前的这段上游可能会完全消失,莱茵河将通过“河流袭夺”的方式进一步占据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上游的水量减少,势必会对多瑙河三角洲产生直接影响,但这并非唯一的关键因素。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是气候。
多瑙河流域主要属于温带,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一年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大部分流域面积会降雪,因此在春季的积雪融化期、夏季多雨期内易发生洪水。多瑙河三角洲作为水量的汇集,洪水期间常被大面积淹没,形成洪泽,且洪水往往会携带来大量的沉积物,这也是其主要的沉积来源之一。
由于上游的水量变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作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才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