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民居地窨院
2024-12-25潘春华
地窨院,又称“地坑院”“地窖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是一种既古老又极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方式,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濒临黄河的运城市平陆县等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平陆县志》记载,在远古时期,由于当地海拔高,风沙大,“平陆不平沟三千”的特殊自然环境,加之石块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稀缺,古人们就在平坦处挖下大坑,然后在坑内建窑洞,白天在地上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形式——地窨院。当地有一首民谣:“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绿树簇拥处,农家乐融融。”就是对地窨院特点的形象描写,故有“地下四合院” 之美誉。
与平陆县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如晋南的闻喜、万荣、临汾等地,以及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也都有地窨院。但是,平陆县地窨院极为普遍,特色明显,规模较大,以至成为山西省民居中独具黄土高原风格的一种类型被沿用到今。
地窨院是中国民居的重要一支,这种建筑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还能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地窨院的“奇”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方向的“奇”,建设方向面向地心;二是建筑材料的“奇”,建筑材料只有黄土;三是建筑方式的“奇”,以挖土方作为主要建筑手段,建造简单价廉。地窨院的“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精神体现,也是因地制宜求生存的智慧体现,更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延续。
地窨院被称为深入地下的院室,规模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点的几十平方米,其修筑方式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边长30米至40米,深7米至10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深坑,外面看很像一个深入地下的天井。坑底平整后再在坑的四壁挖5孔至12孔窑洞,其中一窑与坑外一斜坡形通道相连,通向地面,是人们出入的通道。在坡道与门洞连接处,砌筑门楼,安装大门。地窨院院坑崖顶四周,一般用砖砌筑高约3米至4米的花砖墙,高出地面约0.5米至1.5米左右,高出地面部分,俗称“女儿墙”,又叫“拦马墙”。 地面以下俗称“马面”,“马面”以下用砖砌一滴檐,形如房檐,俗称“眼眨毛”,防止雨水进到窑内。屋顶地面留有空旷的场地,碾压坚实平整,作为夏季碾打小麦、摊晒粮食、堆放柴草秸秆之用。屋顶上一般建一小房,俗称“场房”,可放置农具和粮草,场房四周种植树木,美化环境。地窨院内窑洞的门上均装有天窗,便于通风。窑洞内壁用石灰抹平,刷成雪白的墙壁,地面铺砖,风格颇为独特。
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浇灌院中种植的果树、花卉、蔬菜等,一般在地窨院中央挖一深20米至30米、直径1米的水井。水井起到蓄水作用,雨水通过院中水道自然流入井中,避免造成地窨院内水灾。同时,这些储存起来的水还可以调节院内气温、湿度。地窨院中的植被通常发芽早,落叶迟,郁郁葱葱,院中的空气也颇为清新。
地窨院大多为独门独院,也有一门连二院、三院的,称二进院和三进院。地窨院按形式区分,只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按八卦方位“风水流脉”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动宅中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又称东四宅,包括以东为主的“东震宅”、以南为主的“南离宅”、以北为主的“北坎宅”和以西为主的“西兑宅”。居住窑一般为主窑,装一门三窗,其余窑洞为一门二窗,一般窑洞在进门的左手处盘筑一土炕,土炕后为锅灶,灶后放置水缸和厨案。窑洞最深处多置一桌,桌上供祖宗牌位或其他神祇,窑前进门处与土炕相对,置一桌两椅为会客区。地窨院建筑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的朝向。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前,运城平陆地区有地窨院10000多座,形成了由地窨院组成的“地下村落”。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盖起了砖瓦房,陆续搬出了地窨院,大部分院落已荒芜或造地回填,昔日的“地下村落” 几乎消失殆尽,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坚守在地窨院中,成为后人了解晋南传统民居的场所。
平陆地区仍存代表性的地窨院有:建于清朝早期的张店镇张店村王守贤家地窨院,完好地保存着崖场、场房、拦马墙、马面、滴檐、烟道、烟囱、渗井、水井、花池等地窨院传统要素,是目前张店村地窨院年代最久、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院落。作为平陆地区代表性建筑,当地政府已将王家列入了地窨院旅游点。209国道将张店村分成了南北两半。从国道南侧进入村庄,“地窨院旅游点”——一块红底白字的指示牌很是醒目。顺着标识牌旁的一条小路往下走十几步,便是通往王守贤家的地下通道。昏暗的通道向下斜伸,约10米后向右一转,一个天井般四合院豁然出现。主窑洞坐西向东,四面各三孔窑洞,包括进院窑洞共10个“孔”,属于10坎西兑宅院。王守贤家的院子约有100多平方米。院中央有个花池。深秋,西番莲花开得正艳。院子的东南角是一眼饮用水井,水井上的辘轳依然完好。20年前,张店村有了自来水,辘轳便没再使用。2009年,王守贤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窨院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张店镇张店村的周家大院,也完整地保存了清代的门楼、门洞、马面、滴檐等基本结构和构件,属于标准的12数坎宅院,并和其他三座院以地道相连,建筑规模较大。院主原是当地财主,祖上是盐商,历经数年营造,颇具规模,滴檐瓦砾上的苔癣,便是岁月留下的印迹。
另外,还有建于1970年的张店镇安沟村董治清地窨院,是最后一批建造的标准较高的12数坎宅院;建于1974年的张店镇侯王村杜唐娃地窨院,也是最后一批建造的较有代表性的9数西兑宅院。
窑洞房本来就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挖到地下,就更冬暖夏凉了。窑洞房内四季温差小,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窑洞房内的温度一般都保持在十摄氏度至二十摄氏度之间。夏季烈日炎炎,晚上在窑洞房内睡觉还得盖被子。严冬,室外冰天雪地,地窨院窑洞房内却温暖如春。
地窨院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分布区域都是相对贫困,且木材、燃料相对匮乏的地区。修建地窨院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耗材较少,建成后可居数百年,建筑成本较低。另外,地窨院受外界噪音和大气层中的放射性物质影响极小,人的情绪能经常处于自然平稳的状态之中,居住在地窨院的人很少有患气管炎、关节炎、风湿症之类的疾病,防风、防盗、防火的特点更是其他建筑居住形式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也存在占地大、建造费时费力、采光不足、出入不便、通风不畅、排水困难等诸多缺陷,特别是暴雨时容易发生水患。
地窨院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以及晋南民居的风俗习惯,其独特巧妙的排水和门洞设计,和谐美观的崖场、滴檐、门楼及窑拱和院心等美化装饰,更是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朴素的审美观和丰富的创造力,以及黄土高原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智慧。2006年,平陆地窨院的建筑技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地窨院的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