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为“大先生”

2024-12-25李永向伟

书屋 2024年12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主编的《小讲坛,大先生》。该书精选了二十七位不同时代、地域、领域的教育界突出贡献者和模范代表,展现了他们治学为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深刻地揭示了“大先生”的形象特质与时代价值,是一部向教育灵魂致敬,启迪教育实践的杰作。“先生”之大,在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以及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理想信念是师者之魂,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大先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最坚定的选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徐特立一生坚守“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原则,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贡献了自己的一生。钟期荣倾尽所有资源和精力创办树仁书院,以一颗炽热的赤诚之心,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黄大年毅然放弃了英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坚定地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地球物理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大先生”心系国家,将促进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作为终生的追求,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争当新时代“大先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职业发展的“小我”融入教育强国的“大我”中;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标“大先生”的大理想、大格局、大情怀,有效践行教育家精神,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大先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将正确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深植学生的心田。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通过言传身教,树立了崇高的师德典范,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实现了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鲁洁心中装着儿童,求索德育学科之路,改革小学德育课程,成为我国德育学科发展和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道路上的追梦者。潘懋元不仅自己敦品立德、率先垂范,还教导学生欲做学问,先学做人,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生准则。争当新时代的“大先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主动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要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大先生”不仅具备深厚而广博的理论知识,更有无畏的开拓创新精神。他们通过理论思辨与教育实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刘佛年在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为新中国教育学奠基,又在上海地区开展教育革新、教育实验以及创新教育,颇有建树。于漪以“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职业热情,钟情于与全民族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语文教育,推动“人文性”融入语文课程标准。段力佩投身教育事业七十余载,尤其是领导育才中学成为全国中学教育、教材改革的先锋。还有“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的章开沅、重视人文教育的工科校长杨叔子、致力于情境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李吉林、开创“五重教学法”的于永正,他们都是扎根教育事业,具有开创性贡献,引领教育改革方向的“大先生”。争当新时代“大先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两个结合”,坚守三尺讲坛,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投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之中。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先生”以爱为舟,以心为帆,航行在教育的海洋中,将温暖与关怀、智慧与人格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斯霞的“童心母爱”教育,是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集合,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情感、教育品质。霍懋征作为“孩子王”,坚持用诚挚的爱了解、信任、尊重、教育学生,身体力行“无爱无教育”,书写了爱满天下的传奇。孟二冬关爱学生、治学严谨,主动参加对口支教,最后病倒在讲台上。高铭暄从青丝到白发,最珍视的还是那三尺讲台,最看重的还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职责。他们投身教育事业,诠释了师者本色,更生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争当新时代的“大先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志业”,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爱托举起学生的成才梦想,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重要引路人。

教育是民族的命脉,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程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大先生”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师德师风、锤炼专业素养、厚植仁爱之心,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周洪宇主编:《小讲坛,大先生》,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