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以加强财会监督推进“过紧日子”
2024-12-23赵先锋赵加魏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20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在此背景下,笔者建议党政机关以从严管理为抓手,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与加强财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机关内控机制防风险、强监督、严纪律、促发展的作用。
对预算编审实行“ 精益求精”责任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严密数据审核,增强财物预算科学性。立足全局,把牢服务保障的重点方向,有保有压,全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工程、教育医疗、普惠民生等重点改革任务,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安排。确保精细,统一预算编审流程、事项清单,各单位组织预算、资产、基建、采购等管理岗明确审核责任,逐一审核,不漏一环。努力协同,与财政等归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确定分工,对会议、培训、信息化项目等经费预算开展联审,以点带面发现共性问题,统一业务口径,尤其对基层党政机关及时精准辅导。
对涉采项目实行“ 廉政谈话”跟踪式管理
党政机关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风险靶向施策,持续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政府采购风险抵御能力。筑牢“廉”的防线,列出涉采单位和涉采人员“禁入类”事项、“履职类”事项、“回避类”事项等约束性条款,搭建框架,对重大项目涉采人员开展采前廉政谈话,全程监督监控,提高涉采人员自律意识,明确风险边界。增强“督”的力度,依托“智慧采”“助农采”等平台,推行项目跟踪监督机制和项目启动双备案制,按月掌握采购项目动态,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及时督导整改,有效规避程序风险。突出“减”的成效,防止超过实际需求采购、重复采购、擅自扩大规模采购、提高标准采购的问题发生,充分发挥集中采购资金节约效益。
对基建项目实行“ 十个从严”全程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控投资规模、严格审批程序、严谨评审监理、严管装修标准、严肃招标采购、严核资金来源、严盯现场管理、严审预算执行、严明廉政纪律、严惩各类问题的“十个从严”全程式基建管理机制。建立决策机制,将基建维修立项、资金安排与存量房产调配一体化统筹决策,以消除隐患、保障功能、满足需要为原则,不搞全面翻修。强化过程监管,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动态掌握项目进展、资金支付状况,不定期检查现场进展、工程质量、安全防护,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风险苗头。严格小型工程管理,将各级预算单位不超过规定标准、以前不立项的小型维修项目,也要重新管起来,健全审批备案制度,比照基建项目纳入设计、施工、竣工全流程管理。
对巡视审计问题实行“一督到底”销号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落实巡视审计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财物采购管理规范性。突出巡视审计问题整改政治属性,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过程合规、靠前推进。建档落实到人,根据巡视审计等问题整改台账,列出未达标问题明细清单,逐一编号,给出具体路径,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人员“一对一”督促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对巡视审计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立行立改修订完善《党政机关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实施意见》及落实上级过紧日子制度的配套措施,优化内控管理流程,强化成果综合运用,巩固深化整改成效,杜绝边改边犯、此改彼犯等情况。
对支出支付实行“ 人岗分离”流程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厘清支出支付权责,明晰岗责设置,规范流程管理,切实防范财经风险。全面梳理岗责权限,严格按照预算一体化系统预设的审批、会计、出纳等岗位,按实名制落实安全认证设备,依托软件控制实现人员和岗位分离制约。着力强化流程管理,完善出纳环节制单、审核、复核三岗负责制,明确支付安全责任保证与追责机制,确保独立行权、职责明确,防止兼任窜岗,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突出重点单位指导,以凭证审核、岗位设置、档案整理为审核监督重点内容,加强日常内控监督和培训,督促各级单位对照上级风险内控要求,自纠自查、梳理缺漏,加强支付审核管理和对账要求,提升风险防控意识。
对疑点信息实行“ 重点审核”清单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集中从资金支付行为、对象和用途上发现疑点信息,严控绩效考核风险。以“疑点”为“重点”建立动态数据库,形成支付负面清单,并提供对应的正确操作规范,指导各级单位提高警觉、规范操作、规避风险。以“重点”为“着力点”狠抓整改落实,对从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个人账户转账行为实行“白名单”管理,有效封堵支付漏洞。对于纪检、财政、审计、巡视等部门反馈的支付疑点信息,迅速调查核实、如实反馈情况、积极落实整改,并及时在全系统通告,以点带面进行规范。以“关键节点”为“预防点”强化事前防控,在各类专项工作中,重点关注预算执行、经费收支、资金结余、重点经费等情况,实现日常防微杜渐。
对问题单位实行“ 解剖麻雀”调研式管理
各级党政机关要进一步针对巡视审计问题频发的单位,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抽出重点力量“解剖麻雀”,帮助现场解决问题。优化内控指引,结合巡视审计暴露出的问题,继续完善内控操作指引,制定财物采购风险管理清单,下发各地自查自纠、交叉检查互纠,有效防控财务采购风险。针对性解决问题,结合党政机关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深入基层找问题,深入剖析反面典型和案例,以案促改,实地协调现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以“风险+要求”为主题,建立“一竿子到底”的省市县区财物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财会监督工作为契机,对风险较大的重点单位,开展财物采购规范管理现场督办,把监督压力持续传导至最后一米。
对重点职位实行“ 能责匹配”内行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完备的选人用人机制,达到能责匹配的要求。配强财物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负责人,强化业务素质要求,确保分管财物部门领导及财物管理部门负责人政治坚定、业务熟练、廉洁自律、人品优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配齐配强财物采购人员,协调人事部门,确保各级财物管理人员数量满足岗责分设、风险内控的基本需要,安排政治过硬、能责匹配、作风踏实的同志从事财物采购工作。培养梯次年龄结构队伍,在确保人员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循序渐进推进轮岗交流,适时调整结构,逐步建立一支梯次推进、素质优良的财物采购管理队伍。
对三级机关实行“ 全程服务”环扣式管理
要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机关财物管理办法,建立处科股室联络员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报销执行,全链条加强对机关工作的服务保障和财会监督。省直各厅局机关财物管理带头出规范,市县两级结合实际“依葫芦画瓢”比照学习借鉴。机关预算从紧编,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的原则,突出“紧”的要求,强化“俭”的效用,严审支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紧扣立项依据及测算标准。机关执行从早动,建立预算执行进度统计制度,按月统计、按季通报,在各个关键节点召集机关各部门专题通报、分析执行进度,对进度迟缓部门下达督办通知书,确保预算进度,避免突击花钱。机关支出从紧审,坚持预算刚性,严把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聚焦“三公”消费,会议、培训、差旅等重点经费,严控支出标准,严审报销单据,确保每笔开支真实有效、合法合规。
对屡犯问题实行“ 遵章依规”问责式管理
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物管理权责、化解财物采购风险长效机制,从严实行问责式管理。对巡视审计中发现的财物及采购问题,上级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反馈的疑点信息,日常管理及自查调研中发现的违规情况等,要严格查明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对认识缺失、制度缺陷、管理缺位、廉政缺席等不同性质的问题分类甄别处理,探索彻底破除财务及采购管理顽疾的有效路径,凡属人为原因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敷衍失职、屡查屡犯的单位核减经费,通过问责措施和挂钩机制,有效遏制工作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