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培育“四大生态” 逐绿追新添彩东湖

2024-12-23毕友林

税收征纳 2024年4期
关键词:区局税务税收

东湖风景区税务局紧紧围绕“世界名湖、人民乐园”战略目标,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着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持续提升办税缴费服务效能,倾情建设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中,区局着力培育“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人才生态”,全力服务东湖全域优化提升,助力东湖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新时代风景税务发展新精彩。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融合效果更优

区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氛围。

强化知行融合,增强政治意识。探索建立“党委带头示范学、层层动员全员学、支部组织推进学、融会贯通统筹学”四学教育机制,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好“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推动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作风、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抓好落实”的“五个持续”要求,把主题教育与推进税收中心工作衔接起来。特别是要持续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通过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项服务带动整体工作提升,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能量。

强化条块融合,擦亮品牌特色。充分发挥“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制度体系优势和作用,主动将区局党建融入景区党建大盘子和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擦亮税务党建“名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联动共建,深化党务交流、业务交流、税企合作等,以“党建联建”带动“税务+景区精诚共治”“税收+企业联动互促”。以“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为载体落实“四下基层”要求,破解辖区内居民不动产办证、自然人租房涉税纠纷等难题,形成既融入地方又体现税务特色、既争取地方支持又助力地方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监督融合,筑牢战斗堡垒。深入贯彻落实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制度,聚焦政治生态建设、深耕主责主业、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政治监督,推动党内监督深度融入税收治理。一体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全面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健全完善“凡虚开必倒查”的“双向倒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一案双查”。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将监督落实在一线。以“四强”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优做实“纪检委员”时间,提升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并统筹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纠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双评议”督导检查等工作,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东湖大地。

产业生态向新而进,景区环境更美

立足景区生态功能定位,区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觉投身改革浪潮,对接地方发展要求,拓展税务职能作用,助力景区文旅融合,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集成深化征管改革。着力以税收重点改革事项为牵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税收征管越来越凸显科学高效。“精确执法”与“精细服务”深度融合。拓展线上线下服务,加快税收争议调解团队建设,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完善税收法制指导员制度,有效提升执法精确度。“精细服务”与“精准监管”协调统筹。严格审核风险疑点办结情况,同时注重形成点对点、户对户的征管建议,做到服务与监管并举。加大发票管理工作力度,推动行业规范发展,降低企业涉税风险。“精准监管”与“精诚共治”同向发力。当好维护中央权威的“探头”“卫士”,坚决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摸清行业税源底数,及时开展税收分析,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精准发力“营商创税”。区局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聚财生财并举为首要担当,不断拓宽税源建设思路。聚力构建“项目+税源+激励”工作机制,培育、招引、积聚一批科创企业和头部企业,做大做强总部经济。近年来,景区实现智能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首飞、牵线服务车规级自动驾驶研发企业落户,促进景区税收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财源+税源”会商机制,持续跟进推动景区项目建设,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加快推进景中村改造步伐,为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拓展新空间。树牢“项目集成”服务理念,聚焦景区系列重点工程,厘清产业链条,加强税源调查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主动服务新兴业态。抢抓“数字”“低碳”“护绿”战略机遇,在“智税服务”中引领东湖产业“向绿而行”。推进“智慧税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推动完善景区文旅产业链、供应链,增强高端要素吸引力,加快推进“产供销”需求对接,培育“转”的动力和“增”的潜力。探索“文旅+税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全链条需求,推动税务与文旅、体育、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景区完善生态旅游、商业、教育多元化布局。聚焦“环保+税收”,加快“税护长江”项目落地。主动参与景区体验提升工程,打造“税收+生态旅游”重点服务项目,把“票e得”停车开票系统和“小景伴税”服务品牌建设融入生态保护。

市场生态高质高效,便民服务更暖

区局以“问需—服务—创优”的闭环管理,探索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实现诉求响应提质升级,确保税收营商环境建设成果直达纳税人缴费人,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满意度。

分类开展问需走访。加强征纳互动,沉到一线当好企业“ 贴心人”。建立重点企业直连服务。收集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诉求,贴近宣传跟进辅导,推进“没办成我来帮”服务,切实提升纳税人满意度。讲授“开业第一课”。升级打造“小景微课堂”,为景区创业者提供税费指引,积极帮助新办企业快速掌握涉税业务办理、及时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关注涉税中介机构。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自查和涉税专业服务年度报告,加强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培训,引导涉税中介机构和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便民办税春风劲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和工作任务,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做好“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复制推广,做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助推市场主体少跑腿好办事,跑出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智能服务实现“政策找人”。利用征纳互动服务平台和智税云系统推行“一政策一策略”,向市场主体推送“小景电子月刊”“小景带货”“一单提醒”,高效落实税惠政策,优化税费服务举措,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讲好风景税务故事。通过广泛的税收宣传,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展现税务形象。挖掘税费服务中的典型案例及亮点做法,晒出税收职能作用发挥情况,提炼一批代表性强、可推广的服务金点子。二是做强东湖品牌。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拓展东湖文化内涵,挖掘景区、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开展税法宣传,擦亮文化名片。三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通过多元化开展政策解读辅导,推动税惠政策落实落细、办税缴费服务优化升级,阐释政策落地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效。

人才生态选优培强,干事动能更足

年轻干部是区局干部队伍的主体,为确保风景区税务事业接续传承,区局统筹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激活人才的价值创造活力。

激活人才“聚能环”。在新的征程上,既要创新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也要创新做优自身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立足队伍实际,风景区税务局采取深化科所一体的思路,建立重点任务一体化统筹机制,聚拢业务线条,构建业务融合团队,推动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工作有机衔接、协同运行和良性互动。根据工作任务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化团队式的工作单元,减少中间环节,搭建扁平化运行架构。

建设人才“充电站”。要想让人才形成“后浪奔涌”的良好局面,就要把培育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练兵比武、创先争优、文化润心,锻造优秀人才队伍。深入推进税务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以老带新”作用,完善导师制助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依托“科长讲堂”“青年课堂”“业务学堂”,为青年干部充电赋能。关心基层税务干部所思所想,丰富和拓展区局书香文化、群团文化,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中国税务精神,既为干部创造温馨舒心的工作环境,也为干部拓宽视野、提升内在修养输送“养料”。

用活人才“指挥棒”。充分促进组织绩效、数字人事、“融合考”协同配合融合发展,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创先争优工作机制,巩固完善老品牌、探索培育新品牌。培育创先争优意识,激励干部勇于揭榜挂帅,充分提振区局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党员干部积分管理”为抓手,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税收工作谋划、部署、推进和考核全过程,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联动评价,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

猜你喜欢

区局税务税收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武汉市武昌区国家税务局征纳活动掠影
武汉市洪山区地方税务局征纳活动掠影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