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三十九)
2024-12-21靳国君
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评说:“放翁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杜甫字),下揽子瞻(苏轼字),才制既富,变境亦多。”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评论家赵翼,纵览历代评论,综合分析比较,在其《瓯北诗话》中论道:“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朝廷之上,无不以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吟,寓其悲愤”。
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诗中,高度评价陆游和陆游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清代以降,从姚鼐、赵翼到梁启超、柳亚子,有一百五十八位诗人、文学家写诗或著文,高度评价陆游和陆游诗词,进一步彰显了陆游和他的作品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现代著名作家、教授朱自清在《爱国诗》一文中,评价陆游说:“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当代著名文学史家朱东润等诸家认为,像陆游这样“几乎无时无日不沉浸在爱国主义海洋之中的作家,我们很难举出第二个”“这样的爱国诗人,在中国几千年诗史里,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位了。”
光耀万世
周恩来总理自幼喜读陆游诗词,少年时代曾步陆游《示儿》诗原韵,写《献翁》一诗:“战火洗劫万室空,吾侪争见九州同。华师尽扫列强日,捷报飞传告鳌翁。”抒发了他扫尽列强、九州统一的远大理想。这首和陆游原韵的诗,韵是同韵,更为突出的是,爱国思想一脉相承。周恩来总理一生敬仰屈原、杜甫、范仲淹、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的爱国思想,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他也熟读了苏东坡,他认为:“宋,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诚如周恩来总理所言,陆游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他硬骨铮铮,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不负初心。
陆游的诗词,是盼望实现国家统一的高歌,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面镜子。人类从原始部落走来,饱尝艰难困苦,历史变迁,攻守征战,经历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形成当今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交流互鉴,如今是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的大家庭,陆游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陆游在《斯道》等诗中写道:“乾坤均一气,夷狄亦吾人”“胡越本一家”“清时更何事,处处是尧民”。陆游认为中华民族本是一家人,他反对的是金统治者生乱分裂。他预言“清时更何事,处处是尧民”,这是高瞻远瞩的洞穿历史之见,包容九州的胸怀!
我国自有大中小学以来,陆游诗词历来都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凡讲起陆游,从北方到南方,从东南到西北,从港澳到台湾,乃至于海外华侨,都会自然流利地背诵陆游《示儿》等诗。在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的爱国诗篇,尤受推崇。广大爱国政要、将领、士兵和民众,以他的《示儿》诗自励,“王师北定中原日”化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诗语表达,深入人心。
陆游诗词,承继先人,家国情怀炽烈,爱国主义精神沁透诗篇,浩气长存,融入时代。在20世纪初,诗人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时,研读陆游诗词,他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爱祖国是我们的天职。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思想代代相传。纵观中华文化史,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这些经典之作,跨越时空,是中国精神的交响曲。陆游的诗词创作,留给当代文艺创作的启迪与思考是深刻的、长远的。他的《示儿》等经典诗篇,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持统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诗化表达,是心灵的共鸣,“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这是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