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茨菰汤,乡土味

2024-12-21宫凤华

新青年 2024年12期

霜天清寒,驻足故园苍老的卤汀河边,常见身姿窈窕的村妇,在水边采撷鲜嫩茨菰,其神态举止,柔静而端庄,仿佛走进雷诺阿经典的画作里。

《本草纲目》记载:“慈姑一株多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慈姑在民间被视为祥物。苏中水乡,慈姑又称燕尾草、茨菰、薯菰,和白地栗,和荸荠、茭白、水芹、芡实、莲藕、莼菜、菱角一道被誉为“水八仙”。茨菰披一袭青衫,弥漫清新水气,栖于水湄、沟汊、塘渠,有种婉约温顺的叙事风格,蕴蓄水乡精神,丰盈食客味蕾。

茨菰茎梗靛青,中空外直;叶似箭镞,亦如燕尾,风过处翩跹曼舞,颇具绅士风度。茨菰轻剥外皮,裸露娇嫩如脂的身子,彰显出丰腴而清爽的肉感,形如悬胆,纯净如少女的心思。

茨菰有多个品种,浙江海盐沈荡茨菰,广东白肉茨菰和沙菰,广西梧州茨菰等。苏中里下河的“苏州白”,味似板栗,长相小巧。茨菰咸菜汤、茨菰焖五花肉、茨菰片炒三鲜、茨菰白菜油渣汤、杂烩茨菰海带汤、椒盐茨菰片、素炒茨菰、葱油茨菰、茨菰丁烧豆腐羹等,都是经典的农家菜肴。

文坛老饕汪曾祺深情地描述:“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或者叫茨菰咸菜汤,都可以。”

冷凝霜天,捧喝一碗茨菰咸菜汤,令人品咂出田园牧歌的温婉风情。水咸菜,茎黄叶乌,色泽诱人。茨菰取自屋后水塘,形如老农发黄黝黑的烟斗。水咸菜暗绿,茨菰片嫩白,色彩明丽,如河滩上的苍翠芦苇、雪白苍鹭。茨菰片质地清苦,口感微涩,嚼之粉嫩,汤如奶酪,腾腾热气中,笑脸灿若桃花,弥漫“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韵致。难怪汪老漂泊多年后,最想喝的竟是一碗浸润乡愁的水咸菜茨菰汤。

乡下妇人常在咸菜茨菰汤里劈进几块嫩白豆腐,味道尤绝。开锅盛碗,拈进葱花蒜叶,香味直冲脑门。古旧院落盛满月光,清幽透明,铁质柿树和枸树投下诡异图形,空阔静人心。家人围坐粗纹木桌,吮喝热汤,聆听冷风吟唱的歌谣,此种情形,有丰子恺漫画的神韵。咕噜声中,洋溢着农家生活的愉悦和自足,便有“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恬适心境。

茨菰烧五花肉是经典的绝配。五花肉焯过切块,素油锅里煸炒,佐以葱段、姜片,料酒去腥,生抽提鲜,老抽调色,翻炒添水,待锅内汤沸,加两勺红糖或冰糖慢煨。揭锅盛碗,放入蒜花。此时,肉块嫣红香艳,醇软不腻,茨菰圆润甘美,滑糯酥烂,“独角辫”造型绝妙。肉块吸附清气,消去荤腥,茨菰浸润油脂,滋润粉糯。搛食,令人齿颊留香,满脸春色。

茨菰片杂烩汤尤其下饭。茨菰焯水切片,掺上泡发的肉皮、苏州青、小鱼圆、小青虾、黑木耳、牛肉片等一同入锅爆炒,加水焖烧,再佐以细盐、蚝油。最后撒上翠绿蒜花,蘸上椒泥香醋,直吃得鼻尖冒汗。

茨菰绿叶清丽,白花素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难怪沈从文赞茨菰“格比土豆高”。乡间茨菰内敛亲切,叶片极具平民光泽,温贫老暖,诗性乡土,案头清供,入诗入画。唐代张潮的“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诗人笔法细腻,有情有景,相思绵绵。宋代陈与义的“三尺清池窗外开,茨菰叶底戏鱼回”,展现了一幅闲适惬意的水墨画,充满生趣,与齐白石的《茨菰虾群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苦禅的《茨菰鱼鹰图》中,鱼鹰远眺,目光祥和,茨菰在绿叶映照下,呈现出朴素静谧的景象,一派和谐盎然。齐白石笔下茨菰淡墨渲染剪刀叶片,缀以小白花,几只小蝌蚪穿梭叶下,充满野趣和情趣。

青霜敷地,常见街头巷尾有吆喝着卖茨菰的村妇,声音清脆悦耳。套着护袖,穿着高筒雨靴,娴熟地过秤装袋,动作一气呵成。茨菰湿漉漉、水灵灵,腆着圆鼓鼓的肚子斜睨着你、撩拨着你,一幅处事不惊、沉稳笃定的情状。夕光濡染,晚风清凉,人和茨菰相得益彰,如妙手偶得的水墨画轴。

寻常日子,我喜欢在老院的龙缸里养几株茨菰,间以睡莲、铜钱草、菖蒲,绿意盈盈,清新古雅,弥漫田园生活的清苍疏旷。或在案头清供几株茨菰叶和莲蓬,凸显那份骨骼清奇与乡野风情。茨菰有骨感而不羸弱,墨绿茎叶流泻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低调不张扬。如同一个质朴谦和的中年人,洗去铅华,恪守本真,内心盛满悲悯和乡愁。

冷冽霜天,煨茨菰汤,煨的是一种情怀。雪沫乳花,蓼茸蒿笋,都有清欢意味,一如乡土诗意茨菰汤。茨菰和空旷的乡愁绾结一起,成为家园的一种标识。乡间茨菰汤,诱惑味蕾,牵动情思,带给我良多的温馨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