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同形词“一般” 与「一般」的对比探析

2024-12-19刘芳含

今古文创 2024年45期

【摘要】汉语和日语中存在大量同形词,“一般”和「一般」是汉语、日语中的常用词,本文基于《现代汉语词典》《スーパー大辞林》的释义以及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的例句,从语义、句法功能、搭配、感情色彩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为同形词“一般”和「一般」的学习与辨析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日同形词;“一般”;词义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5-0132-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5.032

中日两国历史上交流频繁,在语言上相互影响着。从词汇方面看,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同形词,其字形相同或相近,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一定方便,但若用母语的思维直接去替换使用对应的同形词,可能会导致出现误用。本文选取了中日同形近义词“一般”与「一般」为对象考察其语义、词性、用法、搭配等异同,为日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一、先行研究

中日同形词是在中日长期文化交流下形成的双方都使用汉字书写并且字形字序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日本政府文化厅(1978)曾对中日同形词进行大规模研究统计调查,得出的研究报告『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中将中日同形词分为同形同义词(same),如爱情/愛情、哲学/哲学;同形类义词(overlapping),如器量/器量、注意/注意;同形异义词(different),如约束/約束、丈夫/丈夫;日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词语(nothing),如若者(中文译为年轻人)四类。之后,大部分中日同形词的研究都遵循了这种分类方法。潘钧(1995)认为中日同形词在界定时应依据以下三个条件:①汉字标记相同;②具有共同的出处和历史上的关联;③现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在使用的词,其中多为双音节词。王蜀豫(2001)根据中日同形词词义的差别进一步将同形类义词细分为汉语词比日语词词义多、日语词比汉语词词义多、日语词汉语词具备相同词义的同时各有独自的词义三类。施建军(2014)指出,考虑到中日同形词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能仅仅简单地根据意义进行分类,并利用语料库进行中日同形词实例考察研究,补充了根据搭配、词性、语法功能的中日同形词分类原则。目前,学术界对于中日同形词的明确定义尚未统一,国内外学者按照研究的需要对定义和分类进行界定。

在中日同形词的个例研究中,朱棠(2018)从语义演变角度考察了同形词“学会”/「学会」在近代的流变,结果显示“学会”首先诞生于汉语之中,但在日本明治初期的文献中产生了“学术团体”之义,又于19世纪末传播至中国普及开来。王灿娟(2021)通过语料库考察了同形词“事件”/「事件」的概念义、感情色彩、对译情况,并重点明晰了各义项的分布情况及总体褒贬倾向。何宝年(2021)则探讨了同形词“提出”/「提出」的翻译问题,指出“提出”与「提出する」不能直接互译,两者在以书面形式或先口头再书面形式的对象上有相同的搭配成分,但意思有微妙差异。关于中日同形词的先行研究数量不少,角度多样,但针对同形词“一般”/「一般」的对比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本文试以中日同形近义词“一般”与「一般」为对象考察其语义、词性、用法、搭配等异同,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辨析及参考。

二、“一般”及「一般」的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于“一般”的释义如下:①【形容词】一样;同样。哥俩儿长得~高。火车飞~地向前驰去。②【数量词】一种。别有~滋味。③【形容词】普通;通常。他一早出去,~要到天黑才回家。~地说,吃这种药是很见效的。

《大辞林》(第三版)中对于「一般」的释义如下:【名詞】【形容動詞】1.いろいろのこと事物·場合に広く認められ、成り立つこと。特別ではないこと。また、そのさま。(特別)①普通であること。「世間–」「–の家庭」②普通の人々。世間。「–に公開する」「–の受付を始める」③基本的·概括的なこと。全般にわたること。「–教養」「–般論」④多くの場合に当てはまること。「–に女子より男子のほうが体力にまさる。」2.特に相違が認められないこと。同様であること。「恰も兵士が検閲式に列する時と–なり」。

由词典释义可见,“一般”和「一般」虽然词形相同,但词义、词性均有不同的部分。“一般”既可以当作形容词使用,也可以当作数量词使用,其词义可以简单概括为:①一样的;②一种;③普通的;④低于一般标准的;⑤通常情况下。而「一般」既可以当作形容词使用又可以当作名词使用,其词义可以归纳为:①普通的;②一般人;③通常情况下;④同样的。通过词典的释义可知“一般”和「一般」的词性不同,词义在一定程度上重叠,汉语词义“一般”范围更广。

三、“一般”及「一般」的使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考察“一般”和「一般」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文检索了北京大学开发的CCL语料库以及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整理解释。将“一般”作为关键字输入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后,共检索出583506条语料,采取每间隔1100条结果抽取一句语料的形式抽取出500句语料作为探析对比的例句;将「一般」输入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选择「短単位+語彙素」模式,共检索出 25347条语料,采取每间隔50条结果抽取一句语料的形式抽取出500句语料作为探析对比的例句。考察结果如下:

(一)汉语“一般”的使用情况

1.语法功能

(1)副词用法

“一般”可在句中发挥副词作用,其义为“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情况下”,常后接“都、是、应该”等词。

例1:过去,使用五百公尺钻机,一般都是用一分钟八十五转的慢轮和一百二十转的中轮。

(2)作定语

“一般”常出现在“一般+名词”和“一般+的+名词”的形式中,此时一般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中心词,如“一般清算”“一般常理”等。

例2:他懂得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开始认识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工作开始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性。

(3)作谓语

“一般”还可以充当谓语成分,此时“一般”前常接副词修饰用来表示“不突出的、不优秀的”含义。

例3:剧场不大,演员的阵容也很一般,就其演出水平而言,大概相当于我国一个市级文工团、歌舞团。

(4)作比况结构

“一般”常与“和、似、同、与、仿佛、像、如”等词一起表示比况意义。其表示含义为“一样的,相同的”。

例4:高志元近来也常常出去,像故意避开他一般。

2.搭配关系

“一般”作形容词词性定语成分修饰名词时常见于“一般+名词”“一般+的+名词”结构中,“一般+人称/组织”多见。

“一般”作形容词词性与副词共现时,常前接“很/特别”等程度副词。

“一般”作副词词性修饰形容词时,后接“大/新/古旧的”等表示性质的形容词。

在比况结构中,“一般”常与“和、似、同、与、仿佛、像、如”等像类词共现。

3.感情色彩

“一般”多表示中性词义,但在“副词+一般”结构中常常表示贬义的色彩,意为“比平均水平低的、比预期结果差的”的评价含义。

例5:不管身体好不好,反正长得很一般。那些五官缺少美的雅致与和谐。

(二)日语「一般」的使用情况

表2 现代日语「一般」的使用情况

1.语法功能

(1)副词用法

「一般」后接「に/的+に」在句中作副词成分,常表示“大多数情况下,通常”。

例6:一般に、自己都合退職の申出を退職日の三十日前までとしている会社が多い。(译:通常,大部分公司规定由于自身原因辞职需要提前30天申请。)

例7:一般的にいえば湿潤な大陸性気候であり、冬は寒く降雪が多く、夏は湿度が高い。(译:一般来说,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冬天寒冷降雪多,夏天湿度高。)

(2)作定语

「一般」常出现在「一般+名词」、「一般+的+名词」和「一般+の+名词」的形式中,此时一般做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中心词。与名词共现时多形成专有名词,如「一般会計」、「一般承継」、「一般法」等。

例8:一般歳出(国債費及び地方交付税交付金以外の歳出)について全体として前年度同額以下に圧縮する。(译:一般支出[国债以及地方交付税交付金以外的支出]整体较上一年额度降低。)

例9:一般的傾向というのが、かならずしもどこのメーカーでも一緒とは限りません。(译:虽然是整体的倾向,但不一定所有的制造商都是一样的。)

例10:一般の民衆はそれを知る機会などなかったのである。(译:普通民众连知晓的机会都没有。)

(3)作谓语

「一般」还可以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多表示含义“普遍的”。

例11:第Ⅱ節で示したように、評判が下がってしまうことを懸念することが一般的である。(译:如第Ⅱ节所示,大家普遍担忧评价降低。)

2.搭配关系

「一般」作连体修饰语成分,即定语成分修饰名词时的常见于「一般+名词」结构中,多构成专有名词,如「一般会計」、「一般財源」、「一般公募」、「一般公開」。「一般+の+名词」中也常常后接“人/组织”类词汇,如「一般の方」、「一般の市民」、「一般の企業」、「一般の裁判所」。「一般+的+名词」常后接「傾向」、「様相」等名词。

3.感情色彩

「一般」为中性词义,无褒贬倾向。在日语中多组成专有名词用在书面语以及正式场合的发言中。

四、“一般”及「一般」的异同

(一)“一般”及「一般」的语义异同

1. 相同含义

第一,在词性为形容词的情况下,都表示“一般”及「一般」均有“不特别的,常有的,普通的”之意,中日文中均存在“一般/「一般」+名词”“一般/「一般」+的/の+名词”的用例,如:

例12:这种简练明快的表现方式,它不像一般流水账式的剧本,演唱了半天也看不出作者要向观众提出什么问题。

例13:一般の大学とは違い、学生は入学した時点で公務員であり、学費がタダどころか給料が出る。(译:和普通的大学不同,学生入学的时候就是公务员了,不用交学费甚至可以领工资。)

第二,在词性为形容词的情况下,都表示“大多数,占大多数的”之意。

例14:然而人类最早的起源地究竟在什么地方?一般的意见都集中在中亚细亚一带。

例15:一般の人は、表面的な市政の状況だけを見ている。(译:大部分的人只看表面的市政状况。)

第三,作副词使用时,都表示“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场合下”之意。

例16:一般来说,对于已荒芜的油茶、油桐林和其他木本油料林,须及时进行垦复。

例17:一般に「寛政の改革」と呼ばれる政治改革は、寛政七年(千七百九十五)の郡奉行の設置に始まる。(译:一般来说,被称作宽正改革的政治改革是从宽正七年设置郡奉行开始的。)

2.不同含义

第一,汉语“一般”为数量词时,表示“一种,一类”之意。

例18: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玩伴,那些觉得永远不会陌生的人,现在见了却别是一般滋味。

第二,汉语“一般”表示“一样的,同样的”含义,还用在比况结构中表示“和……一样”之意。

例19:那两只闪电一般的眼睛,那一对铁一般的手腕,那一颗炭一般的心,现在都消灭了。

例20:我们的背脊一靠着岩壁,我们的脚一软,眼睑就像着了磁石一般地上下吸了拢来,整个的身子飘浮起来了。

第三,汉语“一般”有表示“处于中间等级”之意。

例21:您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

第四,日语「一般」表示“全体”,如「世間一般」意为“世人”,「芸術家一般」意为“艺术家们”。

例22:最近では、すっかりと様変わりして来て、逆に世間一般から尊敬の眼差しを受ける場合が出て来たのだ。(译:最近,情况完全变了样,反而出现了受到世人尊敬的眼神注视的情况。)

(二)“一般”及「一般」的句法功能异同

1.相同用法

第一,都含副词用法。

例23:广告收入一般除发行收入外,在各报收入中占着第二个重要地位。

例24:一般的に,本格的なスペクトル解析プログラムは,次の三つのプロセスから成る。(译:一般来说,真正的光谱分析程序由以下三个过程组成。)

第二,都可用作定语。

例25:会议在选出各工作小组的主席之后,继续进行一般的讨论。

例26:一般の人を対象にした学習会を開き、崕山の自然について学んでもらうことにしている。(译:以普通人为对象开展学习会,让他们也研学崕山的自然。)

第三,都可用作谓语。

例27:海蛎子配上地瓜粉韭菜鸡蛋一起煎蘸着甜辣酱吃,很嫩又不腥气,相比之下他家猪脚汤太一般了,胶质不足,又有些咸。

例28:五十円額面が一般的だが、二十円、五百円、5万円などのほかに、無額面もあります。(译:一般是五十日元面值,除了二十日元、五百日元、五万日元之外,还有无面值的。)

2.不同用法

汉语“一般”还常用在比况结构,表示“和……一样”“仿佛……一样”的意思,日语中没有该用法。

例29:只见春子坐在梅子床边,梅子仰面睡在床上,面如白纸一般,比吐血的时候还难看。

例30:果然不到片刻功夫,富察后来了,哭得像泪人儿一般模样,连拜跪的仪节都忘掉了。

(三)“一般”及「一般」的感情色彩异同

汉语“一般”在“副词+一般”结构中常常表示贬义的色彩,意为“比平均水平低的、比预期结果差的”的评价含义。而日语「一般」表中立含义,无褒贬色彩。

例31:王府半岛的水疗中心太一般了,路边小店的手法,随便乱按一气,真心还不如千子莲的老中医。

五、总结

本文以汉日同形词“一般”和「一般」为研究对象,通过辞典解释和语料库例句对其词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感情色彩等进行对比,考察了两者在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方面的异同点。在词义方面,“一般”和「一般」均可表达“平常的、普通的、通常情况下”之意,并且多与名词共现;汉语“一般”还表示“未到达预期的评价”之义,此用法为汉语特有的用法。汉语“一般”还有数量词“一般滋味”的用法;而日语「一般」有表示“全体”的用法。在词性方面,汉语“一般”词性为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助词,而日语「一般」为只有形容动词、名词、副词三种词性;在句法功能方面,汉语“一般”和日语「一般」均有作副词、作定语、作谓语的用法,同时汉语“和/如/似/同/像/与/仿佛……一般”结构还表示“仿佛……一样”的含义。在感情色彩方面,汉语“一般”表示未到达预期的评价,此用法多含贬义色彩。此外,本文仅从词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感情色彩的角度进行了对比,而两者在词义演变、常用文体、互译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对此加以探究。

参考文献:

[1]日本文化厅.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M].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78.

[2]王蜀豫.中日词汇对比研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3]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03):19-23+18.

[4]施建军.コーパス言語学の立場から中日同形語の分類を考え直す [J].外语教育研究,2014,2(03):12-17.

[5]朱棠.近代中日同形词“学会”的语义演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3):168-176.

[6]王灿娟.基于语料库实例的易混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辨析——以“事件”/「事件」为中心[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9(01):43-50.

[7]何宝年.中日同形词“提出”与「提出」的对比翻译研究[J].汉字文化,2021,(12):28-29.

[8]松村明编.大辞林(第三版)[M].东京:三省堂,2006.

[9]北京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詹卫东,郭锐,常宝宝,谌贻荣,陈龙.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9,6(01):71-86.

[11]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 [DB/OL].https://chunagon.ninjal.ac.jp/bccwj-nt/search,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