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朱棣身边的“逻辑学家”
2024-12-19黄西蒙
靖难之役的幕后推手
1418年,姚广孝以84岁高龄去世。当时,已在皇位上稳坐十多年的朱棣,对姚广孝在谋划靖难之役与辅佐自己治理天下等事情上的功绩,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明史》有言:“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养子继尚宝少卿……”
姚广孝到底有多厉害,能让猜忌心很强的朱棣,也不吝笔墨地称颂他?这就得说回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靖难之役”了,这也是让姚广孝真正在史上留名的一场大戏。
从事成之后的角度来看,似乎姚广孝算准了历史的走向,但实际上,朱棣的成功,本身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从秦汉至明清,因皇帝削藩而引起争端不在少数,但王爷造反成功者却极少,朱棣可谓是“险中求胜”。
朱棣听取姚广孝的建议,决定起兵,本身就承担了极高的风险。虽然朱棣押上了身家性命,但一旦成功,回报也是巨大的。基于朱棣的胆识、魄力,以及他当时面临的无奈现实,最终决定以“清君侧”的名义来起兵,其实也是冥冥之中的必然选择。
朱棣成功之后,作为幕后推手的姚广孝拒绝任何名利上的回报,显得非常不寻常。历史上那些鼓动主公起事的谋臣,一般都是有所图的,就算不是为了锦衣玉食、香车美人,也是为了加官进爵,为子孙后代谋求一个好前程。但姚广孝连这些都不要,朱棣即位后,他便退居二线,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以及主持《永乐大典》等典籍修撰、佛教事务等工作。似乎在他内心深处,只是想在历史舞台上“秀”一把,为历史的巨变而推波助澜。等事情尘埃落定了,他便主动隐退,不眷恋尘世的名利。
姚广孝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等待机会。之所以说他在“等待”,在于他在史书上“出场”的时间,实在是有些晚了。姚广孝生于1335年,处于元朝末年,他早年沉潜读书,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在14岁的时候,就削发为僧,但心中一直不安分。或许,他原想着学成就出山,辅佐英明的主公,纵横天下,一展抱负。但等到他30多岁时,天下大局已定,朱元璋一统天下,已经再无悬念了。姚广孝本应扮演李善长、刘伯温这种角色,却比他们都小了20多岁,就是这20多年的时间差,让姚广孝错过了整个元末乱局。
明朝在1368年建立之后,姚广孝的那些学问更是“屠龙之术”,没有用武之地了。若想辅助皇帝治理天下,那就得老老实实地参加科举考试,一级一级地向上攀升,在等级森严的官场里慢慢熬资历。再者,就算能在朝廷里做官,也是要做大量细致的政务工作,而不是在乱世里纵横捭阖,睥睨天下。显然,朱元璋统治的那段时间,对姚广孝来说,是没什么出山机会的。洪武八年(1375年),姚广孝进京应试,却没被授为僧官,直到五年后才经推荐获得僧职。洪武年间,政坛人物走马灯一样来回调整,姚广孝就像一个在时代舞台角落里的冷面看客,静静地观察着时局,也隐藏和压抑着内心的真实想法。
终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是让姚广孝等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在继位后不久,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削藩,被逼入绝境的燕王朱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若坐以待毙,只能是死路一条。但他又很难反抗,毕竟皇权的正统性还握在朱允炆手里。
姚广孝直接提出了“靖难”方案。《明史》上就短短六个字,“密劝成祖举兵”,点明了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关键作用。没有姚广孝,朱棣几乎无法下定决心起兵。因为朱棣心里也没底,毕竟这事在合法性上,实在站不住脚。
然而,姚广孝却直言:“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他不仅能洞察民心,还明确告诉朱棣,起兵是顺应天道的事情,不用再自我怀疑。刚起兵不久,突然狂风大作,暴雨降临,连房屋上的瓦片都被吹掉了。遇到这种情景,一般人都会觉得是不祥之兆,朱棣也这么认为。倘若这时候,有人以天象示警之说,来劝说朱棣罢兵,或许真的能改变历史。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是姚广孝站了出来,他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朱棣:“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这简直就是祥瑞,是真正的吉兆。
姚广孝熟读历史,或许他早就想到了,当年在武王伐纣的时候,也是风雨大作,吹翻旗帜,周武王也噩梦连连,觉得自己讨伐纣王师出无名,也无法成功。还是周公为他做了一番“心理辅导”,用各种“理论”来强行阐释出征的合理性,才打消了武王的顾虑,最终一举灭掉商朝。
细读《明史》相关记载,会发现一个细节:姚广孝在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削藩之前,就经常与朱棣在燕王府里私下交流,他们的秘密谈话,都不让外人知道,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紧密,“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这处细节,虽然没直言姚广孝早就想着谋划什么大业,却用中国古代史书上常见的春秋笔法,暗示后人,姚广孝并不是在朱棣面对削藩时才临时产生起兵谋反念头的,而是早有想法。
绝对理性的“逻辑学家”
历史上能在乱世跻身豪强之列的人,或出自底层,是为了活命,才起兵反抗,进而寻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朱元璋、李自成,都是如此。也有人是在阴差阳错中卷入时局,或也有救济天下的念头,如刘秀、赵匡胤等人,也不在少数。但姚广孝却很特殊,从后半生的选择来看,他并不在意功名利禄。姚广孝似乎是为了实现理想,成就特别的“体验”,才参与策划这一巨大变局。
只是为了“体验”而不在乎是否成功的人,在现实中反而会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而为了荣华富贵而搏命的人,往往会患得患失,因为失去了纯粹的想法和强大的意志,就很容易被外界任何自己没想到的东西迷惑。也正是姚广孝这种既深度参与又超然世外的心理,才保全了他,让他即便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也不会陷入兔死狗烹的命运,反而得到朱棣与后世的极高赞誉。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最艰难的时刻,就是围攻济南三个多月,都无法攻克。如果朱允炆继续调兵遣将,反攻朱棣,就很危险了。就在朱棣焦头烂额之时,姚广孝只用了一句话,就破解了这个困局:“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既然要南下“清君侧”,为何非要困死在一座城市呢?这不是朱元璋北伐,必须依次打下一座座城池,如果绕道,很可能被敌军围堵。说到底,靖难之役属于皇族内部的矛盾,普通兵士和老百姓稀里糊涂地参与进去,其实意义不大。很多人本来也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观望,不论是谁当了皇帝,自己只需要跟着拜服就行了。姚广孝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并建议朱棣绕过济南,直接南下攻打首都金陵。首都防卫空虚,一旦打下来,杀掉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那些力主削藩的大臣,把朱允炆从皇位上赶下来,也就完成大业了,天下自然就能平定。果然,后来的历史,完全按照姚广孝的“规划”来演进。
可见,姚广孝的大局观与逻辑感,让他既有参与乃至构建宏大叙事的热情,也让他能更容易洞察时局的走向。由此称姚广孝为史上最强悍的谋臣之一,并不为过。然而,如果没有姚广孝,或许燕王朱棣就不会起兵,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大量无辜百姓也不会随着皇家内斗而陷入灾祸、流离失所。这不禁令人深思:继元末乱局之后,人间再现变乱,这难道真的是姚广孝想看到的吗?难道这就是他的初心吗?
(愉儿摘自2024年2月3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