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嘉莹辞世:斯人驾鹤去,诗情留人间

2024-12-18廉综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11期

11月24日,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被谈及时,总是与诗歌相伴。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和推广,被称为“诗词的女儿”。她曾自述道:“我所以一生以诗词为伴,不是出于对学问的追求,而是古典诗词生发的精神力量对我的感动和召唤,这一生命感发蓄积着古代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我一生经历很多苦难和挫折,在外人看来,我一直保持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关系。”叶嘉莹说。

叶嘉莹家的叶姓,本为叶赫那拉,蒙古裔满族,民国改姓叶。1924年7月2日,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23号的四合院里。当时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北洋军阀曹锟在北京执政。

叶嘉莹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她的曾祖父在咸丰同治时期曾经官至二品,她的祖父是光绪时期的进士。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当时是中国航空公司的人事科科长。其父虽是北大毕业生,对传统文化却很执着。叶嘉莹开蒙即学《论语》。三四岁时,叶廷元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这为她之后的人生奠定了基调。

“家里永远都很安静,可以听到蝉鸣和蟋蟀叫,再有就是人的读书声。她的伯母和母亲都喜欢花草,院中有花池,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叶嘉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幼便开始作诗填词。“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从小就是。”她说。

9岁那年,叶嘉莹考入笃志小学,一年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然而很快,她的人生就迎来激荡。第二年,即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了。回忆那段岁月,叶嘉莹沉痛地写道:“在北平,我常常看到从各地逃难来的百姓。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见到冻死饿死的人。”

彼时,叶嘉莹的父亲在上海航空公司工作,上海沦陷后随政府一路南下,很长时间音讯全无。16岁时,目睹了那个时代的痛苦和灾难的叶嘉莹写诗《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不久,叶嘉莹年仅44岁的母亲忧劳成疾,手术后溘然长逝。母亲离世的沉痛打击,让她一连写下八首《哭母诗》:“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当时,远在西南的叶父对此还一无所知。在一首诗中,叶嘉莹记录了当时令人心碎的情境:“昨夜接父书,开缄长跪读。上仍书母名,康乐遥相祝。”父女二人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得以重聚。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她跟随著名作家、理论批评家顾随学习“唐宋诗”,并深受他的赏识。1945年,叶嘉莹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前往一所中学教书。从那时起以至余生,叶嘉莹几乎都保持着“教师”的身份,一直站在讲台上。

独自留在沦陷区的叶嘉莹承担着养家的责任,和伯父伯母共同养育着两个年幼的弟弟。由于课讲得好,她被多家中学邀请。在自己中学老师的撮合下,叶嘉莹嫁给了老师的弟弟赵仲荪。两人于1948年完婚,但很快,叶嘉莹半生漂泊的生活开始了。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着地行”

1948年冬,叶嘉莹随丈夫前往台湾。她在一首诗中写道:“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1949年,叶嘉莹的丈夫因为白色恐怖被逮捕,正在中学教书、孩子尚在哺乳期的叶嘉莹,也一度遭到调查和逮捕,并失去了工作和住所。

生活陷入窘迫的叶嘉莹不得不带着未满周岁的女儿投奔到一个亲戚家,亲戚家狭小,母女俩只能在走廊里铺一张草席安身。她在一首诗中写道:“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自1954年开始,叶嘉莹在台湾大学任教。渐渐地,她的诗词课声名鹊起,很多地方邀请她去讲课。最多时候她同时要在四所学校讲课,早上、下午和晚上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讲课,每周还要录电台的《大学国文》栏目。

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湾大学攻读外文系,但彼时他和同学都宁愿逃掉专业课去听叶嘉莹的诗词课。“叶先生的讲座场场座无虚席,很多人宁愿站着也要听。”他说,“中国古诗词的殿堂,是叶先生引我进入的。”

“一口北京话,纯正而富有教养,念诗的声音很迷人……她讲唐诗,我觉得她本人简直是把那种盛唐的精神带到课堂上来了。这种有形或无形的气场和启发,对学生来说最为重要。”对于叶嘉莹在讲台上的风姿,白先勇记忆犹新。乃至多年以后,白先勇依然记得叶嘉莹讲杜甫的《秋兴八首》时,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乱流离的人,她将杜甫的诗意讲得深切动人。

但与其事业相比,叶嘉莹的婚姻并不幸福。在许多人眼中,赵仲荪性格孤僻,脾气不好。叶嘉莹在外辛劳教课,回家操持家务,还要面对丈夫不时的挑剔甚至责备。“如果说女人是花,那么我很早就凋零了。”叶嘉莹说,“少年时代那些美好的梦我已经不再期待了。”

赵仲荪因此前的牢狱之灾,早有远离台湾的意愿。恰好台湾大学准备派人到国外教书。为了全家的生活,叶嘉莹硬着头皮接受了。1969年,叶嘉莹率全家移民至加拿大温哥华,受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那时我本来也不敢去,因为我英文也差不多忘光了,怎么跟那些洋学生打交道。”她曾回忆说。

“那个时候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每天要查生字,第二天去给人家讲课。我这人很用功,这门课我教了两年,我不用查生字了,这英文课我可以教了。”身在异国他乡,叶嘉莹凭毅力克服了用英文讲中国古典诗歌的挑战。

那时候,她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然而,生活刚刚安定下来,1976年,52岁的叶嘉莹又遭遇了新的打击。3月24日,她从温哥华去美国的费城开会,途经多伦多看望了新婚不久的大女儿,第二天却接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昨日刚刚分别的,其后竟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双双离世。

面对巨大的伤痛,叶嘉莹只能以诗歌来疗治自己。她一连写下十首《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漂泊海外,叶嘉莹始终心系祖国。1976年“文革”结束,叶嘉莹马上给教育部写信,申请利用休假时间回国教书。自1979年开始,她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1996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拿出自己10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关于叶嘉莹诗歌创作和研究的水准水平,学术界、文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和声音。但是没有人否认,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普及、教育和推广传播所取得的成绩和深远意义。她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年轻人。”

YQcDJfQ6NdieNp4I49px9Q==

晚年,叶嘉莹仍要亲自指导博士研究生。91岁那年,她还在几十平方米的住宅里给研究生上课;92岁、93岁时她用218首古诗词做了儿童古诗读本,并录制讲解和吟诵;96岁的她已经坐在轮椅上,依然给南开大学新生讲了开学第一课。

她写下诗句“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意为中华诗教要传达给下一代,要年轻人共同向着李白、杜甫这样的高山去攀登。这是她的期待——让年轻一代把中国的诗词传统一直传承下去。

她说:“如果我不能传给下一代,在下对不起年轻人,在上对不起我的师长和那些伟大的诗人。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2018年6月初,叶嘉莹捐赠1857万元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如此高龄回归清贫,她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回应:“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叶嘉莹说,她用一生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美好、高洁的世界,但她却看到,现在很多人徘徊在门口,进不去。

即使到了生命的尾声,叶嘉莹始终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和诗词如何传承的问题。同事和朋友们之前每次去医院探望,她问得最多的是:“身边又有什么好学生?”“学生们又写出什么好诗了吗?”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叶嘉莹先生嫡传弟子张静介绍,叶嘉莹一年半前被发现患有癌症,她最后走的时候是平静的,没有疼痛的。

2020年,叶嘉莹成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其实纵观叶嘉莹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得已。但她却没有抱怨和溃退,从诗中获得慰藉、汲取力量,一次次从逆流中走出来。她说:“尤其当一个人处在战争、邪恶、自私、污秽的世道之中时,你能从陶渊明、李杜、苏辛的诗词中看到他们有那样光明俊伟的人格与修养,你就不会丧失你的希望和理想。”

如今,斯人已逝,生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