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156项”的意义、内涵和当代价值
2024-12-17
“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建设的核心。当时的中国不仅面临美国的制裁和封锁,而且处在跟整个世界经济联系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可以说环境十分险恶,因此,苏联的援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五”计划建设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继续,“156项工程”有相当多的项目首先是为军事服务、为战争做准备的,因此,用的仍然是战争的方法,即动员和集中全国之力进行建设,也就是计划经济的方法,而不可能用市场的方法。战争经济的方法,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在特殊情况下还会继续存在。那种以为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就可以把战争经济的方法完全丢弃的观点,是一种片面的短视的看法。
“156项工程”是成功的范例,也是经验的宝库、思想的宝库,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总结。挖掘它成功的内涵,认真总结和继承其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现在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156项工程”留给今天多方面启示:第一,“156项工程”和“一五”计划建设之所以成功,主要缘于党和国家树立了按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想路线,此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波折,都从反面证明,科学和经济规律是不能违背的。第二,“156项工程”的实施对我国整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经济短板提出了严峻和紧迫的挑战,例如,由于高速工业化建设带来粮食紧缺的问题等等,为此,我国实行了统购统销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见,经济体制一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和有为政府的良好配合,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创建出来的体制,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是长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第三,“156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使我国经济完成了从战争经济向和平建设经济的过渡,而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及其财政政策,都是以和平时代与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因此,是片面的和有缺陷的。只有正确认识战争经济及其历史作用,才能使有关经济体制的思想认识变得完整而深刻。第四,回顾“156项工程”和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当年一方面学习了苏联专家的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也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吸收了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的意见,是民主集中制的成功范例,很值得继承和发扬。第五,“156项工程”引进了大量当时的现代化工业设备,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既奠定了工业设备的基础,也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的基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