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矢志奋斗谱写强核报国新篇章
2024-12-17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核工业建设者接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8年,四0四厂(现为“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0四”)批准建设,是我国首批建设的核工业“五厂三矿”之一,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是我国核工业从小到大的现实推动者和筑牢国家安全重要基石的积极践行者。60多年来,几代四0四人扎根荒漠戈壁,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孕育形成了中国核城文化体系。新时代,面对建设核工业强国新的奋斗征程,在中核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四0四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担负起新的使命任务,以“两弹一星”精神铸魂、育人、弘业,赋能新时代核基地高质量发展。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四0四人的理想追求
因为祖国需要,不少当初怀着“科学救国”梦想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科学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四0四首任总工程师姜圣阶便是其中之一。1963年,成就卓著、蜚声国内外的化工专家姜圣阶,听从组织调动,怀着为国争光、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毅然放弃自己熟悉的化工专业工作和优越的城市生活,从大城市走向戈壁荒漠,从事核工业科研工作。在四0四工作期间,他坚持奋战一线,带领科研技术人员群策群力,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为造出我国第一颗“争气弹”作出了突出贡献。姜圣阶在四0四工作了13年,仅回家三次,加起来不过33天。
还有许多老一辈创业者,他们放弃原本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响应党的号召扎根戈壁,“地当床,天当被”“饮雪水,吃草籽”,用青春和生命在茫茫戈壁滩上写下了“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的铮铮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新时代以来,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一代四0四人,以实干担当注解“祖国需要”,不断丰盈核城英雄谱系。有潜心科研三十多年,“一生只干一件事”的核领域专家;有放弃沿海城市优越环境,克服众多不适,奋战工程建设一线的青年干部;有顶尖高校毕业,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生力量……特别是工程建设攻坚关键阶段,生产建设者克服疫情影响,舍小家、顾大家,闭环管理驻现场办公,勇担党和国家交付的光荣使命,让“强国有我”有了具象化体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四0四人的优良作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也是四0四逆境不馁、乘势而上的重要法宝。
1956年,四0四开始选址筹建,当时的戈壁滩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飞沙走石。树极少,只有稀稀拉拉的骆驼草,连用水都是定量的。当时人编顺口溜:“戈壁滩上有三宝:石子、黄羊、骆驼草。风卷沙,石子跑,大衣蒙上头,走路像摔跤”。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四0四第一代创业者以顽强的毅力、旺盛的斗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厂址勘察和比选工作。大家人拉肩扛,用最短的时间具备水、电、路等基本条件。就在各工程相继破土动工,开始全面建设之时,又逢全国自然灾害,粮食短缺,临近春节工地只剩下3天的存粮,几万名职工、家属和驻军,面临着断粮的威胁。厂里一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粮源,另一方面发出:“大搞代食品,节约用粮”的号召,大家咬紧牙关,坚守基地,到戈壁滩上打骆驼草籽充饥。
二次创业时期,为稳定职工队伍,为基地保留人才,党委千方百计通过民品市场增加收入,改善职工待遇。广大职工服从党委号召,心系使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参与劳动创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整保留了基地生产科研体系,为核工业发展保留了根脉,也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保留了燎原火种。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四0四迎来了继“两弹一艇”以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承担着重要使命任务。依然保持艰苦奋斗作风,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工程建设任务,及西北地区年施工周期短、气候环境恶劣等困难,引领建设者扎根奋战戈壁,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在这过程中,工程现场悬挂“对党忠诚、为党尽责”等横幅标语,将党旗插在攻坚的最前沿,深化“岗区队”行动,让“红色”成为“战场”的主色调,让传唱在现场的《祖国需要我》成为“冲锋”的“源动力”,激发广大职工朴素的爱国热情。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四0四人的制胜法宝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成就“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保证。四0四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第一遵循”,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治理深度融合,以“一盘棋”思想推动战略实施,不断强化生产保障能力,打造科研创新能力。
在四0四的发展历程中,协同与登攀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早在第一次创业时期,四0四第一代创业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忠诚献祖国”的革命情怀,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西北戈壁,在戈壁荒芜中建立起核工业厂房和生产线,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
新时期以来,中核四0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一委、一院、一企”的新科技研发链,布局科技“鲲鹏”计划,通过“胡杨论坛”“姜圣阶院士科技讲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形成了“小核心、大协作”的项目研发体系。坚持“以研促产、以产带研、产研一体化”创新发展道路,围绕“卡脖子”技术问题“做有用的科研”,加强核科技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四0四将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作为最高追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融入强核报国的伟大奋斗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使“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