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12-16沈丽

考试周刊 2024年42期

作者简介:沈丽(1976~),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探究相关阅读文本的内涵,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能够总结文本的写作特点。在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这会导致在课堂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应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热爱阅读学习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尤其是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更应该借助多样化的阅读课题,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2-0039-04

在小学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从而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满足感。教师应当就学生当前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文章通过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促进个人的全方位发展,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思维活跃度相对较高的时期,该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认知程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当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科普一些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累积写作素材。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存在抵触心理,经常呈现出“无话可说”的状态,这是由于学生日常未能累积足够多的写作素材。而阅读教学正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思维能力、累积写作素材的重要过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引导学生完成阅读过程,提高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环节累积素材,提升学生自身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语文作为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影响较大。借助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文本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学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也能够跨越时代、跨越地域地去了解不同情境下人物的思想变化,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富足。无论是阅读学习、写作表达,还是语言表达,这些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学习环节具备关联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学科基础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累积阅读素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阅读教学工作需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和规划阅读教学流程时,必须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小学语文学科也极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词汇知识、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再者,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往往阅读的难度和阅读的数量也呈螺旋式上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不可割裂和分离的两大学习板块,它同时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相关。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是训练学生文化敏锐度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学习水平。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也应当教授必要的阅读技能,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可以提高个人的阅读质量。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还应当与其他的语文教育板块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可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发展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课后阅读书目时,未能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有的阅读书目学生并不感兴趣,有的阅读素材的阅读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投入其中学习,这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难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者,部分教师在阅读教育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未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因而,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和自主阅读能力较差,也很难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累积足够多的素材并加以应用。另外,阅读与写作教学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两大教育板块,但部分教师存在将这二者割裂的情况,以至于在阅读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写作教学的教育引导过程却相对欠缺,使得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也无法将阅读学习到的素材应用于写作中。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学手段相对较为单一,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保持对阅读素材的好奇心,持续发展个人的创造力,才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不断吸收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帮助学生选择科学易懂的阅读文本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要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科学易懂的阅读文本,要根据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来筛选阅读素材,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阅读过程。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搭建起与文学世界的沟通桥梁,从而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不能站在个人主观角度去筛选材料,而要先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从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文本内容。相关阅读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按照学生的喜好去选择一些没有营养的阅读文本,要从提高学生知识探究水平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之间寻找平衡点。教师通过帮助学生选择科学易懂的阅读文本,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增长情况,适当地增加阅读的难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初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相对短小的文本,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累积了一定的阅读量,获得了一些阅读经验后,再为学生提供一些中长篇的阅读文本,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以这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比如,在科普类的文章和阅读素材中,《昆虫记》就是不错的选择。在科幻类的文章中,《海底两万里》就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如果喜欢童话故事题材,教师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如果学生对历史文学类的阅读素材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上下五千年》等一些简单的历史书籍,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时,一定要提高素材本身的可读性,也要让相关书籍能够迎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内容,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昆虫记》为例,有许多学生都会对昆虫产生好奇或者畏惧感,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对《昆虫记》进行自主阅读,从而让学生在文本的独特世界中了解自然科学,加深对“昆虫”的了解。这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来选择阅读文本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高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

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教学时给学生安排许多阅读任务,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如果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才能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则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真正感受相关阅读文本的独特魅力,也难以自主探究广阔的阅读海洋。所以新时期,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产生阅读兴趣,自发性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在深度研究和有效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增加阅读文本的积累量,从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快地领悟内涵,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教授必要的阅读技巧,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地累积写作素材,思考如何将阅读素材应用于自己的文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为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积极借助网络工具,辅助学生展开阅读学习过程。但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屏蔽网络中的一些负面情绪和错误观点,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选择优质的阅读资源,去提高个人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效果。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发性地去寻找一些民间故事以及与民间故事相关的书籍,展开阅读和学习,并且进行深度思考,达到丰富个人知识储备量的目的。除了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夸父追日、孟姜女哭长城等一些典型的民间故事,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筛选更多的阅读书籍与素材。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学习后,教师可以举办一次书籍分享会,让学生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聊聊自己阅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民间故事,并谈谈个人的想法,包括为什么喜欢该篇阅读素材以及从中学习到了什么道理。这种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活动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大教学板块,阅读可以为学生累积写作素材,学生创作的过程也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现个人日常阅读累积量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布置阅读学习任务以及写作任务,让学生就阅读素材进行分析,或者尝试将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写作环节中,以此增强学生的素材累积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书籍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文本和创作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能够具备主人翁意识,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教师不仅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相关阅读素材的认知程度,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端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剖析相关阅读文本的内涵,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抒发的思想情感。教师还可以布置语文周记练笔任务,让学生可以在阅读后以写周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通过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环节结合起来,提高写作教学的水平,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探讨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定期分享个人喜欢的阅读书目,在与同学进行讨论之后,以写作的方式记录心得体会。教师通过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环节,也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后,教师可以以“父母之爱”为主题,让学生以该单元中的三篇文章为素材,撰写读后感,完成写作练习过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我想对您说”为题目,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情感。在写作之前,学生可以先回顾在该单元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将之应用于文章当中。这种以阅读学习环节为媒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形式,能将阅读与写作两大教学板块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阅读累积意识和技能应用意识,使学生可以在写作环节中“有话可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语文学科是综合性极强的科目,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具备主观能动性,拥有创造力,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完成学习挑战,并应用个人所学的技能去解决问题,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教学形式当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比如,教师会根据教材编写的顺序,让学生阅读相关素材,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记忆其中的生字生词。这种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价值,但总体而言容易磨灭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所以新时期,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阅读文本的独特魅力。通过深入分析相关阅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会,并且交流学习心得,保持对阅读素材的好奇心,持续发展个人的创造力,学生才能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拥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并且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教学后,为了能够使学生保持好奇心,拥有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阅读文本、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话剧,对阅读素材进行创编。最终,小组之间可以通过投票判断哪一个小组的表演最优秀。这种将阅读素材进行创编、排练话剧或者进行表演的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对阅读素材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分析阅读文本的内涵,并以表演的方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研究,继而加深个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加深学习的印象。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书籍,达到增长见闻和开阔视野的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需要与其他教学板块相结合,教师要为学生选择科学易懂的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娜玲.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9):46-49.

[2]李宛臻.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2022(3):100-102.

[3]李红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6-8.

[4]康彦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