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北京版教师用书的创编思路与特色

2024-12-16樊伟罗希尧阎守扶张凯侯莉娟冯泽凯

体育教学 2024年11期

摘 要: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经验和国际体育教育改革趋势,力求编写“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精品教材。本文对新教材的编写原则、创编思路和编写结构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对其基本框架、编排方式、内容体系、学练安排进行特别说明,帮助体育教师清晰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指导体育教师创造性开展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科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11-0033-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1]。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的颁布,对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写与修订提出新要求,体育与健康教材建设面临新使命和新变化[3]。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写组,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遵循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共编写12册教师用书和9册学生用书。

本文以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为例,详细阐述教师用书的编写原则、编写特点和编写结构,探讨新版教材如何落位课标理念和要求,以便一线体育教师更好地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帮助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实践。

一、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编写原则

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编写原则在突出教育性、思想性,强化实用性与操作性,体现专业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基础上,重点体现以下三点。

(一)坚持正确方向,落实课程标准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场,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精神融入教科书,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教科书的思想性,充分发挥教科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教师用书的编写充分体现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系统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对照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各目标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和课程实施构建教科书的整体框架,充分体现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规律和体育学科逻辑。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和水平目标,结合运动项目特点,系统规划课程建设目标,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合理设置水平教学实践,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设置各水平教学内容的学练方法和教学建议,教师用书内容的排列体现难度进阶和贯通设计。教师用书的各章与课程标准的各部分、各节、具体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都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二)聚焦核心素养,突出育人为本

聚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从问题解决和学以致用的角度优化教科书内容体系,实现从“传授知识技能”向“发展学生素养”的转变,充分体现教科书的育人价值。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紧密联系各类运动项目特点,强调知识与实际运动及日常生活场景的紧密结合,体现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育人实效。

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师用书以运动项目为主线重构教材体系,避免对单一化、碎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描述,呈现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和游戏比赛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帮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积极面对挫折,掌握情绪调控的能力。抓住每项运动项目独特的育人价值,挖掘学练活动和游戏比赛中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元素,集体项目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品格,个体项目则注重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设置展示与比赛相关内容,增加运动项目的礼仪和规则,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培养规则意识。

(三)强化守正创新,严把教材质量

全面梳理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和变化,明确本次修订的重点与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本套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重视不同水平内容在广度、难度和深度方面合理衔接、层层递进,努力使教科书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秀学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平台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指导。根据内容结构化的要求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一体化设置,注重不同水平内容的合理衔接,采用螺旋式排列的方式整体编排教材内容,突出科学性、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坚持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领会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进一步强化教科书的三审三校审核及责任编辑制度,杜绝“错、乱、旧、虚”等质量问题。多方听取思政、教育、教学、学科等有关专家、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对教科书实际使用情况、教科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科书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教科书具体编修内容等方面进行调研、试教,其结果作为本次修订的重要依据。从编排体例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插图绘制和选用等方面,全方位执行教科书质量最高标准,并进一步反映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发展,全面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二、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编写思路

(一)基于核心素养整体构建教学内容,保基础、重多样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整体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获得丰富的运动体验。每册教师用书均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表”,为该书整体画像,从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精心构建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强调各个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学练,以完整的练习活动为主,并进行反复练习和强化巩固。各运动项目均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供广大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季节气候和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将基础性内容标出“★掌握”符号,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基于“学、练、赛、评”闭环架构教学设计,重实效、明方向

球类、田径、体操等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师用书,各水平内的体例结构采取闭环设计,通过动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学练方法、教学建议、考核项目与标准、学习评价建议等板块,力图明确“如何教”、各水平应该“教到何种程度”。在教学文件示例中,无论是“单元教学计划示例”还是“课时教学计划示例”,均针对“掌握★”内容进行“学、练 、赛、评”的一体化闭环设计,引导教师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和理解。

(三)基于大单元教学进阶呈现单元示例,重系统、易操作

按照新课标对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的要求,即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结合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不同水平、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本套教师用书提供三种结构的大单元教学计划示例,即单一课时排列、课时与“小单元”混合排列、小单元+小单元排列的形式,供一线教师参考。在教科书编写时注重引导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单元目标”,明确“单元内容”,规划“单元课时”,选择“评价方式”、设计“单元作业”。单元内,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结构化程度;单元间,逻辑清晰、衔接紧密、体现难度进阶,增强知识和技能的逻辑性和关联性。

(四)基于跨学科主题多维设计学习示例,重渗透、促融合

本套教师用书均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单列一章,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教学案例由引言、活动目标、育人价值、设计思路、实施过程等要素构成,围绕相关学习主题进行活动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结合点、跨学科的结合过程以及跨学科的知识链接,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启发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情境式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协同育人的作用。

三、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编写结构体系

(一)基本框架

本套教科书编写修订在基本框架设计方面,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与课程标准既有良好的对应性,也充分考虑体育教师教学实际,形成鲜明的特色。教师用书重点落实运动能力的核心素养,由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构成,内容编排具有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由于运动项目特点各异,每册教师用书在保持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凸显各自特色。《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以运动技能为主,共12册。《基本运动技能》教师用书(1册)、《体能》教师用书(1册)、专项运动技能教师用书(10册)。各册教师用书的基础框架大致相同,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一致性构建教师用书的基本框架。以《篮球运动》为例呈现各册教师用书的基本框架(图1)。

本套教师用书的基本框架有以下特点:一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整体架构教科书结构和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分类编写教材,就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编写教师用书,每册教师用书内容选择按照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选取水平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每册教科书均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二是,基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整合教科书内容。对课程标准的主题进行分解和组合,从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出发,分析各运动项目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安排。专项运动技能的各水平教学实践按照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和学习评价七个方面整合内容。三是,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内容逻辑规划进阶、连贯的学习内容,突出内在联系。专项运动技能教师用书水平二和水平三侧重创设游戏和比赛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和组合技术动作,体验运动项目的乐趣,水平四创设对抗比赛复杂情境,要求在情境中运用所学技术和战术,提高专项运动技能的水平。

(二)编排方式

教师用书采用螺旋式排列方式,遵循体育与健康的逻辑和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编排学习内容,力图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足球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5册教师用书,具有球类运动的共同特点,每册教师用书以水平为统领,故框架体例结构基本保持一致,以《篮球运动》为例呈现各册教师用书的编排方式(图2)。

《田径运动》《体操运动》《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水上、冰上、雪上运动》《新兴体育运动》5册教师用书的体例,每册书以运动项目类别统领,先确定亚类,再按水平规划教学内容,以《体操运动》为例呈现各册教师用书的编排方式(图3)。

本套教科书的编排方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编排方式与课程标准一致,符合教学实施规律。按照水平-单元-课时的逻辑顺序编写,帮助教师处理好“学段”与“水平”“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引导教师举一反三,拓宽思路。二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力争在“教-学-练-赛-评”方面有所突破。教师用书侧重引导教师如何“教”,通过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多种繁简不一、 激发兴趣、易于教育的运动情境以及教学案例等,努力引导教师加强“单元教学”教、学、练、赛、评的闭环设计,向单元教学要质量。

(三)编写体例

水平一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师用书,水平二至水平四纵向贯通设计专项运动技能和体能的教师用书。项目不同,特点各异,根据各项目的专业特点,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设计各册教师用书的体例结构。以专项运动技能教师用书为例呈现各册教师用书的编写体例(图4)。

本套教科书的编写体例有以下特点:一是层层递进,注重实用,引导教学方式的变革。采用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点、教学重难点、学练方法、教学建议、拓展与延伸、教学评价、知识窗等实用性的提示,帮助教师分析教科书、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等,并着重强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把体育与健康作为载体的知识技能转化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手段等,最终帮助体育教师整体把握知识、技术、方法的架构和思路,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二是统筹各栏目设计,形成教师用书的特色育人系统。按照不同水平层次(水平二至水平四),采取“水平”内直线式排列,“水平”间螺旋式排列的方式进行整体规划,纵向贯通设计,各水平层次体现难度进阶。依据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及育人作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学校的办学条件等因素精选内容,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内容体系

教师用书的主要内容以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深入领会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形成融合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于一体的内容体系。专项运动技能教师用书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六个方面,球类运动又分出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球类运动分支。其中,各运动项目按照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编排教学内容。以篮球运动教师用书为例呈现教师用书的内容体系(图5)。本套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有以下特点:一是,对新增和修订课标点落实到位。本套教科书在修订编写中,依照课程标准对内容要求进行了分解和细化,并统一规划、严格落实在各个章节的内容中。面对课程标准中新增的内容要求,认真领会修订的精神,尝试用多样的方式,分层次加以落实。如课程标准分别对六类运动项目的主要特点和育人价值进行阐述,而在教师用书的第一章就设置了运动的起源、发展与特点,以便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运动项目独特的育人价值。二是,以学习目标统领各节内容,保证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在专项运动技能教师用书中,基于课程标准中专项运动技能达到各水平的目标要求,整体构建不同水平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和编写框架。在各水平教学实践中,基于各水平教学实践的学习目标,设置各水平教学内容和建议。在单元和课时教学实践中,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

(五)练习安排

1.课堂学练指导

在教师用书中,每项技术提供三个以上主要的学练方法,体育教师可参考使用,也可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创造或重新组合,对于巩固、提高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以基本运动技能学练活动的设计为例呈现教师用书的学练指导活动设计(图6)。

课堂学练活动设计的特点如下:第一,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在课堂学练中,教材整体布局“学、练、赛、评”,学是基础,练是巩固,赛是运用,评是对“学、练、赛”的反馈,这样形成的学习才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才能释放一体化的功效。第二,学练活动的设计思路是运动与人体的关系、身体部位、运动的方式等变量组合而成。如基本运动技能中操控性技能学练方法,练习变量包括投掷物(沙包、纸飞机、羽毛球等)、方向(前、后、左、右、上、下)、高度(超过头的位置、胸部高度、地面)、投掷时运动的状态(移动、原地、跳起)等,通过两个变量或者多个变量组合,就能够产生向前投沙包、跳起向前投沙包等学练方法的拓展,帮助体育教师举一反三。

2.课余体育锻炼和家庭体育作业

课余体育训练和家庭体育作业是课程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教师用书中学练方法、游戏与比赛内容可以引入课余体育锻炼中。针对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使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深度融合。家庭体育作业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提高必备的运动能力,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能够助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教师用书按照课程标准“校内、校外各锻炼1小时”的要求,为一线教师提供家庭体育锻炼方案,如设计思路、锻炼内容、运动负荷建议等。以篮球运动为例呈现教师用书课余体育锻炼和家庭体育作业设计(表1)。

课余体育锻炼和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有以下特点:第一,课余锻炼和作业内容呈现纵向的层次递进。水平二和水平三强调游戏化的作业设计,突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水平四强调专项化的练习。第二,强调对教师作业设计的启发性与可持续性。第三,活动所需要的器材考虑学生生活情况,真实情景,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袜子、矿泉水瓶等作为器材设计作业。

综上,北京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强调育人为本,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编写修订质量,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胡滨,耿培新.新时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建设的新使命与编写要求——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材编写建议的解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03).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100036)

(2.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100009)

(3.首都体育学院 100191)

(4.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5.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100875)

(6.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 100089)

(E-mail:fanwei7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