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染连天碧 果飘动地香

2024-12-14

世纪人物 2024年8期

惠州柑橘种植专家谢炯新打破柑橘丰年小年规律,400亩果园连续20年丰产。这位75岁的柑橘种植专家不仅在黄龙病防控领域取得了突出研究成绩。

“芒果大王”告别深圳,回家乡种植柑橘

年逾7旬的谢炯新是博罗县石湾镇人,此前,他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种植芒果时,潜心研究果木栽培,在国内首创芒果的“树上保鲜、以销定采”技术和种植反季节芒果,使芒果的亩产达到4000公斤,比国内其他农场的产量高出1倍多,被深圳市农科中心的专家们称为“芒果大王”。

2001年前后,随着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其位于横岗镇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种养基地被政府部门征收,建设了园山公园。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他返回家乡在博罗县杨村镇境内重新选址开辟了400亩柑橘园,开始进行种植、研究。他还将自己的新柑橘园取名为“博罗县杨村新天地优质果种植基地”。

杨村镇与杨侨镇毗邻,那里曾是杨村华侨柑橘场所在地,可谓“柑橘”的故乡。杨村华侨柑橘场成立于1951年,曾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的柑橘场。1976年,该柑橘种植1868公顷,占农业耕地58.3%,次年总产达21645吨,农业产值上升至1181.4万元。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气候、技术、管理等原因,暴发了柑橘黄龙病,致使砍掉不少柑树,1979年柑园面积仅剩1264公顷,产量降至7286吨,产值下降到557.1万元。从此,辉煌不再。

正因为如此,2001年前后,谢炯新告别深圳带着300万元现金回家乡投资新天地柑橘种植基地时,有人曾和他开玩笑说:“今天开着轿车回去,过几年你会血本无归,迈着双腿回来。”

攻克黄龙病,创造重灾区种植柑橘神话

谢炯新是个爱钻研的人,他之所以会选择回家乡投资柑橘种植,自然有他个人的想法。

杨村华侨柑橘场,多是低矮丘陵地带,平均海拔54米。北倚桂山,西有象头山和全国十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为屏,南有东江,土壤以红壤居多,是一个得天独厚种植柑橘的所在地。

从柑橘种植伊始,他就订阅了《南方果树》、《果业信息》、《农财宝典》、《自然探索》、《广东科技》、《南方科技》、《农村》等十多种报刊,一方面学习柑橘种植技术一方面开阔视野。

“广东多是山坡地果园,土壤瘠薄,灌溉条件有限。”谢炯新认为,这会导致裸根苗定植后成活率不高,园貌不整齐,树体长势不均,部分枝梢偏弱,增加了病虫害防治难度,感染黄龙病的风险增大。研究中,他创新使用了“大苗移栽”种植方式,与黄龙病展开时间竞争。该方法虽能加快投产进度,但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则容易加速柑橘苗死亡。

在实践中,他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最终,将黄龙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每年2%以下。在此基础上,他又凭科学的“挖病树补大苗”的方法有效遏制了病害蔓延,从而创造了黄龙病重灾区还能继续种植沙糖橘的神话。

“土专家”名气越来越大,基地引来“洋专家”

谢炯新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视。

2012年,农业部授予他“全国突出贡献农业专家”牌匾;同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他广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服务农业建设“突出贡献个人”牌匾;同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联合授予他中国第五届柑橘文化节“柑橘状元”牌匾;2014年度,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授予他“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牌匾。

如今,该基地已经被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为“柑桔黄龙病及柑桔溃疡疫情综合防控示范点”,该基地还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惠州柑橘农科教合作人才培训基地,不仅经常有华南农业的大学的专家教授前往参观考察,还吸引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柑橘专家前来考察交流。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