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给穷人的红利

2024-12-14刘知趣

世纪人物 2024年8期

历史是熟了一年又一年的麦子,每个时代都有它不尽如人意之处和会辜负的人,而在滚滚洪流之中,个人的命运又微不足道。

孟轲终极一生竭力推行的 “仁政”,没有可以落地生根的土壤,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诸侯国纷纷追求的是“霸道”而非“王道”。

李白从受唐玄宗之召器宇轩昂地走进长安,到意气阑珊悻悻离开,也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诗人的天真,被现实政治击了个粉碎。所谓兼济天下的理想,不过都是长安城里的笑谈。

而以治国兴邦为理想的明朝能臣张居正,去世前九天,万历皇帝加封他为太师,但在他离开后,万历皇帝又下诏查抄了他的家产,剥夺了他生前所获得的一切荣誉和封号。

张居正离世后,万历皇帝才想起那个提笔写下《治安疏》,不认官场潜规则,执意抬棺上书的忠臣海瑞,可彼时的海瑞已经72岁,暮暮老矣。2年后,海瑞去世,一个二品官员,遗物仅有俸金八两、旧衣数件,最后连办丧事都得靠大家凑钱。

清末状元张謇,拼尽全力的一生,在史书上也只是留下了“实业救国”的寥寥四字……

回到当下,不禁让人想起如今年轻人在社媒上发出的“经济有周期,人无再少年,偏我来时不逢春”这句感慨,想必与他们当年生不逢时郁郁寡欢的情绪并无二致。

这是一个让很多普通人感到失望和无力的时代,人生向上一步的通道越来越窄,而人生向下跌落的风险却越来越高,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竞争和内卷,无处不在的焦虑与迷茫。

然而,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凝视着这个时代的阴影与瑕疵,我们可能很容易忽略它被红利所覆盖的另一面。

时代的红利

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即使是普通人,依然可以享受到空前丰盈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

我们也许很难想象,就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老百姓都还处于长期饥饿的状态,尤其让爷爷奶奶辈难忘的,是1959年到1961年的这三年,我们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1959年,华中、东北几个粮食大省的粮食受灾面积达到四千多万公顷;1960年,北方一些地区的旱期长达300多天;1961年,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 50%。而除了干旱,一些地区还遭受了洪涝,洪水冲垮了百姓的良田和房屋。

因为吃不饱饭和生活条件恶劣,那几年的人口是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直到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政策落地,老百姓才渐渐能够填饱肚子。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能吃饱饭这件事,距离现在也还不到50年。

更不用说几百年前战争纷繁的年代,在物质匮乏以及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普通人的日子会有多艰辛。

现如今,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大幅提高,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各种娱乐休闲、精神文化,普通人都有了更多、更便捷的选择。

前几天我去逛昌平郊区的大集,大白菜还是8毛钱一斤,土豆1块钱一斤,水灵灵的红富士苹果4块钱一斤,秋衣秋裤50块钱一套。这个价格,月薪三四千的老百姓也消费得起。

过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诗人的夸张,现如今时速三百公里的高铁四通八达,大学生特种兵式的穷游一样玩得开心。

我读研期间,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找B站up主的免费视频给我们看,说这个解释的是公共关系、那个是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案例。

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免费学习资源,短视频平台上450分钟的《红楼梦》深度解读,500个文人背后的起伏人生,你要是心情好动动手指给个一键三连,博主还能自己给自己加俩鸡腿。

从西方到东方,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哲学,只要你想学,根本不需要花一分钱。

但这在过去,平民还是学学怎么织布种地修火车吧,哪有机会接触什么科学哲学。再往前推,你要不中个进士及第,不进个翰林院,能有机会听这些当代大贤们聊两句?

这难道不是这个时代的红利吗?

被创造出的需求和共识

说到这儿也许就会有人问了,以前人活得也没有现在这么累吧?房贷、车贷、养孩子哪哪都要花钱。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需求和共识是与生俱来的么?我觉得并不一定。

大家都知道,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于古希腊雅典所谓的“黄金时代”。那个时期,雅典在希波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随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政治和文化也随之繁荣,所有人都忙着在这波“时代红利”中追求权力和财富。

据说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几个学生想拉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就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苏格拉底在集市逛了一圈,然后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看看家里衣柜里快塞不下的衣服,浴室里的功能各异的洗发水、沐浴露、身体乳,摆了一床的玩偶公仔、一桌子的手办,这些物质需求是我们需要的还是被创造出来的?

从前,我们嘲笑“放羊娶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长大后让他继续放羊”的思想,但这跟我们现在“工作挣钱买房娶媳妇生孩子,然后把娃鸡大后让他继续工作挣钱买房”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来到这个世界时,他脑袋里没有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也没有什么对另一半必须要背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父母那一辈,没有房也能结婚,怎么到我们这就不行了?

事实上,社会共识原本并不存在。它的建立就像是通过一条工业化的“灵魂”流水线,通过一个叫做《圣经》或者是“儒家”的模具,批量生产出“合格的社会人”。虽然从中难以长出伟大的灵魂,但至少能减少瑕疵品的产出。

合格的社会人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就像燃料对蒸汽机的作用一样,为社会贡献了热量,如果你没有遵守共识,那就逃避了时代的责任,按道理说,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当然,社会的发展,也要感谢这些努力奋斗发明了蒸汽机和成为合格燃料的人,正是他们的聪明、勤奋和守规矩,让平民平等地享受到了更舒适的生活。

聚焦红利中的“利”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有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那眼睛里就不要只盯着“红利”中的“红”字,不妨聚焦那个“利”字。

所谓利,就是钱。这个钱是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独立养活自己永远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底线。

不要考虑这个行业是蓝海还是红海,有没有时代红利,只要你能从中获利,哪怕是从骨头上只能撕下来一点肉丝到嘴里,那也是有价值的。就是要这么务实。

其实,在没有显性红利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真正的红利永远都是你自己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

普通人更不要去学一些旁门左道,务实的态度、持续的自我提升,能让你在任何行业都站稳脚跟,甚至在不经意间抓住一些新的机会。

此外,就是保持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不要因为短期内没拿到明显的结果,就撂挑子。这可能也正是大冰前段时间给普通人想要过得好一点的9字建议:“走暗路、进窄门、耕瘦田”。

当然,哲学领域最顶级的玩家是庄子,他才是真正的生不逢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战国,诸侯争霸、战争频发,旧的封建秩序正在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儒家、法家、墨家等都在绞尽脑汁琢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庄子不那么想,他畅想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逍遥游。

他觉得你们这些士大夫动不动抹脖子明志真的太愚蠢了,你们爱咋争咋争吧,我不想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而失去自由,被困在朝堂之上,我就想像只老龟那样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

(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

责任编辑/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