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鲁照宁21年打捞南京大屠杀铁证
2024-12-13冯群星
当埃文·凯尔踏上中国之旅时,在美国纽约,清晨5点多,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回复了《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信息。
早起是他维持多年的习惯。这样一来,他得以避开整个纽约苏醒后拥挤的街道和喧嚣的噪声,提前一至两个小时到达办公室,高效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时间意味着金钱。2004年至今,为了搜寻南京大屠杀及日军侵华的史料铁证,鲁照宁花费不菲,因此必须常年加班,“几乎是把自己卖给公司”,从而保障生活和搜证的开销。
时间也关联着真相。在全世界搜证,与其他竞拍者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他担心历史资料像戈壁滩上的岩石,会随着时间之风的侵蚀日益磨损,直至消失。“历史过去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越来越少,我们只能寻找历史资料来揭露、证实,不让下一代忘记历史,也不要让悲剧再发生。”
“头颅抽烟照”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的史料展陈中,有一张触目惊心的“头颅抽烟照”:一名中国男子的头颅被卡在铁丝和木头做成的护栏之中,他的面部遍布累累伤痕和斑斑血迹,嘴中则被塞进了一根香烟。
这张原本刊登于美国《生活周刊》的照片,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经典照片之一。它的搜集和捐赠者,正是鲁照宁。
2000年,鲁照宁读完了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此时,他离开家乡南京已有20年了,比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还要多4年——离乡时年纪尚小,他对家乡的历史所知不深。
这次阅读就像一道桥梁,让鲁照宁与家乡重新联结。后来,他去纪念馆参观,更深刻地认识了家乡曾经遭受的苦难。得知日本一直在否认南京大屠杀,他感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当时纪念馆里展出的实物比较少,我觉得应该利用自己在海外的便利,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史料。日本一直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那我就去寻找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从那以后,鲁照宁每天都要用2至4小时上网“打捞”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发现有价值的便参与竞拍。遇到出差、旅行等不方便用电脑的时候,他就用手机浏览、搜索。其他的空余时间,他则用来研读相关历史书籍与论文。
随着“打捞”的深入,鲁照宁渐渐发现,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后,西方媒体进行过大量报道。
2007年,鲁照宁在卢森堡的网站上偶然检索到一本《生活周刊》。杂志的出版日是1938年1月10日,也就是南京沦陷后第二十八天。点开杂志介绍,他看到了一篇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报道,以及“头颅抽烟照”等4张配图。
在惊惧和悲伤中,鲁照宁几乎下意识地作出判断:“这张照片很珍贵!”当时他专注南京大屠杀史料搜证已近5年,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在他浏览过的众多照片中,没有哪一张如此直观和震撼。他当机立断买下杂志,将其捐赠给了纪念馆。
2016年,鲁照宁在一名比利时收藏家手中发现了“头颅抽烟照”的原版存档照片。他花费重金,终于在多名竞拍者中胜出,将照片收入囊中。第二年适逢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他特意在纪念日前夕回到南京,把它和另外600多件文物史料郑重交到纪念馆专家手上。
差不多同一时期,鲁照宁还有另一大收获,是一套由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编印的《日本侵华战争日记》半年刊。《密勒氏评论报》由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托马斯·密勒创办,1923年改名为《中国每周评论》。整套《日本侵华战争日记》共有5本,完整记录了1937年7月到1939年12月内每一天发生的日军暴行。由于拍卖者所在的地区跟纽约有时差,竞拍结束时间是纽约的午夜,鲁照宁干脆标了一个“封顶价”1000.01美元。第二天凌晨4点多醒来一看,成功了!加上税收、运费,这套杂志的成本约合9000元人民币,相当于鲁照宁当时两个星期的工资。但他说,这样的“一掷千金”是值得的。
2023年,鲁照宁又捐赠了3份报纸,分别是《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和《旧金山纪事报》。
前两份报纸转载了日本报纸中关于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报道。“来自上海前线的一份电报详细介绍了两名日本少尉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先杀死100名中国人。26岁的野田毅和25岁的向井敏明,把赌注押在了这件事上,并一直在努力赢得赌注。”《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发布于1937年12月6日。
《旧金山纪事报》则记录了美国记者在南京看到的悲惨景象:“我刚刚登上‘瓦胡’号炮舰,我是自从日军进攻南京以来第一批离开的外国人,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看到的最后一幕是300名中国人在江堤前被无情地处决,那里的尸体已经堆积没膝。”
小粉桥1号
史料中有公开报道,也有私人见闻——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包括一些欧美外交官,记录或秘密拍摄了日军的暴行。他们的所见所思,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更加立体。
得知其中一些知名人士的日记、书信保存在耶鲁大学,鲁照宁数次前往查找、扫描或复印,并把600多件复印资料全部捐给纪念馆。
为了更好地铭记国际友人的贡献,鲁照宁还把他们的遗物纳入了“打捞”范畴。
一次,他检索到一个英文信封,寄件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收件地址上则写着“小粉桥1号”。看到这里,鲁照宁脑中的弦立即绷紧了:小粉桥1号,就是大名鼎鼎的约翰·拉贝的地址!
鲁照宁与拉贝故居的业主相熟,此前就搜集过一些拉贝的遗物。在南京的至暗时刻,这位德国人与20多位外籍人士共同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容纳了25万多名避难的中国人。
多年“打捞”下来,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内化成鲁照宁的一种敏感。“这是很珍贵的信封。”在一场激烈的竞拍“拉锯战”之后,鲁照宁拍下了它。
正如寄给拉贝的信封一样,网络上的大量史料并没有清晰的标注。为此,鲁照宁琢磨出各种各样的“大海捞针”技巧。以关键词“南京”为例,就有Nanking、Nankin、Nanjing等多种不同的写法。再如,想搜集碉堡的照片,用“bunker(碉堡)”搜出的结果很少,用“pill box(药盒子)”会更多——当时碉堡的造型与现在的药盒子相近,外国人习惯使用更通俗、更简单的说法来代指。
除了拉贝,还有一个信封的主人令鲁照宁念念不忘:美国人詹姆斯·麦卡伦。
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时,麦卡伦44岁。因金陵大学医院的大部分人员撤离,本应回国休假的他毅然留下担任行政主管,后来又参与设立南京安全区。
麦卡伦不仅为安全区难民奔走,还积极发声,试图让外界了解南京的悲惨真相。在致家人的信中,他写道:“……我们估计每晚至少有1000起案件,而白天也有许多。只要是反抗或稍有不顺从,立刻被刺刀捅戳或枪击。”他的信至今保留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里,成为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可靠凭证之一。
在鲁照宁看来,媒体报道也好,个人见闻也好,西方的这些史料客观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没有添油加醋或立场偏向,作为证据就更有说服力。“他们当时是出于人道主义去做这些事情,没有政治或私利上的考虑。”
纪念馆一位专家这样评价鲁照宁:“他的眼光很好,搜集了许多极为罕见的一手史料,填补了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欧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南京大屠杀史料的空白,为浩劫的存在给出了不可辩驳的第三方铁证。”
“有比无重要”
从报刊、书籍、照片到海报、光盘、衣物,截至目前,鲁照宁已向全国各地抗战相关纪念馆无偿捐赠近3000件(套)史料,其覆盖主题也从最初的南京大屠杀扩展到慰安妇、抗日航空英烈等。根据纪念馆2017年披露的数据,这些史料中的164件(套)为国家珍贵文物,60多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
对于这些评定细节,鲁照宁没太关注。在他看来,把史料捐赠给纪念馆后,自己的阶段性任务就已完成,剩下的研究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同样的,他不愿意提起搜集过程中的花费和辛酸,似乎一强调这些,就伤害了他的纯粹和初心。对于那些比较珍贵的史料,他只会笼统地用“天价”来概括。为了多赚取一些加班费来维持收支平衡,他每天一般要工作10到12个小时,最长是16个小时。日常生活里,他开普通的车,有时穿几块钱的衣服。早年有媒体报道说,他原本可以在美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历史太沉重,有时他会不自觉地坠入那些描述里。即将崩溃流泪时,他不想让家人担心,就赶紧躲进家里的地下室,完全调整好情绪后再出来。一开始,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为何如此执着,付出如此之多。他能做的就是先努力。至于为什么要做,为什么是他来做,花费那么多的金钱有什么用,这些历史碎片到底有什么好处,种种提问,他一律回答:“有比无重要,多比少重要;有就是重要;总要有人来做的,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
每次去南京,鲁照宁都要携带3个行李箱。箱子里只有极少的贴身衣物和洗漱用品,其他空间都留给宝贵的文物和史料。至于出席正式的捐赠场合要穿的西服等衣物,他放在了南京的老同学家,免得带来带去,占用行李空间。
有一年,航空公司暴力托运,摔坏了一张记录日军侵华罪行的黑胶唱片,鲁照宁很是心疼。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打包大师”,易碎品都要用纸板和泡沫包好,同时确保不会来回滑动;行李箱的外层也要全部缠上塑料膜,以防下雨时书报之类的纸质史料浸水。
一次出行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鲁照宁得把一年的假期攒起来用。时间长了,美国同事们看他时不时要“消失”一阵,也会好奇地问他去了哪儿。他跟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同事讲南京大屠杀,讲日军侵华的罪行。因为美国经历了珍珠港事件,大部分同事对二战有一定了解,但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还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听鲁照宁讲完,关系要好的同事拍着他的肩膀连连称赞:“你真了不起!”
今年12月的南京之行,鲁照宁又将捐赠一批新的史料。未来,他还想去纪念馆做志愿者。他很高兴的是,今年5月他退休了,终于不用再攒假期,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去搜集证据。
这条路,他打算一直走下去。“遗忘就是第二次杀戮,只要我还活着,打捞历史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把南京大屠杀铁证摆在大家面前。我坚信,历史应该被公平地对待。”
【延伸阅读】南京大屠杀中的日军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南京1/3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近2万起强奸、轮奸的暴行,大量公私财物被掠夺,死难者总数达30万以上。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江东门遇难同胞遗骨丛葬地“万人坑”遗址上落成。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无数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野蛮对文明的扼杀,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不应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