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中的化学知识与质量控制

2024-12-11刘阿灶

时代汽车 2024年23期

摘 要: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工艺在保证元器件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焊接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特别是焊料的成分及其化学反应,如锡、银、铜等合金在高温下的行为,以及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对焊点质量的影响。接着,分析焊接温度、气氛控制等工艺参数如何影响化学反应及焊接效果,强调精确控制这些参数对提高焊接质量的重要性。并讨论化学检测方法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从而确保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关键词:焊接工艺 化学知识 质量控制

现代汽车工业中,电子元器件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汽车功能的智能化与高效化。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对焊接工艺的精度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焊接作为连接电子元器件的核心工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焊接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如焊料的熔化、金属的氧化以及焊接气氛的控制,决定了焊点的强度、导电性以及抗腐蚀性等关键性能。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性能,精确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包括对焊接材料、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的严格控制,还需依赖一系列先进的检测手段,确保焊接缺陷得到及时发现与修复。因此,研究汽车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中的化学知识与质量控制,不但是提升焊接技术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确保汽车电子产品长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1 焊接工艺设计

1.1 防腐蚀焊接的工艺设计

由于汽车电子元器件通常暴露于高温、高湿、振动等极端环境中,焊接点的抗腐蚀能力至关重要。为提升焊接点的防腐蚀性,选择合适的焊料和焊接材料至关重要。例如,使用无铅焊料或镀锡焊料能够有效减少焊接点的氧化和腐蚀。此外,焊接过程中还需严格控制焊接气氛,如使用氮气保护焊接或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焊接,可以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确保焊点表面保持清洁,避免因氧化物的形成影响焊接质量。同时,焊接后的表面处理,如涂覆防腐涂层或进行焊接点的后处理(如去氧化物、清洗等),也能显著提高焊接点的抗腐蚀性能,从而延长汽车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总之,防腐蚀焊接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焊接环境和后期处理,以确保焊接点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

1.2 高耐久焊接的工艺设计

在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中,高耐久性焊接是保证元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的核心。汽车电子元器件通常需在高温、高频、振动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焊接点的耐久性要求更高。为确保焊接点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抗疲劳性,必须选择适合的耐高温焊料和合金材料,例如耐高温合金焊料或具有优异抗氧化性的材料。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尤为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焊点脆弱或热损伤,从而影响焊接质量。此外,针对高频环境,还需考虑焊点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避免因频繁的热循环和振动造成焊接接点的疲劳损伤。因此,高耐久焊接的工艺设计不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还需精细调控工艺参数,确保焊接点在极端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

2 化学知识在焊接中的应用

2.1 焊料的化学成分与焊接性能关系

焊料是连接金属表面的介质,其成分和比例直接影响焊接点的熔点、流动性、导电性、机械强度及耐腐蚀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现代焊接工艺逐渐转向无铅焊料,如锡银铜(常见为Sn96.5/Ag3.0/Cu0.5)合金。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抗疲劳性能,适用于汽车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需求。

焊料中的银元素能够提高焊接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但可能增加成本,并影响高频电气性能。铜元素则改善焊接点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但过高的铜含量可能引发氧化反应,影响焊接质量。焊料的流动性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较高的流动性有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焊接点,避免缺陷如冷焊和虚焊。

2.2 焊接过程的化学反应与金属氧化控制

焊接过程中,金属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尤其是对于铝、铜等容易氧化的金属,这些氧化物会影响焊接的质量和性能,导致焊点的导电性下降,甚至导致虚焊和冷焊等缺陷。助焊剂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清洁焊接表面,为焊料的流动和润湿提供更好的条件,确保焊接质量,以回流焊为例,回流焊中的化学反应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涉及焊膏中各成分的变化以及与焊接环境的相互作用。

焊膏成分及作用:(1)焊料合金粉末:这是焊膏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由锡(Sn)、铅(Pb)等金属元素组成,常见的如锡铅合金(Sn63/Pb37)、无铅合金(如锡银铜合金 Sn96.5/Ag3.0/Cu0.5)等。在回流焊过程中,焊料合金粉末经过加热熔化,在冷却后凝固形成焊点,起到连接电子元件引脚与印刷电路板(PCB)焊盘的作用。(2)助焊剂:助焊剂是焊膏中的关键成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a)清除氧化物:PCB 焊盘和电子元件引脚表面在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物,这会阻碍焊料与金属表面的良好接触。助焊剂中的活性剂成分能够与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去除,例如助焊剂中的有机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使金属表面重新变得清洁。反应方程式大致为:金属氧化物 + 有机酸 → 盐 + 水,以松香基助焊剂为例,其中的成分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假设金属为铜)松香中含有松香酸等有机酸成分,其与氧化铜反应:2R-COOH+CuO→(R-COO)2Cu+H2O(R这里代表松香酸等有机酸的烃基部分)。(b)降低表面张力:助焊剂可以降低液态焊料的表面张力,使焊料能够更好地在 PCB 焊盘和元件引脚之间铺展,增加焊接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的可靠性。(c)防止再氧化: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氧气与金属再次发生氧化反应,保持金属表面的活性,确保焊接的顺利进行。

回流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阶段:(1)预热阶段:(a)溶剂挥发:焊膏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溶剂,如醇类、醚类等有机溶剂。在预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溶剂开始挥发。这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目的是去除焊膏中的溶剂,减少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等缺陷。如果溶剂挥发不充分,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焊点内部产生空洞,影响焊接质量。(b)助焊剂活化: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助焊剂中的活性剂开始被激活,与 PCB 焊盘和元件引脚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清除氧化物。同时,助焊剂逐渐软化、塌落,覆盖在焊盘和引脚表面,将它们与氧气隔离。(2)回流阶段:(a)焊料熔化:当温度达到焊料合金的熔点时,焊料合金粉末开始熔化,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例如锡铅合金的熔点为 183℃左右,无铅合金的熔点相对较高。在这个过程中,焊料的熔化是一个物理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化学反应。熔化的焊料在助焊剂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润湿 PCB 焊盘和元件引脚表面,形成良好的焊接连接。(2)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液态焊料与 PCB 焊盘和元件引脚表面的金属发生相互扩散和反应,形成金属间化合物(IMC)。IMC 是一种金属与金属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它的形成对于焊点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锡(Sn)与铜(Cu)之间会发生反应生成铜锡金属间化合物(Cu6Sn5、Cu3Sn等)。反应方程式为:(其中 n、m 为反应系数)。IMC 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焊点的可靠性,如果 IMC 层过厚或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焊点的脆性增加,影响焊接的长期稳定性;而如果 IMC 层过薄,则可能导致焊接强度不足。(3)冷却阶段:该阶段主要反应是焊点凝固,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焊料逐渐凝固,形成固态的焊点。在冷却过程中,焊点的结构和性能逐渐稳定。如果冷却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焊点内部产生应力,影响焊点的机械强度;而如果冷却速度过慢,可能会使焊点的晶粒结构变得粗大,影响焊点的电气性能。

总之,回流焊中的化学反应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焊膏中各成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以及与焊接环境的相互作用。

3 基于化学知识的质量控制方法

3.1 控制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温度和时间是回流焊工艺中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对于焊接温度的优化,可以通过更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各个阶段的温度。例如,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将温度控制精度提高到±0.5℃以内,确保焊接温度的稳定性。在预热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元器件特性和 PCB 板结构,进一步细分温度区间,实现更加均匀的升温。对于热容量较大的元器件,可以适当延长预热时间,确保其充分预热,减少热冲击。

在回流阶段,根据焊料的熔点和元器件的耐热温度,精确调整峰值温度。可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峰值温度范围,以确保焊料充分熔化,同时避免过高温度对元器件和 PCB 板造成损伤。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汽车电子元器件,如高温敏感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降低峰值温度和延长回流时间的方式,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降低对元器件的热损伤风险。

焊接时间的优化也至关重要。过长的焊接时间可能导致过度焊接,产生过多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焊接点的强度;而过短的焊接时间则可能导致焊接不充分,出现冷焊点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回流焊设备的传送带速度进行精确调整,控制电子元器件在回流焊炉中的停留时间。同时,结合温度曲线的优化,确保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焊接过程。例如,对于一些小型的汽车电子元器件,可以适当提高传送带速度,缩短焊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可以对助焊剂的使用量和活性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和电子元器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助焊剂类型和用量。通过调整助焊剂的活性成分,提高其去除氧化物的能力,促进焊料的润湿和扩散。同时,优化助焊剂的挥发温度和时间,减少助焊剂残留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

3.2 质量检测与化学分析

3.2.1 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在汽车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测中,化学检测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检测手段。例如,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测定焊锡中的 Cu、Fe、Ni、Ag 等金属元素,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这种方法能够满足焊锡测定的要求,监控焊锡的质量,避免因微量元素含量超标而造成虚焊或焊接不牢现象。

此外,对于助焊剂的化学特性检测也十分重要。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检测助焊剂时要检测助焊剂的密度、表面张力、熔点、不挥发物含量、焊后残留物表面状态、免清洗型助焊剂的固体含量和绝缘性能等指标。例如,助焊剂的密度在 23 度时应为 0.80 - 0.95g/cm³,免清洗助焊剂应在其标称密度的(100±1.5)%范围内;表面张力应比焊料小,润湿扩展速度比熔融焊料快,扩展率>85%;熔点比焊料低,在焊料熔化前充分发挥助焊作用;不挥发物含量应不大于 15%,焊接时不产生焊珠飞溅,不产生毒气和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等。

3.2.2 结合化学分析改进质量控制

结合化学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改进焊接质量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化学检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焊接材料中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检测到焊锡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超标,或者助焊剂的性能不达标,可以及时调整焊接材料的选择,更换合适的焊锡和助焊剂。例如,如果发现焊锡中某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焊接不牢,此时可以选择微量元素含量符合标准的焊锡进行焊接。

其次,化学分析结果可以为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供依据。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可以了解焊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情况,从而调整焊接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以减少化学反应的不良影响。例如,如果检测到焊接接头中存在过多的金属间化合物,可能是由于焊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的。此时,可以适当降低焊接温度或缩短焊接时间,以减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提高焊接质量。

此外,化学分析结果还可以用于改进焊接后的处理工艺。如果检测到焊接接头存在氧化膜或夹杂物等问题,可以采用适当的清洗方法去除这些不良物质,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例如,可以使用特定的清洗剂对焊接接头进行清洗,去除氧化膜和夹杂物,提高焊接接头的导电性和可靠性。

总之,在汽车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控制中,化学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应用化学检测方法,结合化学分析结果改进质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质量,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论

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物质变化,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材料的选择与焊接工艺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金属的特性,如热导性、膨胀系数及氧化性,以确保焊点的强度、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同时,焊料的化学成分,如锡、银、铜等元素的比例,决定了焊接过程的熔点、流动性和机械强度。焊接过程中,金属氧化与化学反应需严格控制,以避免焊接缺陷。

基于化学知识,我们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法。优化焊接材料选择,根据被焊接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助焊剂和焊料,提高焊接质量。控制焊接工艺参数,调整焊接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减少化学反应的不良影响。在质量检测与化学分析方面,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化学检测方法对焊锡和助焊剂进行检测,结合化学分析结果改进质量控制策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改进焊接后处理工艺。

总之,化学知识在汽车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化学知识,可以提高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质量,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鑫,张林立,王晓秋,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定子用扁铜线焊接工艺探究及接头性能分析[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4(08):18-26.

[2]李英杰.基于超声波塑料焊接工艺的汽车轻量化材料连接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4(14):71-73.

[3]袁俊锋.汽车焊接质量控制与缺陷预防策略研究[J].汽车维修技师,2024(10):117-120.

[4]崔从俊.电子元器件车规标准与GJB体系对比分析与建议[J].中国质量监管,2024(04):129-131.

[5]陈攀,黄廷福,曾丹,等.汽车铝制散热器扁管的典型泄漏分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4,52(0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