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探析
2024-12-11欧金宝
摘 要:在中职汽修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融合的方法和措施,能体现思政育人特色,全面提高汽修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实效。本文从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入手,对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深度融合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和实践,希望能突出信息化教学特色,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成效,切实提升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整体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 汽修课程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能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因此新时期在中职学校汽修课程改革实践中,应该将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作为重点,从多角度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确保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综合效果,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能。
1 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环境的形成对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求在汽修课程育人工作中,应重点结合信息技术的支持,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措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具体分析,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优势从以下角度表现出来。
1.1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职汽修课程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的有机融合,能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将复杂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汽修知识。同时,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还能与学生实时互动、在线答疑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积极表达,从而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1.2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表现课程内容,构建交互性、多元性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具体分析,在汽修课程中,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在线直观展示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过程、解析汽车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等,激发学生对汽修专业的热爱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还能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在汽修课程思政学习实践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力中职生实现全面发展。
1.3 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和拓宽学习路径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综合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获取大量的汽修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实训案例、专家讲座等,可以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同时,在信息化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教师也能指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访问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和路径,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高效化培养奠定基础,使学校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创新。
2 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措施
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能提高教学指导成效,有效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下面就对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措施进行系统分析。
2.1 引入大数据技术,整合课程思政育人资源
大数据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能实现对海量思政育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具体分析,中职学校开展汽修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和整理与汽修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国家政策、行业规范、职业道德案例等,形成丰富多样的思政教学资源库,还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2]。如此,就能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作用,实现对在线化、信息化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系统探究。
例如,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思政教学中,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与此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构建思政育人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海量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系统整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案例等,并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然后将这些资源按照主题、难易程度等进行分类和标签化,形成一个结构化、易于检索的思政教育资源库。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在介绍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时,可以穿插讲述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环保理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化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综合效能。
2.2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创设课程思政育人情景
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模拟性和交互性。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能创设出逼真的思政育人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和理解思政知识[3]。具体而言,汽修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可以尝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维修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维修工、客户等,借助模拟对话和操作,学习并实践职业道德、沟通技巧等思政知识。在此过程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和课程思政育人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汽车维修课程思政工作中,中职教师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实施思政育人方面的指导。即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模拟生成高度仿真的虚拟汽车维修车间,然后组织学生扮演汽车维修技师的角色,在虚拟空间中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知识,以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如听诊器、万用表、燃油压力表等,对车辆的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等进行逐一排查。在检测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严格的维修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在学生检测和分析后,能发现潜在问题,如发动机某个部件的磨损、电气系统某处接触不良等,然后确定实践学习的要点[4]。在创设生动情景并组织学生学习和参与后,中职教师从综合育人的视角,可以适当地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作为汽车维修技师,你在面对车辆故障时,应该如何坚守职业道德,确保为车主提供准确、可靠的维修服务?”“在维修过程中,你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但车主并未提及。你会如何向车主说明这些问题,并引导他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能?”“在处理车辆故障时,你是否考虑到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你认为汽车维修行业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等。在问题引导下,教师能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对学生实施合理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指导。
2.3 引入多媒体技术,编写课程思政活页教材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编写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活页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5]。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汽修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化为电子版的活页教材,在教材中编排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等视觉元素,以及音频、视频等听觉元素,使得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还可以在活页教材中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操作,从而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中职汽修课程技能训练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
例如,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活页式教材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课程内容,并对各模块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比如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包含汽修专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等知识点,在教材编排中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制作丰富的动画、图表和交互式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穿插一些与汽修相关的思政元素,如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政素养。又如实践操作模块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主要介绍汽修实践操作中的技能要点、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师在编排这部分课程思政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真实的汽修场景,提供虚拟仿真的实践操作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学习并掌握汽修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与思政相关的实践操作任务,如团队合作、诚信维修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思政理念[6]。此外,在案例分析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教师都可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展示真实的案例视频、图片和文档资料,让学生全面了解案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从思政角度思考问题,如职业道德、法律责任等,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2.4 引入数字支持技术,构建课程思政项目体系
数字支持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师在改革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化地引入这些技术,能构建完整、系统的课程思政项目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思政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中职汽修教师可以对汽修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7]。然后从课程思政育人视角,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汽修专业相关的思政实践项目,如“汽车维修工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绿色汽修与环保理念”等,将项目化教学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延伸,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效能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汽车维修工的职业道德与责任”项目实践教学中,基于数字支持技术的应用,教师就可以细化课程思政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深化学生对思政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具体项目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呈现项目实践背景,如“某知名汽车维修企业接到一辆高端轿车的维修任务,车主反映车辆发动机存在异响。经过初步检测,维修团队发现发动机内部某个部件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然而,由于该部件价格昂贵,且市场上存在众多仿冒品,维修团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选择价格较低但质量难以保证的仿冒品,还是坚持使用原厂正品但成本较高?”基于此项目背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教/XSLpciBLabXpIN/1bztz8DjKT4IlxW4Tk9q17MNfsY=师就可以发布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育人项目任务,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多层次的任务,如“任务1:要求学生分组对引入的企业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维修团队在面临道德抉择时的思考过程和决策依据”;“任务2:利用数字支持技术,如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为学生创建模拟的汽车维修场景,要求学生扮演维修工的角色,面对各种维修任务和道德抉择”;“任务3:结合所学知识和模拟实践的经验,要求学生分组制定一份针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道德准则,准则涵盖诚信、责任、专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任务4:要求学生分组对当地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访谈和调研,了解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如何贯彻职业道德与责任”[8]。在发布和实施一系列课程思政任务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地体会职业道德与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感受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为获得良好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汽修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信息化、现代化的思政综合育人体系,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综合育人效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效能,为人才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新时期中职学校在汽修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将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作为重点,从多角度探索融合应用措施,确保能全面打造全新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综合育人工作高效化开展。
参考文献:
[1]孔祥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3(12):24-26.
[2]方亮.课程思政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蓄电池的检测”教学为例[J].汽车维修技师,2023(11):105.
[3]黄燕.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教师,2023(26):27-29.
[4]李骏伟.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8):178-179.
[5]王超众,金帅.中职汽修专业“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的路径研究[J].时代汽车,2023(07):101-103.
[6]张春旺.中职汽修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20):29-30.
[7]李祖华.“双高”建设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0):140-142.
[8]钱栋梁.课程思政视野下中职汽修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