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服务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
2024-12-11彭高颖李华棋夏明唐星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日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本研究以汽车服务类专业为载体,探讨在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了当前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深等,结合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目标,提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等可实现汽车服务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为高职院校提供使用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 汽车服务专业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面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需求。2020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教育全过程,确保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职责。这一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尤为重要,尤其在汽车服务类等技能型专业中,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同步提升。本文基于对当前汽车服务类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提出以汽车服务类专业为例,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施策略[2],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指导和借鉴。
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1.1 思政课程的内涵与作用
课程思政指的是在非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等,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嵌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而思政课程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工具,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的需求。
1.2 同向同行的教育理念
同向同行的教育理念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必须在目标和方向上保持一致[4]。显性的思政教育通过理论课明确育人目标,而隐性的课程思政则通过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将这些目标融入实际的技能训练和职业伦理教育中。通过这一协同效应,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机结合,确保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 汽车服务类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2.1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虽已广泛开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反映与其专业学习关联度较低,因此缺乏学习动力。此外,教学模式相对传统,互动性和参与性不足,难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汽车服务类专业学生尤其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这种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2 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在汽车服务类专业课程中,尽管涉及许多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如安全规范、环保意识等,但这些内容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表面化,未能在专业课程中深入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这导致学生未能从专业学习中深刻体会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同向同行的策略
3.1 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
显性思政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价值观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隐性思政则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在汽车维修课程中引入职业道德、环保意识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将显性思政的理论教育与隐性思政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学生能够在理论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一步内化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5]。
3.2 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
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能够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内实训中,教学案例可融入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环保理念,帮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职业伦理的重要性;校外实习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标准引入实习任务,如参与环保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技术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践行思政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3.3 多元化教学方法融合
为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通过行业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如分析处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零件问题;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职业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出决策;任务驱动法则通过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任务的同时考虑社会责任,例如设计环保型汽车检测项目。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3.4 课程评价与考核机制结合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考核体系中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标准。多维度考核标准不仅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考察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如在汽车服务类专业的项目考核中,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报告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表现。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利用课堂表现、作业讨论和实习反馈作为终结性评价参考。多元化考核机制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政素养与职业技能。
4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同向同行的路径
为了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以从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这些路径为同向同行的策略提供了详细的执行方案,确保教学效果的落地。
4.1 教学设计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路径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思政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做到同向同行。教学目标需涵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在内容设计上,需全面梳理思政课程内容,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确保两者有机融合。教学方法应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社会实践深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应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及时反馈改进,提升教学效果。
4.2 实践教学路径
思政教育可通过校内外实训和企业实习有效融入,帮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内化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校内实训,教师通过设置真实情境模拟,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环保理念等融入教学。例汽车维修实训中,学生通过处理环保问题,思考社会责任。校外实习,则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职业道德、环保理念等融入实习任务,学生通过参与绿色维修项目,体验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进而强化思政教育的实际应用。
4.3 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学校应通过系统的思政培训,提升专业课教师挖掘并融入思政内容的能力,定期组织研讨会或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环保理念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同时,鼓励跨学科教师团队合作,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和情境教学等创新手段,将专业技能与思政理念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4.4 考核评价机制路径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反馈;终结性评价,采用项目报告、小组合作等方式综合考察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应涵盖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内容,如通过小组项目和实习报告评估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职业伦理表现,以确保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和持续优化。
5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同向同行的实践
5.1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依据思政课程开展内容与时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增强思政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度。显性思政主要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引领教育与工作安全教育构成;隐性思政则为专业课程(汽车维修基本、一般和综合能力课程)和创新与实践能力课程组成。由图1可见,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的高校教育理念。在显性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掘各门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横向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在隐性教育实践中,既要发挥物质层面的教育功能,又要发挥精神、行为、制度层面的教育作用,纵向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3]。
5.2 课堂教学实施
依据专业模块化课程的教学特点,将课程思政内容锚定融入行动导向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资讯-计划-决策-检查-实施-评价-教学总结”教学环节中,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在“情境导入”阶段,通过引入具有时代特征(大国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情境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渗透思政元素;“资讯”阶段,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时,强调信息的真实性与社会责任感,如搜索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践案例;“计划”与“决策”阶段,鼓励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合理规划与决定,如要考量工程伦理等;“检查”与“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强化集体主义精神与合作意识;“评价”阶段,从多维度评估学生的表现,注重价值观的评判;最后在“教学总结”时,归纳学习成果,强调思政教育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可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5.3 校内外实训结合
与区域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学院,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设立大师工作室、教师与学习实践中心,实施全国劳动模范进校园,大国工匠进课堂,学校企业双导师等措施,使学生通过校内的实训平台和校外企业实习,将思政理念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
5.4 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建教师团队
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长期合作机制,推动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确保两者相互支撑,形成教育合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应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嵌入专业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5.5 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企业对学生实习表现的反馈。在过程性评价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职业道德意识等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项目报告、小组合作等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结合企业导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评价,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确保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实现学以致用。
6 结语
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后,在我校汽车服务类专业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95%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而改革前这一比例仅为65%。教学方面,80%以上的学生在决策和实施环节表现出更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课堂参与度提升了15%;实践方面,95%的企业导师反馈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升,比改革前提高了30%。综合素质评价显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责任意识平均提高了15分,90%的毕业生认为课程思政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师满意度也显著提升,80%的教师认为该融合策略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汽车服务类专业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本研究通过分析汽车服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将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融入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未来,随着更多实践经验的积累,汽车服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应继续在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可持续的育人机制,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区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课程组)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赖颖.课程思政视域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南方金属,2024(05):62-64.
[2]赖宇树.探索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以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4(18):38-40.
[3]陈娱,尚权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1):83-86.
[4]陈娱,尚权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1):83-86.
[5]王丽妲,王放,文玉芳.职业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以汽车服务类专业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