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谣新声

2024-12-11刘平平

散文诗 2024年11期

九月初,《散文诗》将著名诗人周所同的两首诗《平衡术》和《独奏》改编为民谣,并通过微信视频号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两首民谣不仅在旋律上优美动人,还如同朴树的《白桦林》一样,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单分析。

文本分析

《平衡术》是一首富含哲理的现代诗,通过一系列对比鲜明的意象,探讨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的“生锈的一定是闪光的东西”便点明了主题——经历岁月洗礼的事物往往蕴含着独特的价值。紧接着,“曾经繁华处才留下废墟”进一步阐释了盛衰循环的自然法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周期,而衰落之后往往孕育着新的生机。诗中“囿于局限,鸟儿生出双翼”则展示了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精神,寓意着人类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玫瑰因带刺而突显审美意义”,这句话则强调了美与缺陷共存的真实世界,正如宋代文人所言:“美玉微瑕”。整首诗通过这些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世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歌《独奏》,则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例子来表达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美好与现实的复杂性。例如,“树有多少枝丫就有多少分歧,分歧多反而产生唯一知己”,揭示了尽管存在分歧,但最终可能会找到真挚的情谊。接着的“比如蚂蚁微笑,一粒米有了重量;婴儿大声哭是表达最小愿望”,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最纯粹需求的表达。“而陷阱从来不是土坑,是平静等待、克制和隐忍”,反映了现实中的陷阱隐藏在平静外表下。“像身外之物贪得多了,人或许真的就不是人了”,强调了贪婪的危害,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我还在继续走,继续失去,比如一只鸟飞着飞着掉光双翅”,则表达了即使面临失去,也要勇敢前行的精神;即使失去了翅膀,也要坚持飞翔的信念。

这些句子,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古代诗词被谱曲传唱的传统

中国古代就有将诗词谱曲传唱的传统。如《诗经》许多篇章就是用来歌唱的,其中不乏经典乐章。如《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描绘了芦苇丛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因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意境而被广泛传唱。

此外,宋词也经常被谱成曲目,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形式,还促进了诗词的广泛传播。

今天,《平衡术》和《独奏》被改编为民谣,同样是这一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续和发展。它不仅让诗歌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也使得传统文学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

创举的意义

散文诗杂志社总编辑卜寸丹将周所同的诗歌《平衡术》和《独奏》用AI新技术改编为民谣,这一举措,无疑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实践。它不仅为现代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还激发了更多人对诗歌的兴趣。通过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这些诗歌民谣,使得诗歌能够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去。这种做法,不仅拉近了诗歌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还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

将诗歌改编为民谣,不仅保留了原诗的思想深度,还通过音乐增强了其感染力。民谣的简单旋律和易于记忆的歌词使其更易于被大众接受。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让诗歌走出文学爱好者的圈子,还能让更多普通人接触到原本可能不太了解的诗歌作品。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说:“诗歌是灵魂的声音。”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各自的表现形式,还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提供了借鉴。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有助于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这一创举,激发了更多人对诗歌的兴趣。使更多人被诗歌的魅力所吸引,让诗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缩短了诗歌与大众的距离,并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谣视频发布当天,周所同先生在朋友圈写道:“一首诗被唱出来的感觉,使白露这个早晨,增添了异样的韵致。”这反映了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不同的媒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诗歌被唱出来后,其语言的韵律美和内在的情感张力得到了加强与放大,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周所同的诗歌风格与成就

周所同先生作为一位备受读者尊敬和热爱的诗人,其作品不仅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捕捉而著称。《平衡术》和《独奏》这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日常美好瞬间的细腻描绘。

寸丹总编辑将周所同的《平衡术》和《独奏》改编为民谣,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这一创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还通过音乐的力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并喜爱上诗歌,为诗歌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随着这一模式的成功,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实践,让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产生更多的火花。周所同先生的诗歌将继续激励着后来者,探索诗歌与音乐融合的无限可能性,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