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吴江区生态养殖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研究

2024-12-09顾菲

新农民 2024年32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公众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期望不断上升。生态养殖业,作为一种能够平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养殖方式,正逐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适合吴江区生态养殖业发展的道路。通过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并结合吴江区的具体条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为推动吴江区生态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生态养殖业;道路;方向

生态养殖业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致力于提升养殖过程的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注重生产过程中生态的平衡、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以及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达成养殖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统一。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传统的养殖业常常伴随着高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以及疾病防控难题,这使得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绿色、健康、安全食品的追求。因此,寻找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生态养殖业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并结合吴江区的具体条件,深入剖析本地的生态养殖现状、面临的问题、生态资源等关键因素,提出与本地生态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方向。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本地生态养殖业的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提高本地农副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3 吴江区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吴江区位于太湖之滨,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河道密布,水资源丰沛,渔业养殖业尤为兴盛。在城郊地带,大片的农业用地为这片土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23年,吴江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5.60亿元,其中,养殖业(涵盖畜牧业与渔业)贡献了36.57%的份额,产值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

吴江区正致力于将养殖业从传统的粗放型、高能耗模式转变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这一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了若干令人瞩目的示范项目:吴江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楼房养猪模式,建立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等于一体的可控、可追溯的生猪产业体系。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改善了养殖环境,提升了生猪肉品品质。

苏太企业有限公司坚持以“标准化、机械化、智慧化”为导向,引入环境自动控制、精准供料、空气除臭等五大智能化系统。新建成的苏太猪桃源育种保种基地先后被认定为“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特色优势种苗基地”“苏州市智慧牧场”等,2022年该基地入选江苏省智能农业百佳案例。

吴江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采用现代化养殖工艺,把养殖与水果、水稻、蔬菜种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管网、喷滴灌系统等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污用于种植施肥,既解决了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问题,又解决了粮油作物有机肥来源,还解决了生猪养殖饲料原料(原粮、青饲料、粗纤维饲料等),实现了“猪—粮”“猪—果”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矛盾问题,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开创了生态农业发展新方向。

苏州市种羊场有限公司采用“果—草—羊”的生态健康饲养模式,牧草+果园的围绕式的设计,起到物理屏障作用,保证生产区的相对独立,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给湖羊提供优质饲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羊粪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还田,用于牧草、果园、绿植等的基肥,实现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的良性循环。

从2017年开始,印发《吴江区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科学设置“三池两坝”净化区等措施,对连片养殖池塘开展生态化改造,累计完成改造池塘5133.33 hm2,实现全区高标准池塘建设动态全覆盖。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先后建成了“两平台”——智慧管理平台和电商销售平台,“两中心”——检测检疫中心和电商物流中心,以及“五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监测系统、物联网控制系统、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利用在线气象监测和水质监测、智能增氧和自动投饵等高科技设施,科学养殖大闸蟹,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园区内设有占地面积达24.13 hm2的3个养殖尾水净化区,由生态沟渠、生态塘、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构成,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设计,采用“复合人工湿地尾水处理工艺”对养殖尾水进行消纳净化,通过三级净化池,尾水水体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氮和总磷指标可有效降低80%以上,达到沿太湖一级A排放标准。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元荡村的醴飨田“鱼菜共生”有机农场通过回收利用养殖废水,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技术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养殖废水的零排放。

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吴江区在生态化养殖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然而,从个别成功案例到大规模量产,仍存在诸多挑战。因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道路,是吴江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要探寻适合吴江区生态养殖业发展的道路,需要结合已有条件从头开始,从养殖环节的方方面面去寻找可行的方向,下面主要针对畜禽养殖展开分析。

4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目前吴江区除了四个规模化养殖场(3个生猪养殖场,1个种羊养殖场),剩余养殖量均为散养状态,规模场的一些科学养殖技术、生态养殖方式,散户无法适用。经过生态环境整顿,本地生猪养殖从散养加规模养殖转变为纯规模化养殖,但其他畜禽仍以散养为主。

针对当前情况,一种策略是可建立以规模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模型。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可以借鉴北方成功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吸引周边村民加入为工作人员或承包农户。已有规模场也可与周边养殖户、农户达成合作,规模场可为周边散养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宣传生态养殖理念。规模场也可采购一批ECS箱,这是由青岛中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适用于散户或中小型养殖场的粪污处理技术,也称为ECS箱式堆肥技术,可以免费出租给周边散养户和种植户使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转化后的产物由规模场回收,做成有机肥料或垫料自用或出售,也可以适合的价格出租给周边散养户和种植户,产物由他们自行处理。

另一策略是以村为单位,构建综合生态养殖合作社。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中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结合农牧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建设工程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如杭州市浮山综合生态场,于1988年先后建成了日产气量700 m³的沼气工程,以4座沼气发酵罐为基础,结合畜禽、水产养殖,稻、蔬、茶种植,形成可循环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鸡粪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作为生猪和鱼的饲料,猪粪发酵后的沼液可作为有机肥料,沼渣则可加工成再生饲料和颗粒有机肥,沼气用作村民的日常生活燃料及生态场内苗禽孵化、鸡舍增温、茶叶炒制和农产品加工等主要能源[1]。具体而言,各村可以成立合作社,有条件者可参照浮山综合生态场建设沼气工程,形成循环发展的生产模式;条件不足者则可通过合作社将种养散户联合起来,整合分散资源,探索如鸭—稻共生、鱼—稻共生、鱼—稻—鸭共生、鸡—林共生、猪—林—果蔬共生等模式。采用“出租”方式,“租用”鸭除稻田虫害,“租用”稻田养殖禾花鱼,“租用”畜禽为自家果林、菜田施有机肥,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可将畜禽粪便利用起来,减少粪污污染。合作社可实现养殖动物的统一化管理、统一化免疫接种和统一饲喂,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合作社可以购入ECS箱出租给该成员,还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6pJa3zS1dZr0h0KvO2/Ing==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支持中小养殖户融入现代生产体系,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帮扶,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

5 科技创新驱动

现代化农业技术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迈进,养殖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其重要性。在生态养殖的实践中,节能减排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探索如何将鸡舍与热环境耦合调控技术有效融合,以打造出既具备卓越保温隔热性能又拥有良好气密性的鸡舍,王阳博士基于灰色预测理论与鸡舍微环境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鸡舍热环境调控的新策略。他成功构建了密闭式鸡舍内的热环境灰色预测模型及调控规律,这些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参数指标,实现规模鸡舍的温度精准调控[2]。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消毒工作的频繁与不规范往往导致消毒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引发细菌耐药性增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微酸性电解水机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饮水系统消毒及物品消毒等多个环节[3]。相较于传统消毒药物,微酸性电解水以其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脱颖而出。其稳定性卓越,以氯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为原材料,不仅生产过程简便,而且成本相较于传统化学消毒剂更为低廉,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 增加附加值

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有助于显著增强农业的整体效益与综合竞争力。巧妙运用“三刀模式”,全面延伸产业链条,深度挖掘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潜力,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系列化开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地契合市场需求。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有力支持。

积极拓展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生态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可以打造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畜牧养殖特色小镇,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牧场、家庭农场观光体验项目,从而构建起完善的农文旅体系,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7 研发减抗替抗产品

我国生态养殖业发展的道路,减抗替抗的总体趋势越发显著,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是使用以发酵饲料和酵母培养物为代表的减抗替抗产品,面对同行竞争,市场需求增加,并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出,多家企业纷纷寻找新思路,开发新产品。

广东雅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酵母菌与其他益生菌的协同组合研发而成微生态动保制剂产品,用酵母研发的水产动保目前已经在市场上销售过百万元,将来还会向畜禽、反刍动保发展。广州德沅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草药发酵料能提升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及饲料转化率,可将每头猪的饲养成本降低100元。

安迈康农业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安迈康”)董事长方曙光博士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方博士带领公司研发团队,承担了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成功试验出菌株分离自禽类粪便的自然菌株,并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中首次使用了微胶囊技术,这一试验成果,可实现禽类“无抗”养殖,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安迈康集团推出了一款功能性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BC66。当前饲料行业中,乳酸菌、酵母菌以及光合细菌已经被企业普遍应用,具有与乳酸菌类似的功效,耐常温存放、兼性厌氧生长、发酵产乳酸产酶、产抑菌素特性的凝结芽孢杆菌BC66脱颖而出,凝结芽孢杆菌因其特性也被称为是“益生菌之王”。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凝结芽孢杆菌BC66可促进雏鸡体重增长,改善沙门氏菌对肠黏膜的损伤;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日增重较对照组也有提升;对黄颡鱼具有良好的护肝效果;应用于发酵饲料,可弥补常规乳酸菌的稳定性短板,整体改善固态发酵饲料品质均匀度。

本地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也可通过使用益生菌、动保产品、中草药发酵料来实现减抗替抗的目标,与微生态企业、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探寻运用微生态达到减抗替抗目的的新技术。

8 结论与展望

适合本地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路径,需全面考量本地生态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动态及政策环境导向。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型、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产品附加值的显著提升、减抗替抗等多维度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将有力推动本地生态养殖业的稳健前行与蓬勃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完善,本地生态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壮阔的发展机遇与更加璀璨的未来图景。

参考文献

[1] 叶旭君,王兆骞,李全胜.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2):93-96.

[2] 王阳.健康高效养鸡稳温机理及热环境调控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20.

[3] 李保明,王阳,郑炜超,等.畜禽养殖智能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研究进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42(6):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