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石话廉

2024-12-09汪兰娇

清风 2024年11期

苏州市文庙内的庭院里,竖着一块刻有“廉石”二字的巨石。相传这尊青史留名的“廉石”,便是见证了三国东吴清官陆绩奉公忘私、两袖清风的“压舱石”。

史载,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为人正直。赤壁大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后,孙权加封陆绩为偏将军,给兵两千,命他出征岭南,去夺取并镇守郁林郡(今广西)。郁林郡地处岭南边远穷困山区,为体察民情,安定地方,陆绩经常跋山涉水巡视各县。任郁林太守多年,陆绩为官清正廉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深得百姓爱戴而州郡得治。

陆绩离任郁林郡时,只有一些简单的行装和几箱书籍,全部家当还装不满一船。船家说:“船装得太轻,遇到狂风大浪就容易翻船,您一家四口,所带的东西还不如一介寒士,得想办法增加重量才行。”于是,他们商量买了一担笋干,两大瓮咸菜,用来压船舱,但船还是太轻,吃水很浅。恰巧岸上有一块数百斤的大石,陆绩便请人把石头搬上船来压舱,方得以平安返回故里。

当时,这块压舱石被遗于娄门之野。后来人们出于对陆绩清廉为官的景仰,又因该石取自郁林郡,故称为郁林石,陆绩的廉洁美名也随之传开,后有诗人赞云:“郁林太守史称贤,金珠不载载石还。航海归吴恐颠覆,载得巨石知其廉。”这块巨石得名于苏州状元吴宽《廉石记》,后被人们称为廉石。明朝巡按御史樊祉到苏州,为石头造亭遮风挡雨,并题名镌刻“廉石”二字于石上,以之作为百官之诫。

康熙年间,陈鹏年任苏州太守时,重修郡学,把廉石移至郡学内,成为苏州古迹之一。那块压舱的石头,据说后来被陆绩家乡的人们收藏了起来,作为一位廉官的见证。现在苏州文庙里的廉石,谁也无法考证其一定就是陆绩当年用来压舱的那块石头,但是人们将其刻上“廉石”二字作为纪念,表达了后人对清廉为官的陆绩的敬仰。

要说船运石头,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宋朝时期的花石纲。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宋徽宗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是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典型。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帝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当时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大奸臣蔡京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为皇帝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苏州人朱勔,于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管领应奉局,粉墨登场,成为“花石纲事件”的主角。他为逢迎上意,四处网罗搜集太湖石,北上进汴京,投徽宗之好,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致使生灵涂炭,苦不堪言。结果,虽然一时高官厚禄,最终却落得一斩首,以惨淡句号收场,也算大快人心。

如今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据传是宋代花石纲遗物,它们都是太湖石,奇秀玲珑又高大壮伟,颜值比廉石不知高多少倍,体量也比廉石大出许多;但两者给人的观感,却形同云泥。船上石头进石头出,这个不说话的角儿,将官员的善和恶、廉和贪展现得淋漓尽致。黄金可以让多少个灵魂失去节操,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可以让石头变得比黄金都可贵,为世人所珍藏,历久不衰。这不能不令人玩味!

在几千年的清廉文化传承中,这块廉石自然不会孤独。上海松江醉白池公园就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形似蘑菇的青石。这块青石,来历可不寻常,它也是一块镇舟之石,是明代廉吏张弼“为官清正、律己爱物”的见证。

张弼为官清廉,主政南安十年,勤政为民,改善民生,大兴教化,使当地习俗为之一变。他不仅没有主动敛过财,甚至还严词拒绝了知县陈潜以“祈求墨宝”为名的雅贿。离任前,从嶙峋的凌霄石上,他看到了凌霄石与自己风骨人格的契合,于是 与儿子一起找到了一块形状修长,好似凌云冲霄的石头。他自言道:“为官十载无家财,青石压船抗风浪。”走马上任时,他“一挑行李两船书”,三年后离职还乡,除了两船书变三船书外,仅从南安带走了这块巨石。从嶙峋的凌霄石,人们看到了张弼的风骨人格,这块凌霄石就被称作“张弼南安廉石”。张弼后人一直视此石为传家之宝,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才将它捐赠给醉白池公园。

诗魔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他任杭州刺史时,以职责律己,除吃菜、饮水向当地购买外,从不索取其他东西。他离任后,发现自己带回了天竺山的两片石头,于是深感愧疚,写下了一首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自责发自肺腑,令人感佩。

明嘉靖年间,滕州人张守蒙在四川任监察御史,为官廉洁奉公,刚正不阿,体恤百姓。当他离任四川之时,当地百姓纷纷送来珍贵的礼物,并长跪不起求其收下。张守蒙为难之际灵机一动,指着身边的一块石头说:“我在此为官多年,看中了这块石头,乡亲们非要送我东西的话,就将这块石头送给我吧。”俗话说“物以人传”,陆绩、张弼搬石压舱,白居易带石自责,张守蒙以石却馈,使这普通之石不仅承载了一个个清廉为官者的感人故事,也见证了廉吏们奉公忘私、两袖清风的一段段历史。

石,固然不解世事,不通人情;但石上生廉,有了精神意向,就会让人心生感佩。镇舟的廉石,虽然主人不同、年代不同,但都注解了一脉相承的为官美德,这美德就如那坚硬的石材,亘古不变。遥相呼应的两块廉石,融入了先贤的精魂。每每站在它们面前,那来自千百年前的航船就会进入我的视线,沿着时光的河流向我驶来。风起浪涌间,我总会想到一句话:以石镇舟,行稳致远。船上有廉石,可以稳定船身、乘风破浪;心中有廉石,则可心静明廉、激浊扬清。

心中始终怀有这样一块廉石,以清正廉洁“压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思想上修炼、约束、塑造自我,立身行事,自然问心无愧。心定则有恒,志坚方能不惑。心中无石,则六神无主,为人则自私自利,为官则以权谋私,只要听到警车呼叫声就胆战心惊。何不在船上置一镇舱石,去过那上无愧日月,中不惧风浪,下与鱼儿嬉游的快意人生?

对共产党人来说,清正廉洁是必备的品德,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这个政治定力就是党员干部的压舱石。要增强政治定力,就要心中有廉石,时刻坚守纪律的底线,在外界诱惑面前不动心,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政治方向不偏移、本色初心不遗失。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但也只有知音方能听见。如今,合二而一的廉石早已成为一种廉政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自当见“石”思“廉”、以古鉴今、以史为镜,对身照己、正衣扶冠,出汗排毒、修德养廉,走好政治生涯中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