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12-09衣凤先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铸牢坚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构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分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我们认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面临教育主体力量不强、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教育客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应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过程中,始终发挥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这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境界,进而为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汇聚磅礴力量。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乡村振兴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农民是乡村的主体,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助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因此,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
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实现了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着力推动先进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农业建设,正不断促使我国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农业和市场发展活力,离不开农民的有力支持。只有农民群体“富起来”,才能推动乡村发展“活起来”,才能助力国家建设“稳起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民讲好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指导农民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用创新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1.2 铸牢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构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农村社会治理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中心环节,也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武器。只有坚持党领导农村各项工作,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让农民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引导农民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以提升乡村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现代治理、综合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为乡村振兴工作保驾护航。
1.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ehryLSZ9pxEyMryf9hlB8A==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尤其是通过不断提升人们道德修养及知识水平等方面,最终实现农村群众全面发展的社会变革。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在农村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能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主流价值观只有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沃土才能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使农民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农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感知领悟之,以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其贯穿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全过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关于教育主体力量、教育实施效果、教育客体素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引领作用,就必须正视当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为进一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
2.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力量不强
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农村基层干部兼任,缺少相关的专职人员。农村仍存在基层干部队伍的岗位与专业、年龄匹配不合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干部片面理解推动乡村振兴就是只抓经济建设,导致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如部分地区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有所抬头,大操大办婚丧喜事频频发生,攀比之风与过度消费日渐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如理论宣讲经常未能讲透讲活,以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明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分工与层级合作尚需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制度亟需完善,常态化的管理监督仍未普遍形成,这些都阻碍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载体与农民思想生活实际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者通常采用单向理论灌输的方式直接讲授内容。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没有直击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且教育者忽视将政治话语转化为群众熟悉的日常用语,甚至照本宣科,那么,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农民群众则会难以吸收,以致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下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没有根据时代发展和农民需要及时更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未能因地制宜,实现线上线下的综合运用,发挥各自优势。部分地区仍然通过传统的会议交流、资料发放、广播宣传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致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2.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素质不高
面向农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一环。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中,农民是教育客体,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影响接受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农民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认同等方面呈现差异化趋势。农民普遍的主体意识不强,对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的认识模糊,固守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缺乏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淡化,环保观念淡薄,团队合作能力不足等,这些不良的思想状况会阻碍乡村振兴的进程。由此,通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勤劳致富理念,能够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创造美好生活壮大力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就必须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乡村振兴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实现二者同频共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只有不断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凝聚教育大合力,才能真正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1 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3.1.1 坚持以民为本理念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一是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农民群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和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干部等工作人员需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打牢基层工作基础。二是走好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农民群众共建共享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的发展成果。强调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工作人员应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贴近农业发展、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实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引导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激活农民自身潜力,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3.1.2 健全组织协同制度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顶层设计也要做好基层推进。一是健全党建带群建制度,注重统筹协调,抓好规划实施。上级党组织要始终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统领,为推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政策分析、任务分工、人员分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县乡村可组织构建“三农”工作合力,协同多部门力量,激活社会组织、公益团队、社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活力。二是健全长效治理制度,重视过程管理,落实监督责任。基层党组织在内的相关部门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持续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开展常态化教育监督工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监督和教育成效的监督并重,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做好协调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凝聚组织向心力,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
3.1.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法可依。一是体现“教”的有法可依。从施教过程看,当前基层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强,很可能影响教育的效果。如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基层人员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二是体现“学”的有法可依。从受教过程看,法律具有指引、强制的规范作用,部分农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享有的物质保障的条件高,包括智慧教室的使用等,很可能会提高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城乡建设一体化背景下,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除设有政策扶助外,其实应该制定和完善保证农民实现受教育权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资金使用等。总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让“教”和“学”的教育主体都被赋予法律的合理性,能够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
3.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3.2.1 建立人才引进保障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人才引进服务工作。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除强化基层干部的引领作用外,包括基层政府在内的相关部门可制定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可挖掘本土的乡村精英人才返乡助农,也可鼓励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地方乡村振兴。二是做好人才保障服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人才引进的保障力度,落实工资补助、住房补贴等待遇政策,实现“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证相关人才“引得进”也“留得住”。科学组建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为乡村振兴建设充实血脉、贡献力量。
3.2.2 改革人才培养发展体制
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强化专业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开展常态化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主题讲座,促进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的有效结合,及时掌握党和国家最新关于乡村振兴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新知识结构,补足精神之“钙”。可邀请优秀的党员模范,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代表、企事业单位的先进人物参加交流座谈会,向榜样看齐,作对比、找差距。二是增强实践本领,提升实干能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向实践取经,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乡村产业的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培养适应乡村振兴发展要求的有用人才。
3.2.3 设置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一是建立动态考核体系。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的考核权重。坚持连续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有具体工作量的量化考评,辅助教育者及时发现相关工作中的问题,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责任、吸取经验、持续改进,激发个人潜能。二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严把用人关,推动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工作同行等多方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评价,运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全面评估教育者的表现和能力,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坚持不断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3.3 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
3.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应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甄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是增强凸显时代特征的内容。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要把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与农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向农民讲清楚讲明白,努力把政治话语、学术语言转化为群众用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增加富有文化内涵的内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挖掘民族优秀文化、地方红色文化、乡村产业文化,不断提升教育内容的文化含量。如可将江苏沙家浜“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的革命文化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红色文化凝聚共识的作用。把党的意志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农民群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
3.3.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民,要结合农民思想生活实际选择教育方式。一是注重知识灌输和激发农民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方式是属于启发式和体验式的方式,旨在强调引导受教育者身体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农民学知识。并非硬灌,而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主动学知识,最终实现长才干,躬身实践。二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要强化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引导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本领。可培育积极向上的家风、乡风、民风,营造文明氛围,凝聚社会力量。如四川眉山“润物无声巧治理”,精准施策,基层工作者巧用村规民约,化解基层纠纷,借助平台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3.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有效利用传播载体,广泛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官方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等媒体媒介,如央视网、新华社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广泛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创新理论、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等,投身乡村振兴。二是充分依托活动载体,打造思政育人新模式。扎实开展乡村文明创建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互联网+农业”,关注新型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例如,广西凭祥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新发展模式,通过构建平台体系、抓实人才培训、打造本土品牌,推动电商产业持续升级,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有利于铸牢坚强领导核心以构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正视教育主体力量不强、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教育客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打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不断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奋力续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