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端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怎样应对?

2024-12-09李雪

民生周刊 2024年24期

今年以来,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极端天气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每个人都要应对的挑战。今年是厄尔尼诺影响次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温度高、水汽充沛,不稳定性增强,全球多地发生破纪录或造成严重灾害的暴雨、高温、台风、低温严寒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那么,为什么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目前,针对极端天气我国可以做到准确预报吗?有哪些新的技术和突破?人类应怎样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极端天气?《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全国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周兵等专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两大原因

周兵等专家分析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增强,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是全球变暖。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在有增温效应的厄尔尼诺事件推动下,今年1月至9月全球平均表面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值高约1.54℃。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当前确认的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是2023年。

报告指出,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不断攀升,气候变化在一代人时间里的变化急剧加速。2015至2024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冰川的冰损失、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升温都在加速;极端天气等正在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周兵表示,人类活动加强了区域降水强度、高温热浪程度。人类活动在我国近50年极端降水事件变化中的贡献约占13%,温度每升高1℃时,北半球年最大日降水量增加约5%。今年以来(截至11月18日),全国平均气温12.6℃,较常年(1991—2020年平均)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17个省(区、市)平均气温均为历史最高。全国有685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河南温县(43.4℃)、海南临高(42.8℃)、浙江义乌(42.8℃)等113站突破或达到历史极值。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68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2%,为历史同期第三多(仅次于1998年700.1毫米和2016年686.3毫米)。海南和内蒙古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海南珊瑚(629.3毫米)、广东斗门(395.6毫米)、河南社旗(384.7毫米)等7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松辽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珠江流域为历史第四多,海河、淮河、黄河、长江流域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

另一方面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中,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拉尼娜事件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水”“冷水”事件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同时也会推高全球变暖的温升幅度。

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以内而努力。

2023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全球的温升已经达到1.45℃。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成为新常态

周兵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高温热浪、骤旱、暴雨洪涝、寒潮、暴风雪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与强度、时空分布、发生机理、潜在风险、复合型灾害损失构成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气候变化造成的升温趋势,对全球的粮食、水、生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全球大约有33亿—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的高脆弱环境中。

11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气候服务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前所未有的高温持续到2024年。许多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尽管早期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有所进步,天气和气候相关的死亡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但经济损失不断增加。2020年至2024年中期,洪水仍然是最常见的灾害。

然而,高温相关灾害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全球报告的天气、水和气候相关死亡总数的57%。数据显示,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占总损失的59%。

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长期和持续的风险愈加显著,并以“风险级联”方式由自然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不断渗透蔓延,给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安全带来重大挑战。

周兵认为,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极端事件威胁国家安全,区域面临更大气候风险。到2035年前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类似于2013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可能性会变为两年一遇。到21世纪末,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将是目前的几十倍。未来10—20年,我国气温将持续升高,极端高温、强降水、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风险加大,大气环境容量继续减少,污染扩散能力变弱,气候风险呈加剧态势,需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气候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发生数量多、影响区域广,极端性增强,无前兆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持续性极端骤旱、高影响极端寒潮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大。

二是各种极端天气呈现出极端性强、破坏性强、反常性强的特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成新常态。

三是时空尺度上非典型的极端天气接连发生,气候变化突破了季风气候的规律性。

四是极端天气呈现快速转换趋势,旱涝急转、冷暖急转等异常现象频繁发生。

五是复合型气象灾害接踵而来,局地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趋多。

六是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较高。

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和科学应对还存在短板

周兵表示:“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服务成效。但由于极端天气区域差异大,要将极端天气的‘信号’转变为精准的天气预报,面临很大困难。”

当前,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和科学应对还存在一些短板:气象监测能力无法满足极端天气监测需求;极端天气预报业务科技能力仍待提高;早期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受限,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发布制度不完善;极端天气灾害防御的法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周兵认为,新的技术和突破将在三方面实现:

—以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认知探索极端天气强度变化的新规律、新常态和新事实,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进一步完善综合观测系统,组建多维监测立体网络,精心打造地球系统数值预报预测模式这一“国之重器”。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预报预测及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研究,努力构造智能感知、智能预报、智能服务新业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预报系统“风清”大模型、临近预报系统“风雷”大模型、全球次季节—季节预测系统“风顺”大模型三驾马车有序和有效的高质量发展。

周兵表示,人类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一切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都是气候行动。基于气候变化已经发生,短期内已无法避免,人们不得不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去应对,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对生命、财产以及健康带来的各种损失和影响。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的发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科学应对着重聚焦四个方面:

—将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充分重视未来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灾害风险对国家安全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的严重影响,将防范气候安全风险作为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安全早期预警体系。加大对气候系统基础监测布局的投入,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区、复合型灾害易发区以及对自然灾害高度敏感的重点区域加密建设气象、水文等灾害观测网,着力建设天地空一体化、面向多行业多领域的气候安全早期预警系统,提升国家“三区四带”等生态脆弱区、重大工程和低碳能源资源集中区的灾害预警与应对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科学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极端灾害发生规律、致灾机理的基础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对脆弱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影响评估,发展面向重点领域的灾害风险应对技术,将气候风险识别、评估区划及防范应对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和相关发展规划,加快气候变化敏感区经济、产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升城市、乡村基础设施灾害设防水平,切实提高应对极端灾害的科学认知和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传播力度,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发布和传播手段,健全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的时效,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开展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的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候风险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