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越来越准”的天气预报惠及国计民生
2024-12-09刘毅
“天气怎么样?”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打开手机看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对这一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许多人的切身感受是:“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天有不测风云”,预报变幻莫测的天气气候,难度极大。有人把天气预报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比作“参加高考”,然而在预报员们眼中,他们的工作“比高考还难”—高考可能得100分,但预报不可能得100分,而且预报员每天都像在参加高考并交出答卷。
每天直面严峻挑战,气象部门交出了一份份“预报预警越来越准”的优异答卷: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连续6年超过90分;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以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最近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举办“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并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越来越准”的天气预报预警,源自日益精密的监测。从地面气象观测站,到天气雷达,再到风云气象卫星,我国建成并不断完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空天”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目前共有9颗风云气象卫星、546部天气雷达、7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我国成为唯一同时拥有黎明、上午、下午、降水测量卫星的国家。“千里眼”“顺风耳”日夜守望着变幻风云。
“越来越准”的天气预报预警,源自发展进步的科技。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被称为“国之重器”“气象芯片”,我国推动实现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从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的重大转变,“风清”“风雷”“风顺”3个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全国5公里,至少提前3天较准确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
“越来越准”的天气预报预警,源自日益精细的服务。穿衣指数、晨练指数、感冒指数、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洗车指数、旅游指数等丰富多彩的气象指数预报服务产品让亿万公众受益,而且气象预报正在从传统的“预报天气”向“预知风险”拓展,面向农业、交通、旅游等多行业和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森林火险、城市暴雨积涝等多场景,开展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推进灾害防范应对关口前移。各地普遍推行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预警“叫应”机制,分级分区预警缩小灾害防御“包围圈”,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多部门共享共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聚共享、快速发布的预警信息已达82种。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以及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落实落细,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从护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出发,锚定“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统筹谋划、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越来越牢靠,作用越来越显著。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受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工作。2019年12月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出开启气象强国建设的号令,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以及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落实落细,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从护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出发,锚定“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统筹谋划、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越来越牢靠,作用越来越显著。
同时也要看到,如今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都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气象事业。面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需求,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复杂局面,气象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当前,全球气候形势愈发复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气候变化问题与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经济等问题交织叠加,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带来严重威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天气过程不放过”,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拓展气象服务保障领域,不断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我们一定能以更丰富、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产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