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而作”,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2024-12-09贾伟李红梅
立冬后的内蒙古寒意渐浓。在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玉米对比试验区,当地气象部门正联合农技推广中心、涉农企业等,对传统灌溉和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服务模式进行效益对比和试验测产工作,用科学数据衡量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贡献度”。
“对比以往传统的大水漫灌,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模式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实现节水、节肥、不减产的目的,明年我们会继续加大联合推广力度!”对于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服务新模式,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乌梁素海现代农业园区基地负责人王文琦赞不绝口。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黎明介绍,近年来,内蒙古气象部门坚持需求牵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驱动引领作用,构建三级气象部门共建共享众创的“1+1+N”(1个基础云平台,1组服务矩阵,N个服务场景)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调度提供精准化、直通式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保障“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场景”融入内蒙古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农事活动适宜度提前预知,气象灾害风险精准预警,病虫害气象风险科学防控,智能气象节水灌溉实现“一键式”轻松管护……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会种田”到“慧种田”,让“知天而作”逐步成为现实。
构建“1+1+N”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模式,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内蒙古素有“北疆粮仓”之称,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份之一。然而,内蒙古地处全国天气系统上游,干旱、大风、寒潮、暴雪、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给当地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挑战。
精准助农多一份主动,保障粮食安全就多一份把握。
内蒙古“1+1+N”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模式主要依托“天擎”气象云架构,通过新升级的“内蒙古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手机APP和“天勤智慧农气”小程序等渠道,实现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监测、预报、评估,提供基于用户位置的农业气象评价、春播和秋收气象适宜度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三大类19种服务产品的自动制作和发布。
秋收时节,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沟门镇威俊村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示范区,嘉创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光说:“通过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我承包种植的2500亩玉米今年亩产2800斤至2900斤!”
9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着实让赵光捏了把汗。连阴雨天气容易导致玉米灌浆成熟不充分、籽粒霉变,也会使农田湿度过大,影响秋收进度和晾晒入仓工作。赵光紧盯气象部门发布的玉米单产提升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和预警信息,在雨前避免了盲目浇灌,在雨后及时排涝,保障了玉米的丰收增产。
截至目前,内蒙古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注册用户达7.3万人,覆盖4万多个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对乡村振兴专项实施县的覆盖率达95%以上。
筑牢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防线,需要打好部门联动“组合拳”。
2023年,内蒙古气象局与内蒙古农牧厅联合印发《气象为农牧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两部门深化落实“联合监测、联合会商、联合研判、联合调查、联合预警”工作机制,在春耕、夏管、秋收关键时期,召开农牧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专题会议和联合会商,分析预测当季气候形势及年景情况,组建专家组深入农田一线开展农情调查指导,实现“风险研判—预警服务—防灾响应”全流程协作,助力农业防灾减灾和“虫口夺粮”。
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有效助力农业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稳产增收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内蒙古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深耕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服务核心技术,在兴安盟突泉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农户可远程查看农田土壤墒情等气象数据,并根据手机预警区域进行定量、定地块精准灌溉。
今年,气象部门着力打造突泉县“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合作社+多作物”服务模式,推广建设4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在中国气象局的帮扶支持下,研发了基于低功耗智能控制设备的互联网+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的耦合应用,首次形成了基于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模型的无人自动灌溉模式。
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武荣盛介绍,这一技术与水肥一体化工程相结合,亩均节水90立方米、节电120度,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13.8%和19%,同时增产约400斤,减支增收416元,其中气象贡献率达25%。
“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合作社+多作物”服务模式在突泉县取得成功后,已先后向巴彦淖尔市等全区12个盟市66个粮食主产旗县,在辽宁等全国14个省(自治区)推广应用228万亩。
事实上,气象科技赋能的“丰收密码”不止如此。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气象科技小院—农业防病虫害气象科技小院落户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气象局,为瓜果种植等保驾护航。
五原县优质的气候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当地白梨脆、灯笼红、黄柿子等“天赋”味道。但甜瓜种植易受天气因素影响,而白粉病难防难治的问题更是大棚瓜农多年的心头之患。
农药控制在白粉病初期有一定效果,但对土壤生态、食品安全等有潜在危害。为此,科技小院与农业院校共建产学研教育实习基地和设施果蔬绿色防控博士科研工作站,通过人工气候模拟试验和试验田验证,研发了基于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施瓜类白粉病高温闷棚绿色防治技术。
“今年这项技术在全县范围辐射推广2.4万亩,每亩可节省农药开支100元、增产250斤、增收625元,作物采摘期可延长15天至20天,示范种植户每亩收益达1万元至1.5万元,总共增加产值15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五原县气象局局长张铁栓介绍。
“突出重点品种、服务关键领域”,推进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
自2020年以来,内蒙古气象局与内蒙古农牧厅共同推进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坚持“突出重点品种、服务关键领域”原则,先后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马铃薯气象服务中心、呼伦贝尔大豆和巴彦淖尔向日葵等自治区级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特色作物气象保障服务示范辐射作用。
全国马铃薯气象服务中心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协作带动,开发并持续优化升级多级应用的集约化“农业+气象”马铃薯气象服务业务平台,辐射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陕西、贵州、云南等马铃薯主产省区,推动马铃薯气象服务更加精细、便捷。
今年5月,为深入推进马铃薯科技的产学研用,内蒙古气象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成功申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马铃薯气象科技小院”。
“气象局工作人员经常来地里调查记录土豆生长情况,提供春播秋收适宜度预报服务产品,‘天勤智慧农气’小程序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气象信息,什么时候适合下种、浇水、排水、打药、收获,都能心中有数。”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云昊说。
内蒙古是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大豆区划两个试点省份之一。今年,内蒙古气象局与农牧厅联合成立普查和区划工作组,对呼伦贝尔市5个旗县119个国家站1961—2023年光照、热量、水分和风资源四大类80个气象要素的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普查,编制了内蒙古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大豆区划“三规范、两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唐红艳表示,这项工作将进一步优化大豆精细化区划指标体系,为不同区划的农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品种优选指导,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大豆种植布局,降低大豆种植带北移西扩气候风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大豆稳产增产提供气象保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