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六岁重返校园

2024-12-07北蓝

视野 2024年22期

在吹灭了三十六岁的生日蜡烛之后,老婆跟我说她不想工作了,想去接着读书。

老婆本身就是硕士,之前时不时地也表达过想要读博士的想法。我以为她是因为手头项目压力太大,想要借着读博士的机会,一方面继续提升下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跳出高强度的工作,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但是老婆却告诉我,她不是要去读博士,而是准备转行重新读一个本科,读一个护理学本科。

“哈哈,你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见过学历越读越高的,这往回读我还真是第一次遇到。最近网上有很多人到中年重返校园而爆火的视频,我猜老婆一定是刷到了,在这儿故意逗我。但看着她那一脸的严肃认真,我忙收起了笑脸,“你是认真的?”

她点了点头。

老婆最近情绪低落,她在工作上的不开心我是感受到了的。辛辛苦苦跟了多年的项目,眼看就要收获了,结果让人半路摘了桃子。而那个空降的前辈除了会喝酒,业务能力一团糟,很多次搞乱了项目的进度要大家帮他收拾烂摊子,可架不住他会向上汇报,把所有功劳归于自己,哄得投资人开心,始终稳坐主导地位。还常在喝醉后言语污秽,充斥着对女性付出劳动的不尊重。

我猜老婆想转行应该多少跟这有关,虽然我对于老婆的决定一向都是支持的,但毕竟已过而立之年,再重新去读本科,毕业就四十了,现在的职场对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不算友好了,那一个四十岁工作经验为零的应届毕业生的境遇可想而知。

老婆看出了我的顾虑,就开始跟我说起为什么想要转行的原因。现在的工作收入不错也体面,虽然空降来的那个前辈确实让她不开心,但这只是很小的因素,实际让她难受的是长期以来在维护人际关系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很多时候,项目能不能做成并不是看它本身好不好,团队优不优秀,而是只看大家关系到不到位,而关系的远近则由酒量的多少来衡量。老婆讨厌酒桌文化,可惜这行很多时候都是先喝熟了再聊合作,这是让她下定决心转行的理由。

再说到为什么会选择护理学。丈母娘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也是省里心电图方面有一号的专家。老婆从小就泡在科室里看着妈妈给别人诊治,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老婆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本来她填报大学志愿时也是想学医的,但当年对外贸易正火热,而妈妈又说医生太辛苦了,最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她本科就读了商务英语专业。

因为大学在深圳读的书,离香港很近,空闲时看了很多港片港剧。去香港玩的时候,也在路上见识到了影视剧拍摄的过程,老婆开始对影视制作产生兴趣,毕业后就去香港读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生。毕业先进电视台当了几年的副导演,后面又是北漂去了影视公司。兜兜转转十几年下来,才发现最想从事的还是医学相关的工作。

“我也不是完全没有经验啊,毕竟咱家的猫都是我接生的。”老婆开玩笑说道。

知道老婆并不是一时兴起做出的决定,对于她想重返校园的事我当即表示支持。不过现在还有一个现实的情况摆在面前,就是重新读本科就意味着重新参加高考,已经十八年没再碰过的书本该怎么重新拾起?虽然我相信老婆的学习能力,但要知道护理学需要的分数线并不低。

这时老婆抱来了电脑,开始给我展示她做的准备工作。原来她是准备去加拿大读一个注册护士的专业,这个不需要参加高考,用高中成绩就可以申请。“我问过中介了,我的成绩完全是可以申请的,而且因为我有香港的研究生文凭,还可以免雅思成绩入学。”

接下来她又跟我分享了很多从网上找到的案例。原来在国外,读大学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所以很多人高中毕业后都是先找一份工作,攒够钱了再重返校园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一些留学生博主分享自己的学习日常,从她们的视频中不难看到,课堂中并不缺少“白发奶奶级”同学的身影。

既然已经考虑清楚,那就开始付诸行动了。老婆一边与同事交接起手上的工作,一边开始与中介一起申请学校。我也没有闲着,跟女儿现在就读的学校沟通退学事宜,同时也在了解着目的地学校的幼儿园入读政策。至于我的工作嘛,好办。全职奶爸,家在哪儿,单位就在哪儿。

很快,老婆的学校申请就有了结果,她顺利拿到了入学资格,一月正式入学。

有了学校的录取通知,接下来就是申请签证,因为我和女儿是她附属签证,所以需要等到她签证出来后再去申请,此时距离她开学只剩下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递交完申请后,就是等待。虽然不用考雅思,但是老婆还是在网上报了一个雅思的课程,利用这段时间,练习着自己的口语。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个月,签证依旧没有下文。老婆有些担心,去到中介公司了解情况,中介说,因为她之前没有医学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有可能会被移民局认为有移民倾向而卡着签证出不来,让我们做好可能要推迟入学甚至更坏的打算。

中介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泼在了老婆的身上。对她而言,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她一方面担心签证下不来梦想化成泡影,一方面看着日益上涨的机票价格却无可奈何。动不动就失眠的她只能不分日夜地学习着英文,让自己投入在书本中以此来缓解压力。

好在最后虚惊一场,在开学还剩下半个月的时候,老婆的签证终于下来了。

终于可以定机票安排出行计划了,只是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机票定一张还是两张的问题。

由于时间太紧,我的签证肯定是下不来的,但女儿有加拿大的旅行签证,可以先跟着老婆入境再申请她的学签。

女儿到底是先跟着妈妈去加拿大,还是在香港继续读幼儿园,等到我的签证下来再一起去呢?我和老婆都倾向于后者。

如果老婆一个人先去加拿大入学,不光可以申请学校寝室,费用上能更节省一些,而且也能专心于学业。如果带女儿同去,既要考虑到租房问题,还要考虑女儿上下学接送的情况,这肯定会让她在学业上分心不少。而且现在签证政策一直在收紧,不久前刚出来了可能会取消留学生配偶签证的消息,这就意味着有可能我的签证一直申请不下来。这样的话,这四年的求学生涯老婆都需要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压力大了。

我们将想法和女儿沟通后,她却坚决表示要和妈妈待在一起。看着扑在自己怀中小声抽泣的女儿,老婆心软了,她也舍不得这么长时间与女儿分开。“我要是因为去读这个书而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那这个学对我来说也是不值得的。”

最后,老婆下定决心,带着女儿一起去留学。

就这样,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老婆带着女儿和两只猫,从香港国际机场踏上了飞往加拿大的旅程。

经过十七个小时的飞行,她们抵达了目的地,对于这片陌生的国土,一切都充满着挑战。刚开始老婆和女儿先在学校旁的居民家中租了一间屋子,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她们的新生活。

一月的加拿大是最冷的的时候,而老婆到达的第三天,学校就开学了,来不及休整,甚至时差都没转换过来,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女儿暂时还没取得读书的资格,不能入读幼儿园,老婆只能带着她一起上课,每次就给女儿一叠白纸让她在旁边安静画画。

授课老师体谅老婆带娃上学的不容易,并没有反对她这一做法。每次点名的时候还很友好地对女儿说:“我们今天课堂来了二十六位半的同学,让我们欢迎最小的这一位同学。”

虽然老师体贴、女儿乖巧给老婆解决了不少的困难,但摆在她面前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课堂上老师语速飞快,虽然老婆已经很努力在听了,但刚开始的一两周她依旧如听天书一般。很多时候,老师讲了一个知识点,同学们都在那儿点头给出反馈时,老婆却总是反应不过来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她常常为自己无法融入课堂而感到失落。

开始的几次测验成绩也不太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刚刚及格。她们学校的护士专业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期末的时候如果平均成绩达不到七十五分,就会自动退学。

那段时间老婆的压力可想而知,每次我跟她视频的时候,她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还常常会问我她放弃一切出来上这个学是正确的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任何的话语对于此刻的她来说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好想此刻就能出现在她面前,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她得到片刻的喘息。

后来我提议在她学习的时候我们两个开着视频,这样我就可以隔空陪着她,老婆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因为只有等女儿睡了以后才能开始学习,所以视频中老婆窗外的风景常常是一片漆黑,但每次我们挂断视频的时候后面已经朝霞满天。当我心疼地让她早点休息,她却总是跟我说再过半小时再提醒她。

这种模式持续了一个月后,在新的一次测验中,老婆取得了满分。

第一学期结束,老婆一边带娃,一边读书,拿到了三点八的绩点,还得到了奖学金。老婆跟我打视频分享这个消息,我说:“老婆,你太厉害了。”

但说着说着,我就沉默了,因为我看到视频中老婆鬓角新长出来的几丝白发,眼角一阵泛酸。

老婆注意到了我情绪的变化,也从镜头中发现了自己的白发。

她毫不在意地把那一丝白发挽到耳后,“没关系,我还不到四十,还年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