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管理柜的多功能集成与数据保护技术研究

2024-12-06张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21期
关键词:多功能数据保护智能化

摘 要:为解决传统管理柜在智能化、安全性及高效性方面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整合身份认证、远程授权、物品追踪及环境监测等功能,构建一个高效、安全智能管理系统。研究采用先进加密技术与备份机制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柜内物品实时监控与智能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硬件集成,确保各项功能有效实现与协同工作。本文成功开发出集成多功能于一体智能管理柜,不仅实现身份认证、远程授权、物品追踪及环境监测等功能深度融合,还通过高级加密技术和数据备份策略,显著提升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柜;多功能;数据保护

中图分类号:TP 393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智能管理柜作为现代化办公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1]。管理柜集成有工控机、触摸显示器、鼠标键盘、打印机、刷卡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仪、打印机,工具校验记录领用记录可随时预览打印。控制器使用我司自研主板,低能耗且稳定性高。设备具备定时关机功能,可自主设定关机时间[2-3]。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可对用户数据做到断电缓冲保护。然而,在数据存储与处理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防止信息泄露或被非法获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多功能集成技术让智能管理柜在物品管理、存取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同时也对数据保护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为确保系统具备出色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选定5.8GHz的双片式系统作为整个方案的核心。当设计运维管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时,沿用非常成熟且经过验证的B/S架构模式[5-6]。该模式被广大开发者和企业认可,并在多个大型系统中成功应用。根据图1的架构,系统将划分为3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承担明确的功能任务,在此次设计中特别选择与Java开发语言高度兼容的MVC架构开发模式。MVC即模型-视图-控制器,是经典的软件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下,秉持“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各程序和功能。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使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更简便,大大提高开发的灵活性和效率[7]。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次设计采用分层架构,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以确保各层级功能明确、互不干扰,同时融入模块化设计,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加入安全验证和权限控制,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完整。

MVC架构模式的引入进一步优化了开发流程。模型(Model)负责数据和业务逻辑,视图(View)展示数据,而控制器(Controller)则作为用户请求的接收者和视图的生成者。这种分离确保代码的清晰和可维护性,同时也提高了开发效率。在MVC架构下,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灵活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在用户层面,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结合细粒度的权限控制策略,确保仅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功能和数据,有效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在数据层面,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未授权访问,为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适应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系统能够轻松地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或更新现有模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进步,确保系统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同时,为了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设计中预留了丰富的接口,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业务价值。这种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能,还为未来的系统升级和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系统能够长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并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综上所述,该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未来技术的发展,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易于扩展和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

2 多功能集成与数据保护技术

多功能集成与数据保护技术是当今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多功能集成技术旨在将各种功能模块无缝衔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作。通过精细的接口设计和协议匹配,确保不同功能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既顺畅又准确,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数据保护技术同样至关重要,它确保信息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被泄露或损坏。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和身份验证机制,为数据提供坚实的防护屏障,同时结合备份与恢复策略,即使当面临突发情况时也能迅速恢复数据。这两项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能,还为用户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是现代化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多功能集成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通过精心设计的接口和匹配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在不同模块间的传输与处理既顺畅又准确。这种集成方式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使智能管理柜能够更高效地执行物品管理、存取控制和环境监测等任务。

数据保护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进展是实现了用户能够直接对密文执行特定代数运算的能力。这意味用户可以在不解密数据的前提下,对加密后的数据执行计算,并获取运算结果。随后,当用户对这些相同的明文数据进行加密并对加密结果执行相同的代数运算时,能够得到与先前对密文运算相同的结果。在加密技术的选择上,高级加密标准(AES)因其广泛认可和卓越性能而被广泛应用。AES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它提供了128位、192位和256位3种密钥长度选项,为用户提供了不同安全级别的选择。AES的高效性意味它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快速的数据加密和解密操作。这使AES成为保护敏感数据和确保数据隐私的理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AES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在数据保护领域的价值和有效性。无论是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还是大型企业,都纷纷采用AES来加密和保护其敏感数据。AES的强大安全性得益于其复杂的加密机制和密钥管理策略,即使面对高级别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AES也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具体来说,数据保护的性质可以通过公式(1)、公式(2)来表示。

Epk(m1+m2)=Epk(m1)⊕Epk(m2) (1)

Epk(a×m1)=a⊕Epk(m1) (2)

式中:m1和m2为需要加密的明文;a为常量。

公钥pk和私钥sk由安全参数λ生成。pk用于加密明文,而sk用于解密密文。假设明文m∈Zn,其中n是一个大的正整数,而Zn是对n取模的整数的集合,将m的加密表示为Epk(m)。

在本文中,由于数据是由多方维护的,因此加密数据需要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意才能解密。采用(p,t)-阈值数据保护技术算法。私钥sk被分离(表示为sk1,sk2,…,skp)并分发给p个用户。如果一方希望解密密文c,那么至少需要聚合其他奇偶校验的(t-1)个私钥。

为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和防篡改,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解密密文c如公式(3)所示。

c=Epk(m)=gmrnmodn2 (3)

用户随机选择并秘密选择带有公钥pk=(g,n),Z*n表示Zn可逆元素的乘法组的明文m∈Zn。每个用户k∈K加密值vk并将密文Epk(vk)发送到数据中心。

步骤2:根据同态性质可以得出公式(4)。

Epk(m1+m2)=Epk(m1)+Epk(m2)=gm1+m2(r1r2)modn2

(4)

式中:m1、m2为需要加密的明文,r1,r2∈Z*n是私有随机数。

那么,数据解密如公式(5)所示。

(5)

CA根据需要选择t个用户,并将C发送给他们。

步骤3:每个选定的用户k'根据步骤1计算C的部分解密Ck',并将Ck'信息输出。

步骤4:Cloud将其与从用户收到的(t-1)部分解密结合起来,以得到结果。

AES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保护敏感数据的理想选择。数据保护的性质不仅体现在AES的加密算法上,还进一步通过集成多因素认证(MFA)机制来加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MFA要求用户提供2种或以上的认证因素,例如密码、指纹、面部识别或一次性密码(OTP),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定期和实时的数据备份策略,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且备份数据被加密存储在安全的离线位置或云存储服务中,以防止未授权访问。同时,为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系统实施了访问控制列表(ACL),允许系统管理员精确定义哪些用户或用户组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或执行特定的操作,进一步增强了数据保护的性质。

3 试验与结果分析

智能工具管理室的轮廓尺寸为5m×2.5m×1.8m,设计紧凑且功能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空间利用的高效性。该管理室精心规划了5个核心模块,其中包括3个专门用于扭矩扳手的管理柜、1个PAD管理柜以及1个扭矩校验台。这样的配置不仅确保了各类工具的有序存放,还极大地便利了工具的维护与管理,使工作流程更顺畅。在外观设计上,管理室外部涂装采用了RAL7015色号的涂料,呈现一种淡雅的灰色调,既稳重又大气。而柜门和挂板则巧妙地选用了RAL7047色号,这种深灰色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脏性能,还与外部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使整个管理室在视觉上更和谐、统一。这样的色彩搭配不仅满足了工业设计的审美标准,还确保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长久保持美观度,从而提升管理室的整体质感。无论是从功能性的完备程度,还是从美观性的细节处理上,这个智能工具管理室都无疑展现出了卓越的设计与制造水准,如图2所示。

初步测试集中在系统的基本功能上,例如界面显示与数据的准确呈现。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界面还是数据内容,均能够正常、清晰地展示,这表明系统在基础功能方面表现稳定,没有发现显著的问题。测试人员通过调整各项参数,模拟运维管理工作中智能装备柜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情境。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系统的故障检测精确度。从表1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本次设计的智能装备柜运维管控系统在故障检测精确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这意味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该系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故障,为运维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持。测试团队还进一步探究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在高并发情境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严格的测试,该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然能够在4.2s内完成整个评估流程。这一表现不仅证明系统的高效性,还显示出其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优越性。

图3为每秒数据分享数之间的关系。进行30次测试并记录耗时的平均值。当每秒数据分享数为100~300时,事务确认时间会随着数据分享数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事务数量已达到在Fabric中打包一个块的数量阈值。当交易量超过处理能力时,某些交易无法及时确认,这导致交易确认时间开始延长。

与其他的对比系统相比,本次设计的运维管控系统在综合性能上具有更突出的优势。无论是在故障检测的精确度上,还是在数据处理的速度上,该系统都表现出卓越的性能。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还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 结语

智能管理柜的多功能集成与数据保护技术研究对现代化办公环境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多功能集成不仅提升了智能管理柜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使其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管理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对数据保护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智能管理柜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满足了企业和个人对数据安全性的迫切需求。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管理柜的多功能集成与数据保护技术将继续发展,为各行业的物品管理和数据安全提供更全面和高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对于促进智能存储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菲菲,王宁,贾静丽,等.基于智能物联技术的数据介质管理柜研制及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4):179-181.

[2]刘国栋,李晓明.智能管理柜的多功能集成设计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2,41(2):123-126.

[3]王志强,张文波.智能储物柜数据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技术,2021,18(5):40-43.

[4]赵丽娟,韩磊.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管理柜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2020(10):68-71.

[5]陈华,刘洋.物联网在智能管理柜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21,11(7):56-58.

[6]李红,王明.智能快递柜的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9):92-95.

[7]张涛,刘晓宁.多功能智能存储柜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6):102-105.

猜你喜欢

多功能数据保护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TPP生物药品数据保护条款研究
多功能3D影视厅视听系统设计及调试
多功能可伸展照明双层晴雨吸附雨伞
“多功能”收音机 来电申领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
欧盟数据保护立法改革之发展趋势分析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新规则评析